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台山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召开,为台山高质量发展定位导航,在台山市各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工业园区、镇(街)主要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为加快推进“三大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广海湾经济开发区
争当东南部战略湾区中心建设领头雁
广海湾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赤溪镇委书记方豪尔表示,广海湾经济开发区将坚持“四强化四提升”推进东南部战略湾区中心建设,争当湾区建设领头雁。
强化规划引领,提升开发区功能布局。强化基础建设,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配合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加快赤溪东西出口连接线及赤溪镇环岛路建设。强化项目支撑,提升开发区产业集聚,力促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取得突破,推动LNG接收站项目立项并开工建设,推动道氏技术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落地,稳妥推进香港惰性拆建物料处置区工程,全力支持两大电厂正常生产及核电二期新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资,提升开发区发展后劲。
工业新城
以双引擎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业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旭晖表示,工业新城要按照“一平台双引擎三轴线”思路,以双引擎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围绕“7+1”城市功能平台2021年工业总产值超600亿元、“十四五”末超1000亿元目标,确保落实,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加强产业链延伸,打造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六大产业集群。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高铁新城和科创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3分钟到高铁站、5分钟上高速、10分钟到港口的便捷交通体系。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推动工业新城与7个镇(街)协调发展。
台城街道
发挥主城区优势 着重念好“五字诀”
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趣明表示,台城街道将发挥主城区优势,着重念好“五字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意识,狠抓招商引资,培育壮大汽配制造、大健康、新能源等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台城北新区与工业新城产城融合。“快”转型,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培育先进制造业企业,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发展壮大,推动“小微双创”发展。“聚”合力,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完善交通网络,力促西湖工业区“三旧”改造提速,打造桂水村、石花村等示范村。“抓”治理,落实民生保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用好文明实践所(站),持续抓好疫情防控、扫黑除恶、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夯”根基,提升基层党建水平,用好片区党校,发挥“乐家园”服务平台作用,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
大江镇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不断提升城乡品质
大江镇委书记蔡月湖表示,大江镇将深化“两园-埠-商圈”发展思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城乡品质,打造北部产城融合中心重要节点。
推动“两园”提质,江东工业园区主抓扩园提质,优化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力抓重点项目提速,潭江工业园区主抓优化提质,加快推进企业增资扩产,加大“散乱污”企业监管整治力度。推动“一埠”活化,加快公益埠“三旧”改造和开发,推进公益埠西部新区规划建设,升级改造益兴路,深挖古埠历史文化内涵,探索“商住+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推动“一商圈”升级,实施大江圩新市、三角市活化提质项目,打造“新商圈”现代城镇,推进河木锦龙村、石桥下古村等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抓好“主干廊道”“中心廊道”及周边环境整体提升。
水步镇
坚持产城融合 壮大产业集群
水步镇委副书记、镇长伍礼明表示,水步镇将攻坚克难,坚持产城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做大存量经济,鼓励重点企业增资扩产;壮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新材料两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园区提质,谋划建设东组团和中开高速、台开快速路水步出口地带2个现代化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城镇建设,配合做好中开高速、台开快速路、大冲线、G240建设,加快镇内主干道升级改造,高质量推进碧道、“四好农村路”等建设;加快文华体育公园建设、水步市场改造等。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加快草坪里、侨汇里、汇衢现代农业产业园、潭江生态农业示范园等文旅项目建设,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抓好脱贫攻坚、社会保障、平安创建等工作。
四九镇
全力构建大健康产业集聚平台
四九镇委书记谢福海表示,四九镇将围绕“三大中心”战略大局,全力以赴、勇挑重担,为台山加快发展贡献力量。
全力打造外联内畅的交通路网,打通“大路”,推进大冲线建设;优化“小路”,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危桥改建。全力打响特色小镇旅游品牌,把李凌祖居和纪念馆打造成为广东音乐文化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与南村艺术部落、大塘艺术驿站组团发展;推进“美丽廊道”和碧道建设,把五十河碧道打造成“多点开花”的滨水休闲带。全力构建大健康产业集聚平台,推动天天好时、伊之泮、联圣等项目尽快动工,继续跟踪好金奥联二期、佰朋实业二期、美环健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促合富电器、精久钢构等大项目早日投产见效;鼓励福展精密、智臻包装等重要配套企业增资扩产。
三合镇
龙头项目引领 深化温泉特色小镇建设
三合镇委书记李军表示,三合镇将加快融入北部产城融合中心发展,深化温泉特色小镇建设。
描好特色小镇“工笔画”,以世茂颐和、喜运来等温泉项目为龙头,打造集旅游观光、餐饮美食、休闲购物和温泉体验的旅游目的地;完善优质农旅商旅项目,加快打造民国风情街商业区。打好实体经济“组合拳”,完善那金、旺湾两大工业园载体建设;扶持广东玫瑰岛卫浴科技等优质项目,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实施垦造水田项目。展现乡村振兴新面貌,通过“美丽廊道”建设,将旅游项目串珠成链;推进“七强八改九提升”,完善生产生活配套,加快推进北联泮洋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
白沙镇
立足“一城两翼” 定好主干道建好主战场
白沙镇委书记陈健洪表示,白沙镇将立足“一城两翼”发展思路,定好主干道、建好主战场。
定好主干道,打造高质量发展之城,围绕深茂铁路、中开高速交通主干道,重点对三八、白沙片区进行规划修编,重点做好主导产业、做强乡村振兴、做实城镇建设。建好主战场,增强大湾区产业两翼,以白沙、三八片区为两翼,做强智能制造、电子科技、农产品流通、温泉旅游四大主导产业,丰富北部产城融合中心;全力推进全域旅游,串联温泉、萝卜、碉楼等资源,推进森林康养、文旅建设,打造白沙农旅品牌。
冲蒌镇
做大做强龙头产业 出实招推动经济发展
冲蒌镇委书记李军权表示,冲蒌镇将做大做强龙头产业,积极选资金引项目,“日历化”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出实招推动经济发展,从龙头产业打造、资源盘活、新园区开发三方面,主动融入北部产城融合中心,围绕电路板、五金两大主导产业,壮大精诚达电路、广生五金等重点项目;对接大冲线规划建设,拓宽对外通道,提质改造红岭工业园区,持续盘活厂房和土地,做好新千亩园区前期规划,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用实干推动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七强八改九提升”和廊道整治,稳步改善村庄卫生环境;加强中小河流整治工程;推进公厕改造、道路硬底化、路灯建设、保洁员配备等,打造美丽宜居乡村。高质量发展民生事业,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村居“造血”功能;丰富公共文化,推动教育发展,优化养老服务,强化社会治理。
斗山镇
以“四个聚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斗山镇委书记黄永达表示,斗山镇将以“四个聚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聚力园区打造,全力推进招商引资,积极推进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斗山园区)建设,打造国家级综合性农产品仓储加工物流示范园区。聚力路网建设,全方位配合黄茅海跨海通道和台山通用机场建设。聚力品质提升,抢抓台山市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试点契机,大力推动景观提升、路面改造等项目建设。聚力产业融合,以浮石、横江、浮月等特色文化村为坐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全力培养乡村“头雁”,吸引优秀青年回流;充分发挥“微生态循环农业”钼稻产业园示范作用,以产业兴旺撬动乡村振兴。
都斛镇
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都斛镇委书记张明锋表示,都斛镇将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持续发力,完善配套设施,聚力打造特色产业。
立足区位优势,助力构建战略湾区中心,积极谋划黄茅海跨海通道赤溪西出口北侧地块工业园区和周边路网建设。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依托“广东第一田”优势打造优质粮食品牌;着力打造都斛特色主题民宿、生态农庄,促进旅游业多元发展;全力推进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党员培训阵地建设,着力打造党建“红色”品牌。完善配套建设,持续优化镇村发展环境,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和脱贫攻坚成效,促进农贸市场电商化、乡村文化媒体化、文旅康养智能化和乡村治理信息化,大力推进都斛河治理、都斛特色生态碧道建设等民生工程,开展新一轮环境整治,推进圩镇旧区改造工程。
赤溪镇
加快把区位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赤溪镇委副书记、镇长戴志滔表示,赤溪镇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把区位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巩固党组织在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打造客家特色能源小镇,东部打造赤溪圩客家文化小镇、护岭村农业生态观光园,西部打造鱼塘湾滨海旅游观光带。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力支持两大电厂生产运行及核电二期等新项目建设,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促进商业经济复苏。
端芬镇
推动“三园四中心”建设 擦亮银信文化名片
端芬镇委书记李益新表示,端芬镇将以构建“三园四中心”为发展思路,擦亮银信文化名片,全力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力推“三园”提质增效,龙山工业园区盘活存量土地、低效用地、闲置厂房,加快环境整治;凤山工业园区加快企业提质增效;省级鳗鱼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共荣食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鳗鱼出口回流。力促“四中心”优化建设,“海口埠-梅家大院”侨乡银信文化中心推进海口埠改道,完善湿地公园设施;隆文红色文化传承中心完善滨海松苑周边设施;“上泽-庙边”侨居建筑文化中心开发利用华侨学校,推动沿线道路建设;大隆洞湿地公园生态休闲旅游中心推进规范化管理。力保民生福祉稳步提升,巩固扶贫成效,加快饮水改造工程,推进小城镇建设和省卫生镇创建,筹资升级凤山公园。
广海镇
打造东南部战略湾区中心经济发展增长点
广海镇委书记刘宏杰表示,广海镇将主动融入大广海湾经济区台山片区“一核两带三区”总体规划,努力打造成为东南部战略湾区中心经济发展增长点。
加快推进交通建设,规划海滨公路建设,全面对接广海湾经济开发区和川岛镇。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大沙工业区皮革工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渔业海洋经济,推进广海渔港升级改造和维护项目工程,打造成现代化、辐射粤西地区的渔业交易集散地、水产品加工销售基地。全力打造“海丝”古镇,把“海丝”文化、滨海旅游、农渔加工销售相结合。
海宴镇
建设生态文旅强镇 助力乡村振兴
海宴镇委书记李智勇表示,海宴镇将全力建设生态文旅强镇,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聚力农业农村发展,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推广“稻蟹共生”模式,创建海水稻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富贵竹、供港蔬菜等特色品牌。聚焦文旅强镇建设,以“旅游+”壮大观光农业,打造华侨文化研学基地,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协助推进融创滨海项目落地建设;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推广归侨饮食文化;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推进渔业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扶贫电商直播间为基地,培养本地“带货”主播。
汶村镇
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渔港特色文旅品牌
汶村镇委书记赵越甘表示,汶村镇将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打造渔港特色文旅小镇。
党建引领,修炼干部创新创业的强大内功。项目带动,孕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动力,紧扣“一龙头两廊道八品牌”发展思路,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打造渔港特色文旅品牌项目;加快温泉景区建设;壮大光伏产业辐射效益;升级改造横山渔港;盘活古城资源,打造特色旅游路线。久久为功,保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热情,抓好横山村美丽宜居生态示范村建设;巩固环境整治成果,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不忘初心,抓好决战脱贫攻坚任务;推进道路硬底化,推动“医联体”与村级卫生站联动;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不松劲。
深井镇
聚焦“红色旅游+生态旅游” 加快融合发展
深井镇委书记周坚校表示,深井镇将主动融入西南部旅游集散中心发展,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为抓手,打造红树林生态特色小镇。
聚焦“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促进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加快台山县人民政府旧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盘皇岛等优质旅游项目建设。聚焦壮大镇级经济,培育壮大广东精英无机材料有限公司,跟踪服务好洲星食品、中广核光伏及台山市深丰农业科技项目。聚焦“美丽乡村+小城镇建设”,以建设小江湖山村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为引领,继续提质改造圩镇道路,加快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聚焦强化党建引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选优配强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施“头雁”工程,扎实做好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
北陡镇
坚持旅游发展主线 全力打响“北陡浪漫”品牌
北陡镇委书记陈钊华表示,北陡镇将紧抓大湾区建设新机遇,为打造西南部旅游集散中心夯实基础。
坚持旅游发展主线,力促经济高质发展,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全力打响“北陡浪漫”旅游品牌;立足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加快打造华坑村美丽宜居特色精品村示范点,结合镇海湾红树林公园、美丽海湾建设项目和华坑村蚝场等,融合蚝文化渔农特色和红树林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体验式休闲旅游观光产业;进一步探索以投资建设带动扶贫脱贫,扩大以工代赈建设领域实施范围和受益对象。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打造南部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整治发展乱象;加大普法释法宣传力度和创新普法形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北陡”。
川岛镇
“岛岸联动 精品串联” 展现全面发展新风貌
川岛镇委书记陈卓豪表示,川岛镇将以“岛岸联动、精品串联”为抓手,努力展现川岛全面发展新风貌。
党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西南部旅游集散中心龙头作用,着力推动川岛码头综合体建设、岛内交通等旅游配套设施的优化升级。加快推动融创滨海、万旅川东项目,统筹推进省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工作。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山咀和上、下川5个客货运码头升级改造,加速省道S275东湾至王府洲、王府洲至独湾改建等列入省、江门市重点项目的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挖掘上川“海丝”文化内涵,将大洲新地村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甫草全域旅游驿站。
林育辉 陈素敏 陈方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