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沙街道花园社区举办的皮影戏主题非遗体验营,孩子们通过动手体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罗霈 通讯员 蓬组轩
暑期已近尾声,蓬江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却依然热闹,不时传出孩子们的欢笑声。这个由蓬江区、环市街道、龙福社区三级共建的新阵地在今年6月刚建成启用,一个多月来已举办4期暑期班,正在进行的最后一期暑期班专门面向辖区外卖骑手的子女。“不会无聊,上午和小伙伴上课,下午就一起写作业。”班上的小李同学笑着说。
假期孩子们去哪、谁来看管,曾是很多职工家庭面临的难题。今年以来,蓬江区探索推广“公益+低偿+市场”运营新模式,进一步用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扩大暑期托管服务规模。据统计,今年暑期,各社区携手“合伙人”举办各类暑期班121期(每期三天或以上),其中低偿班60期、公益班61期,让3000多名青少年假期过得有“知”有味。
探索“公益+低偿+市场”
社区服务模式
暑期刚开启,棠下镇华安社区便接连举办了两期各一周的公益夏令营,首周携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韵柑潮”实践团,开设英语角、小话剧、陈皮文化等特色课程;第二周联动五邑大学“丹心筑梦”突击队,与孩子们一起认识史前生物、探索象形字来源,还组织大家前往陈垣故居参观,此外还有音乐、美术、围棋等课程,精彩一波接着一波。
“往年社区只办一到两周的托管班,今年除了公益班,我们还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在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少儿硬笔书法班、围棋班、美术班、手绘动漫班、哪吒创意课等5门低偿兴趣班,每门均为期两周及以上。”华安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家荣向记者举例介绍,如围棋班一期共10天收费399元,相比专业学习班每节课要价上百元,实惠的社区课程受到了不少家长青睐。
此外,位于白沙街道丰乐社区的江门市“蓬友圈”党群服务中心,接连举办了5期低偿暑期班,每周一期,提供了周家拳、体适能训练、跆拳道等运动类课程,以及机器人科普小实验、非洲鼓、童声声乐等科技、艺术类课程。
据了解,这是蓬江区立足中心城区在读中小学生众多、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多元的实际状况,先行先试探索的“公益+低偿+市场”社区服务模式,通过课程共办、收益共享,在党群服务中心携手开课办班,收取低于市场价的学费,吸引各方社会力量参与。今年暑期,全区共举办了60期低偿班。
“‘公益+低偿+市场’社区服务模式给社区带来了不少新伙伴。”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暑期过后将继续完善机制,动员更多“合伙人”参与进来,在工作日晚上或周末时段错峰开课办班。
整合社会资源
共办民生实事
党群服务中心暑期班,单靠社区力量难以办好。为此,蓬江区6个镇(街)84个社区今年携手60支周边高校的大学生志愿队,以及社会组织协会、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公办民办医疗机构等47家“合伙人”,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办好这一件民生实事。
“社区提供阵地,机构提供师资,大学生志愿者助力,让暑期班课程变得更加多样。”环市街道碧桂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淑娟表示,除了五邑大学3支大学生志愿队助力,今年该社区的暑期班还得到了江门开放大学、培正棋院等“合伙人”的支持。
“大家先用导线连接发光二极管与铜片、锌片,再把铜片和锌片插入水果中,最后打开电路开关,看二极管是否亮起?”“哇,水果也能当电池!”……今年暑期,潮连街道豸冈社区携手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等,举办了为期7天的公益夏令营。除了传统课程,夏令营还安排了水果电池实验、气压小火箭大冒险、易拉罐斜立魔法、空气炮与箭头的秘密、生活中的趣味AI、眼健康科普等实践课,与孩子们一起探索科学奥秘,寓教于乐。
既可长见识又能动手体验的文化课程,同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白沙街道花园社区先后举办了两期非遗体验营:首期以皮影戏为主题,与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办;第二期以醒狮文化为主题,邀请陈白沙龙狮武术团进行教学。
“越来越多的‘合伙人’加入,让社区暑期班越办越火,也得到了更多孩子的追捧。”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暑期全区共有3000多名青少年走进党群服务中心,参加各类兴趣班、夏令营,接下来将总结经验、优化模式,为市民带来更多暖心服务,为孩子们送去更多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