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任佳燕 通讯员 吴银喜
近日,继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杜阮凉瓜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后,杜阮镇辖区内2个杜阮凉瓜种植基地成功通过海关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备案审核,杜阮凉瓜也成为蓬江区首批具备供港澳资质的蔬菜品种之一,进一步擦亮了“杜阮凉瓜”品牌,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从“地理标志产品”到“港澳通行证”
作为蓬江区久负盛名的蔬菜品种,杜阮凉瓜以肉厚粒粗、口感爽脆、微苦回甘的独特品质闻名。高沙海关和杜阮镇紧扣本地优质农产品特色,将海关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备案视为支持乡村振兴、服务大湾区“菜篮子”建设的重点工程。为助力杜阮凉瓜进一步拓宽销路,海关推出“关长送政策上门”服务模式,将备案要求转化为清晰的操作指引,为相关单位和企业面对面解读供港澳蔬菜法规标准体系。
“从田间管理到文件准备,海关专家全程护航,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摸索时间,”江门市蓬江区杜阮凉瓜协会会长、侨乡汇农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黄慧宏表示,“备案成功意味着杜阮凉瓜获得了进入港澳市场的‘金钥匙’,相当于为杜阮凉瓜贴上了‘安全、优质、精品’的标签,推动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跃升。”上巷村党支部书记黄梅芳也表示:“高沙海关和政府部门的精准帮扶,不仅解开了政策‘密码’,更提振了我们深耕品质、拓展高端市场的信心。”
据介绍,港澳市场以其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而著称,供港澳资质反映了监管部门对农产品品质与生产管理体系的高度认可。两个种植基地取得“港澳通行证”,不仅为杜阮凉瓜打开了销往高附加值市场的新通道,也为地方特色农产品依托高标准“走出去”树立了标杆。
以小凉瓜撬动大产业
近年来,“杜阮凉瓜”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带动杜阮镇2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实现了“以小凉瓜撬动大产业”。“我们已建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超5公顷,全面推行‘绿色防控+精准滴灌’技术,实现农药使用量减少60%、产量提升15%的目标。今年以来,杜阮凉瓜产量约为1050吨。”黄慧宏介绍,与省农科院合作选育的新品种,不仅保持了传统凉瓜的爽脆回甘特性,更增强了抗病抗旱能力。
此次通过海关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备案审核,有助于加速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化+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实现杜阮凉瓜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质管控、统一品牌销售,进一步整合提升整个产区的规范化水平。“未来将进一步规划建设5G智慧农业示范园,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运用AI算法建立生长模型,让无人机植保、智能补光系统成为田间标配,争取在明年建成全省首个凉瓜种质资源数据库,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黄慧宏说。
此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在杜阮镇正式挂牌成立杜阮凉瓜产业专家工作站,共建杜阮凉瓜种植示范基地。“研究所在特色农产品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农产品加工研发、农业技术及智能化装备研发与推广等方面走在国内前列。我们将从品种革新、绿色种植、加工升级等多个方面,以科技深度赋能杜阮凉瓜全产业链,让凉瓜从‘时令鲜食’走向‘四季风味’。”该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罗志强介绍。
“杜阮凉瓜产业的成功实践也为杜阮镇乃至蓬江区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杜阮镇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化杜阮凉瓜产学研融合,不断拓展产业链深度与广度。”杜阮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