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村镇投入150多万元建起横山党群服务街区,配备了党群综合服务大厅、红色领航展示厅、党群超市、党建文化餐吧、便民服务站等。 林育辉 摄
四九镇塘虾村党支部开设“榕树下的讲堂”。
少年儿童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上难忘的“红色课程”。
在台山市山咀码头,有一艘客船分外耀眼,它的名字叫“党旗号”。 林育辉 摄
夏天,是台山市川岛旅游的高峰,码头游人如织。前来游玩的游客都说,川岛的环境和硬件设施越来越好,特别是客船,更大更舒适了。在台山市山咀码头,一艘印有鲜艳的党旗的客船分外耀眼,它的名字叫“党旗号”。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党建引领·舟畅川岛”党建品牌共建活动。
通过“红色+”党建品牌创建,探索创新基层党建融入各领域的新实践,推动工作上新台阶。目前,在台山,像这样的党建品牌遍地开花,“党味”浓郁。
近年来,台山市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助推各项工作开展,突出抓好基层党建品牌建设,从活动、学习、硬件等方面着手,鼓励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党建品牌,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引领台山高质量发展。
江门日报记者/陈素敏 通讯员/台组宣(署名除外)
创新“红色活动”
打造独具特色党建品牌
“围绕治理客运航线碍航、陆岛车渡规范管理、高速客船避风锚地、如何做好高速客船夜航工作、川岛客运码头改造和货运码头建设工程、客船升级改造、如何提升航班服务质量,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等问题,请各位畅所欲言。”日前,台山市川岛镇党委和台山海事处党支部联合交通运输局党组、农业农村局党组、应急管理局党组、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气象局党组、台山航标与测绘所党支部以及山咀港务局党支部、川航船务有限公司党支部等10个共建单位开展“联学、座谈、巡航”主题党日活动。在共建单位联席会议上,共建单位代表针对川岛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这是“党建引领·舟畅川岛”党建品牌共建其中一个关键动作。去年以来,在江门海事局党委和台山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围绕“川岛陆岛客运安全”,川岛镇党委等10个党组织组成“大党委”,开展“党建引领·舟畅川岛”党建品牌共建活动。一年来,共建单位结合各自的职能,积极履行共建职责,为进一步改善川岛客货运输、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贡献红色力量。
现在,川岛的航运焕发了新面貌:购置了4艘新船,近800个座位,初步解决运力问题,两艘168至198座高速客船已投入运营,进一步提高了游客舒适度;通过创建“党旗号”客船、组建党员义工服务队等,给游客、岛民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服务……特别在旅游黄金周中,川岛客运连续两年实现“零事故”。
“红色+”党建品牌,在台山西南端的北陡镇,又是另外一番模样。北陡镇作为该市试点探索基层治理创新,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党建统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一体共进”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今年,北陡镇党委出台《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整合七部门资源,吸纳26名党员组建社会治理党支部,建立了“镇委—社会治理党支部—村级党组织”三级立体组织体系,将社会治理执行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内容。北陡镇还创新探索打造“六个一”调解机制(一个中心指挥、一支网格队伍排查、一个窗口受理、一个领导小组包案、一套化解方案、一个程序办结),实行“部门联动、分级处置”调解模式,即小问题由党员、网格员协同处理,一般问题由网格员协调驻点直联团队一起研判解决,较复杂问题由社会治理党支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处理,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及时切实化解社会矛盾。
通过党建品牌活动的开展,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凝聚了党员的智慧和力量,有效解决了当地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全面提升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广泛开展学习
为党员注入更多“红色养分”
在台山市赤溪镇磅礴西南村,有67年党龄的百岁老人张华荣每天将阅读报纸、摘录要闻、翻阅资料、写下心得当作必修课。不久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正式发行后,赤溪镇磅礴村党总支特意为张华荣送来了新书。
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以来,台山市共计投入270多万元,征订发放4万多册,实现全市基层党组织、党员全覆盖。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集中宣讲、榕树讲堂、送书入户、田间自学、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四九镇塘虾村党支部、斗山镇秀墩村党支部等开设“榕树下的讲堂”,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群众一起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村民们通过说方向、聊发展,认真分享学习感悟,积极为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车间开展阅读活动,共同朗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我在基层工作超过10年了。时代在变化,工作的难度和挑战也越来越高,需要不断学习来提升能力。”大江镇沙冲村的汤素华在今年6月参加了台山市举办的2020年村(社区)“两委”干部轮训班,感觉受益匪浅。去年以来,台山市委高度重视村(社区)“两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安排专项经费,确保全市村(社区)“两委”干部每年由市统筹轮训不少于1次。结合疫情防控,今年台山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创新方式方法,以“送课下乡”形式举办此次轮训班,将在17个镇(街)举办31场次,覆盖2000多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及后备干部。
对于企业党员,台山有针对性地举办了“红色讲堂”党建品牌活动。今年6月起,台山市将连续举办4期“两新”组织党建“红色讲堂”,以专题授课、党建沙龙、趣味课堂等多种形式,把“红色讲堂”打造成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课堂、常态课堂。首期“红色讲堂”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以“非公企业党组织主动担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主题,相关部门介绍了支持本市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利好政策,相关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分享了“‘党建+’引领企业‘两手抓’”等实招硬招。参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这些利好政策措施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弄懂用好这些政策,能让企业更有信心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引领企业更好发展。
全力配强硬件
打造“红色引擎”“红色港湾”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祖国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和努力。我们要珍惜今天的一切,努力学习,敢闯敢拼,把红色精神发扬光大。”就在这个暑假,10岁的台山市小学生蒲泳聪参加了当地举办的“红领巾”红色教育项目。像蒲泳聪这样的33名少年儿童在社工的带领下,走进台山的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滨海松苑红色教育基地等,接受红色教育。
近年来,台山市以都斛大纲村、端芬镇隆文村为重点推进“红色村”创建,全面升级改造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滨海松苑红色教育基地等,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在这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一个红色基地,就是一个红色摇篮。端芬镇隆文村就是一片充满红色印记的革命热土,滨海总队在抗日战争中在这里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保护和发掘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革命历程的珍贵红色历史记忆,让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血脉,去年以来,台山市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对建于1996年的滨海松苑进行升级改造,结合隆文的旅游资源和乡村振兴工作,将红色教育基地向红色旅游产业拓展延伸,将其打造成集“红色+党建+旅游”于一体的革命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
有了精神的“领航”,还得有“港湾”的停靠。近年来,台山市投入350万元,以“五要”标准全面建成17个镇(街)党校,实现全市覆盖。党群服务体系建设上,台山同样也实现了全市全覆盖,已建成市、镇、村三级及机关、国企、非公企业等领域党群服务中心共计近400个,新增56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阵地,切实改善了为群众服务的环境和条件。
位于汶村镇的横山党群服务街区就是其中的示范标杆。该镇投入150多万元,为服务街区配备了党群综合服务大厅、红色领航展示厅、党群超市、党建文化餐吧、便民服务站等多功能区域,真正成为当地党员群众的“红色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