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谭周正
扎根乡村医疗一线36年,从青丝到白发,用点滴真情和无私奉献,赢得了父老乡亲的好评,他就是61岁的台城街道圆山村卫生站乡村医生谭周正,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
作为乡村医生,谭周正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不负医者誓言。只要收到村民求医的信息,他都会提上药箱、带上医疗工具,随叫随到,风雨无阻,深得广大群众的尊重。
文/图 李嘉敏
方宝玉 吴晓莹 刘嘉宜
投身医疗 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
1979年冬天,19岁的谭周正应征入伍。“作为一名人民子弟兵,我入伍就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谭周正说。
年轻的谭周正在组织的安排下,开始学习医疗知识,从此与“医”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谭周正退伍,带着在部队学到的医疗知识,他回到故乡台山,在圆山村卫生站成为该村唯一的医生,为父老乡亲服务。
谭周正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倾注心血,一干就是36年。虽然当时医疗设备简陋、环境恶劣,但他始终坚守作为一名“健康卫士”的初心,一年365天风雨无阻服务村民。除了坐堂行医,谭周正还会走街串巷,接到村民的电话就背着诊疗箱到村民家中送医送药。村民们说:“有谭医生在这里,大家倍感安心!”
扎根乡村数十载,谭周正守护了村民的健康,出色的医术也让不少城区群众慕名而来找他看病。
冲锋在前 筑牢乡村防疫城墙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作为一线医疗人员、作为一名党员,谭周正冲锋在前,做好村里的防疫工作,筑牢防疫城墙。“接到防疫通知后,从大年初一开始,我每天都忙着上门为从武汉等地回来的村民测体温,对辖区重点人员进行排查,利用多种方式流动宣传防疫知识,发放宣传单张,悬挂宣传横额等。”谭周正回忆说,从医30多年,疫情防控成为他这一生最难忘的事情、最紧张的时刻。
除了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责任,谭周正还是一名爱学习、求上进的党员。在圆山村卫生站的诊室里,桌面上摆放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相关书籍。“工作闲暇之余,我都会看书加强党性修养,村委会干部每次通知我去参加党员活动,我也积极参与,向组织靠拢。”谭周正说。
“谭医生是我们村的一名老党员,一直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圆山村党支部书记黄秀梅表示,作为村民健康的守护人,面对既危险又繁重的工作,谭周正毫无怨言,疫情防控期间时刻冲在防疫一线,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受到村民认可。
寄望青年 接力守护村民健康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乡村的医疗卫生设备得到很大改善,圆山村崭新的卫生站就是这当中的一个缩影。“我的年纪大了,以后可能无法胜任村卫生站的工作。党和国家近年来对农村医疗的投入很大,现在村里的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希望能有更多青年医生愿意到农村来,接力守护村民健康。”谭周正表示,如今村里以老人小孩居多,乡村医疗需求依然存在,他期盼有更多年轻力量加入村卫生站,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从青丝到华发,从军装到白大褂,谭周正把这句座右铭牢记在心,时刻提醒自己始终在岗位上保持初心,不忘为人民服务的使命。
★青年党员感言
走访老党员谭周正,我们与老党员对话,参观老党员的工作场所,感受老党员的日常生活。几十年来,谭周正在艰苦条件中坚持为村民看病,守护村民健康,他不忘初心、自我奉献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们。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向老党员看齐,牢记青年使命,擦亮奋斗底色,做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