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全面推行河长制,打造优质水生态环境
呈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画卷
工人在打捞河道上的水浮莲。
实施河长制后,烽火角水闸一带河道的河面干净如镜。
每到傍晚,许多四九镇的居民会沿着碧道散步、健身。
经过改造,原来的荒地变成河长制公园,成为四九河边的一个景点。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水生态环境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4月20日,夕阳西下,台山市新昌水四九段,绚丽多彩的落日余晖洒在河面上。数只白鹭从水面掠过,勾勒出一弯优美的弧线,似乎在与静静的河水嬉戏。靠近河面,水草在水下悠悠摇曳,鱼儿在穿梭、潜游……
若问如画美景如何绘就?还得从台山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说起。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方欢
通讯员 林旭升 黄超平
一河一长 压实责任
河湖管理实现全覆盖
台山水系发达,河流纵横。台山市河长制湖长制管理覆盖72条河流、200座水库、139个山塘及1个湖泊,河流全长731.21公里。其中,跨界河流有潭江、新昌水、白沙水(包括罗岗水及朗溪河)、虎爪河、那扶河(包括深井河)、蚬岗水6条河流(流域),跨镇河流有大隆洞河、斗山河、端芬河、公益水、桂南水、桂水河、三合水、水步水、五十水、镇口河10条河流。按流域面积分,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条,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小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1条,流域面积小于或等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1条。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江门市已经连续两年在省验收考核中获评优秀等级,台山市也连续两年在江门市验收考核中获评优秀等级。2019年,台山市水质情况有明显提升,据江门市河长制水质监测,台山跨界断面达标率为90%,优良率为80%,较2018年分别提升了40.8%和52.7%。另外,台山市创建节水型社会工作在2019年取得了优异成果,作为广东省首批、江门市第一个县市获得省水利厅授予“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县(市、区)”称号。
为进一步夯实各级河长工作责任,今年以来,台山市由总河长、副总河长牵头开展巡河,并于近日召开2020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兴水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传达贯彻落实江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并听取了河长办的工作汇报和相关职能单位及镇街的述职,下达了要坚决打赢潭江牛湾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战、加强截污控源、扎实推进碧道建设、巩固专项行动成效、积极做好年度考核等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提出了加强联动协作、创新共建机制、严格督导问责等工作要求。
为确保全面推行河长制各项目标任务取得实效,台山市河长办每月开展明察暗访,并将暗访问题通报到各镇(街),要求按时整改反馈,反馈情况由河长办汇总形成台山市水环境“红黑榜”对外公布,并将整改情况纳入年度考核。2019年,台山市三级河长共巡河23602人次,发现并解决问题2690个。此外,台山市河长办切实履行“三个清单”制度,每月提供水质、工作情况、问题清单作为台山市级河长巡河的重要参考。
定期“清漂” 重拳出击
确保水环境持续优化
“平时,我们主要是清理河上的垃圾,最近一段时间则主要是清理水浮莲。”4月15日,在广海镇烽火角水闸附近的河道上,3艘“清漂”船载着6名工人在河道上清理水浮莲。
据了解,4月10-20日,台山市集中开展“清漂”专项行动,各镇(街)迅速行动,基本实现河湖水面无1平方米以上成片漂浮物,确实保障行洪断面和提升水环境质量,巩固河道保洁长效机制成果。截至4月20日,台山市今年已累计清理漂浮物126吨。
为了确保水环境持续优化,台山市努力推动各专项行动常态化。其中,2019年,持续开展“五清”和“清四乱”专项行动,共整治入河排污口76宗,清理水浮莲及水面垃圾0.384万吨,清淤疏浚河道157.06公里,清理河道障碍物140宗,清理违建物88处。潭江16宗“清四乱”和台山全市96宗江河湖泊违法违规建筑问题已经完成整治销号,各镇(街)逐步形成河道日常保洁常态化管护。
为了确保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台山市强化工业排污执法。2019年,以强有力措施完成了潭江流域12家重点企业减排30%的任务,并进一步强化环保执法,检查企业869家,出动2116人次,责令改正22宗;发出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118宗,立案查处行政处罚案件49宗,处罚金额661.33万元,查封扣押5宗,移送行政拘留5宗,移送环境犯罪涉刑案件2宗。同时,483家“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整治任务已于2019年全面完成。
在治理养殖污染方面,2019年,台山市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79.92%,达到70%以上的年度工作目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为93.72%,达到82%以上年度的工作目标。2019年6月,台山市印发了《台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编台山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通告》,对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进行重新划分,进一步细化划定的范围要求。
此外,为了解决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台山市全面推进镇村污水处理建设。2019年,完成台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工业新城水步污水处理系统和427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
建设碧道 优化空间
打造侨乡特色品牌
“四九河的河水变清了,周边的路也好走了。只有一有空,我就沿河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家住四九镇嘉明花苑小区的市民伍健民表示,如今,河道定期有人清理,保洁员时常巡查,大家也改掉了以前的陋习,不再往河里倒垃圾了。
伍健民所说的四九河,是指新昌水四九段。2018年,台山市对四九河开展清淤疏浚整修“大手术”,随着四九镇圩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四九河的水质基本达到Ⅱ类水标准。2019年,台山市以“生态、运动、休闲”为主题,启动新昌水碧道建设工程(四九段)试点。工程包括宽3米、长5公里的沥青人行道,路桥景观提升工程,湿地景观提升工程和休闲配套设施等。其中,位于四九镇于桐桥附近的河长制公园是碧道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公园建设与当地的特色人文景观和碧道建设相结合,打造“水清岸绿、鱼翔见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
此外,去年台山市开展了10公里新昌水台城段城镇型碧道建设,在原中小河流治理(新昌水台城段整治工程)的基础上,铺设了堤顶沥青人行绿道,沿河打造了河滨体育公园、五福公园等景观节点,并将在下一步高标准碧道建设中进行升级改造。
据了解,今年台山市还将完成20公里的碧道建设任务,包括新昌水台城至五十段、潭江大江至水步段各10公里。根据工作要求,碧道建设将与水环境治理、美丽乡村、旅游开发等充分结合,实现统筹开展、资源共享、一道多用,打造富有侨乡元素的碧道特色品牌。
突出重点 精准发力
坚决打赢水质达标攻坚战
2020年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阶段性节点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台山市提出,将大手笔构建水系,综合系统地进行水质改善、截污治污、景观营造,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统筹、水域水量水质并重、预防保护治理齐抓,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
今年,台山市将进行针对性研究,深挖河道污染源,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彻底消除劣Ⅴ类水;强化排污管控,对工业、生活、农业面源、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浓度较高的排污进行管控和整治,水质优良率要提升到77.8%;加快推进第二期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年底前要建成872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47%,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