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阮镇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力争实现集体资产增值、收入增长、村容改善。刘淑君 摄
□江门日报记者 邓少军 任佳燕
第137届广交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位于杜阮镇的江门蓬江摩托车试车场也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吸引了众多外国客商前来进行摩托车车型测试。试车场内引擎轰鸣、黄沙飞扬,外国客商们骑上摩托车,在上坡、下坡间尽情驰骋,全方位测试车辆性能。
站在新的起点,如何全力以赴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蓬江奋进千亿强区贡献杜阮力量?近日,杜阮镇党委书记石锦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介绍,新一年,杜阮镇将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集中精力拼经济、拼招商,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去年突破百亿GDP的基础上发力提速,确保2025年GDP增速达5.5%以上,奋力开创杜阮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稳住基本盘
发展主导产业集群
“目前,全镇经济基本盘稳定,摩托车、智能家电、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尤为稳健,亿元以上头部企业支撑力强。”石锦明表示,杜阮镇坚持制造业当家,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跃“级”、主导产业谋“强”、新兴产业聚“势”、服务产业提“质”,加快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当前,杜阮镇正围绕主导产业加速推进约26.7公顷摩托车及零配件专业园区建设,构建“龙头引领+配套协同”的产业生态体系。园区选址紧邻大长江研发中心,目前已启动规划编制与招商,有数家企业计划入驻,首批项目计划2025年三季度落地,年内完成全园招商,奋力打造大湾区摩托车产业新高地。同时,围绕摩托车产业,盘活叱石风景区、兰石公园等旅游资源,通过“摩托+文旅”模式,引进摩旅营地等新业态,打造兰石摩旅文化体验基地。
此外,杜阮镇积极推动智能家电、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在新能源、智能机器人等行业集中发力、抢占先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全镇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家,今年力争培育和引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到136家。
镇村联动
实现经济与风貌齐升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基,风貌是底色。”石锦明表示,杜阮镇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严格对照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指引,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镇村从“单点突破”向“系统提升”跨越,全面将市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为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在农业现代化领域,杜阮镇聚焦“杜阮凉瓜”产业农文旅融合升级,镇内8个村联动打造“杜阮凉瓜产业带”,推动标准化种植与大棚技术,开发凉瓜衍生产品,延伸产业链。同时,用好杜阮凉瓜田园综合体国家级试点项目,招引品牌文旅项目,深化杜阮凉瓜产业一、二、三产融合,打造杜阮凉瓜国家地理标志特色小镇。
在镇村风貌提升方面,目前杜阮镇已超额完成1.3万棵植树任务,打造“凤眼果经济绿化带”“骑士林”等主题景观,将摩旅文化融入生态建设。松园大道、杜阮大道风貌改造与“一河两岸”美化工程同步推进,整合观光采摘、羊肉街美食等业态,推动“一河两岸”景观与商业街区串联,带动食街、酒店等商业项目集聚,推动“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转化。
在村级集体经济方面,长乔、南芦、北芦等村依托工业区人流,通过商业楼、工业园租赁及合作开发模式激活留用地资源,部分定制式厂房、综合商业体已完成招商和落地,力争实现集体资产增值、收入增长、村容改善。
加强治理与服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石锦明表示,杜阮镇以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为“双轮”,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民生领域,持续优化养老服务,力争蓬江区首个医养结合体项目——杜阮康养服务中心于8月对外营业,提供护理床位101个。加快推动龙溪卫生站建设、杜阮小学扩建等民生项目,着力在发展中改善民生。在基层治理领域,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强化隐患排查,升级村级综治中心,聚焦城郊区域治理,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在深化营商环境方面,杜阮镇全力强化政务服务支撑,主动靠前服务,提速用地报批、土地整备等前置工作,实现“交地即办证、动工”常态化,着力吸引一批与主导产业契合度高、成长性好的链上企业和项目落地,精准服务企业增资扩产,全力支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