□江门日报记者 任佳燕 通讯员 史建勇
近日,《蓬江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入围2025年广东省首批11个正式批复的实施方案之一,也是全市唯一获批的整县域推进实施方案。蓬江区将以《方案》获批为契机,擘画“1+3+15+5”新蓝图,优化土地利用保护格局,整区推动“产城融合提质、城乡融合发展”,赋能“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
全域综合整治
提质全要素融合发展
“蓬江区作为江门市中心城区,当前正面临耕地细碎不连片、村级园区土地利用低效化、蓝绿生态网格仍不完善、镇村风貌及基础配套待改善等发展瓶颈,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势在必行。”区自然资源局全域土地专班负责人介绍,《方案》以整区推进、全域统筹为抓手,以“产城融合提质、城乡融合发展”为整治目标,由南往北以江门大道和华盛路为要素集聚带,南部城区抓提质改造,东西两翼北部新区抓融合发展,通过绿美生态节点链接蓝脉绿网,依托山水林田资源打造都市农文旅空间,形成北部绿美乡村整治区、南部产城融合提质区、城乡综合发展整治区三大整治分区。同时,加快形成“良田比较集中、村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健康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提质全要素融合发展,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
根据《方案》,蓬江区以“一年启动、两年铺开、三年见效、四年树标杆”为目标,构建“1个总体方案+3大核心任务+15大核心项目+5大精品工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体系,共实施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产业导入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6大类42个子项目。
蓬江区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2个“千亩方”、7个“百亩方”耕地集中整治区,实现新增耕地约136.7公顷;推进村庄布局优化盘活闲置村居超200间,推进3个美丽圩镇及6个和美乡村建设;推动首批低效用地升级整治超200公顷,为“万亩千亿”“工改”园区打造高质量产业空间;完善产业园区道路约20公里、完善邻里中心及公服配套升级,为蓬江产业园东片区打造产城融合提质空间;营造生态健康优美环境,推进林相改造约600公顷、矿山修复转型利用120公顷,推动10公里堤岸及滨水绿廊建设。
资源综合整备
重塑土地空间资源增值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蓬江区将如何推进?“我们将通过三大整治任务,即产城融合强根基、文旅赋能添活力、绿美城乡塑颜值,重塑蓬江土地空间资源增值。”上述负责人介绍。
在产城融合强根基方面,蓬江以低效园区“工改”为主攻方向,推动环市街道群星村,荷塘镇南村村,杜阮镇北芦村、中和村等地的老旧工业园“焕新颜”,继续通过五年左右时间建成“万亩千亿”“工改”园区。以蓬江产业园东片区为重点,完善产业园区道路、邻里中心配套建设,打造具有蓬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文旅赋能添活力方面,蓬江将串联山水林田城村空间,加快环龙舟山片区、杜阮叱石片区等都市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推动“农业研学+文化体验+养心度假”一站式都市休闲目的地。深挖历史人文基因,推进长堤历史文化街区、陈垣故居、良溪古村等区域保护整治升级,让田园变景区、乡村变名村。
在绿美城乡塑颜值方面,蓬江将赋能矿山修复新价值,推进棠下镇良溪—五洞矿山修复转型利用运动文旅公园项目,打造中心城区矿山文旅新地标。此外,蓬江还将推进凤凰山、大雁山等林相改造绿美工程,推进天沙河、观澜湖等重要滨水绿廊整治。
“一镇一标杆”
推动形成比学赶超新局面
今年蓬江区将以《方案》获批复为契机,挂图作战,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构建国资企业平台,积极对接金融机构,加强产业导入,集中支持全域项目。
蓬江区将以“多点开花”之势激活全域发展动能。“我们将加快2025年项目集中动工,聚焦‘城乡融合+生态赋能’,以环龙舟山片区项目引领全域蝶变示范,以‘一镇一标杆’项目推动形成比学赶超新局面,打造一批典型项目和精品工程。”区自然资源局全域土地专班负责人表示。
棠下镇党委书记庄伟雄表示,今年棠下镇将全力推动环龙舟山都市休闲产业融合精品工程,以“千亩农田+万亩森林”为基底,绘制规划“一张蓝图”,推动千亩农田休闲公园、乐溪客厅、主题街区改造、森野营地等项目建设,打造中心城区郊野休闲“流量引擎”,形成“国企搭台、企业增效、村民共富”的蓬江模式。
荷塘镇党委书记刘屹表示,荷塘镇将发扬康溪村园区“工改”典型示范作用,聚力南村村“工改”约30.7公顷“腾笼换鸟”精品工程,将布局散乱、产值低效、容积率低的村级工业园改造为高标准厂房,引入高端制造业,推动老旧工业区向现代产业园蜕变。
“杜阮镇将以‘凉瓜研学’领跑,打造叱石片区凉瓜三产融合示范区精品工程,推进上巷村美丽乡村建设,盘活村集体用地,建设‘田园综合体+凉瓜深加工基地’,壮大发展凉瓜全系特色产业链,擦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杜阮镇党委书记石锦明表示。
环市街道党工委书记谭耀棠表示,环市街道将抓紧推进群星大道及周边低效用地升级改造项目,该项目以江门大道为引入口,摒弃大拆大建思维,探索生态、生产、生活合一的“三生”共融理念,并用好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关键一招,打造集多种业态于一体的高品质商业和特色文旅休闲区,做强中心城区典型村创建典范。
潮连街道党工委书记温国宁表示,潮连街道通过“政府储备地+‘三旧’改造”创新模式,推动江门人才岛科创示范基地项目,改造后预计增加产业空间18万平方米,土地集约利用率翻番,重塑土地价值标杆,打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助力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开辟产城融合新空间。白沙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然表示,白沙街道将借力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建设和五指山森林资源,紧抓银发经济政策优势,融合银发经济、康养经济和林下经济产业,打造五指山中医药文化研学基地,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迈进、向多元化领域拓展,激活老旧片区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