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朱炳彦
“我觉得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今年83岁的朱炳彦于1974年入党,至今已有47年党龄。他是一名教退休师,曾站在三尺讲台,如今桃李满天下。
近日,记者与台城街道办3名党员青年干部万丽华、李思雅、伍晓华上门拜访朱炳彦。走进朱炳彦家里,陈设简单朴素,家中布置仍保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格,收拾得干净整洁。
“我自己一个人住,儿子叫我移民,我拒绝了,我觉得中国是最好的。”朱炳彦说。
文/图 陈方欢
万丽华 李思雅 伍晓华
感恩栽培 回乡站上三尺讲台
朱炳彦是土生土长的台山人,小时候家里穷,他努力读书,希望能改变命运。“新中国成立了,我终于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谈到求学之路,朱炳彦依旧难掩激动。1959年,他顺利考入湖南大学数学系。当年大学生十分吃香,但大学毕业后,朱炳彦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普通的教师。“是党的栽培与帮助让我有机会摆脱贫穷,我希望能以教师的身份站上三尺讲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了让更多贫困学子改变自己的命运,朱炳彦放弃了条件更好的城区学校,来到偏远山区台山那扶中学任教。
“那时那扶中学的教学条件很差,但是学生很努力,稍微点拨一下,他们就能取得好成绩。”朱炳彦说。来到那扶中学,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以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了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的称赞。
由于工作出色,1974年,朱炳彦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一年后成为正式党员。对此,朱炳彦感到十分自豪。
扎根基层 为教育事业倾注心血
怀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深情,朱炳彦将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1982年,朱炳彦被评为广东省先进教师(当时台山仅有6人获此殊荣)。
对于朱炳彦的教学成绩,上级看在眼里。1984年,他被委任为三合镇洪羡中学校长,他服从组织安排,一干就是14年。“洪羡中学之前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我去了之后每年都有大学生,而且同学们都很喜欢上我的数学课。”谈及在洪羡中学当校长的时光,朱炳彦的眼里满满的自豪和欣慰。
1998年9月,朱炳彦退休,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毅然接受广东厨艺职业培训学院的聘请,担任教导主任,一干又是8年。随着年龄的增大,朱炳彦渐感不能胜任工作,于是选择退下来,让年轻教师顶上。此后,朱炳彦又到台山市青少年宫教小朋友练习书法,继续发挥余热。
“国家培养一名大学生不容易,我虽然退休了,但还是想为社会多做点事情。”朱炳彦说。
坚持学习 用理论知识充实自己
“最近我在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里面有很多内容值得学习。”年过八旬的朱炳彦依旧耳聪目明,每天坚持学习,他说,这得益于坚持锻炼身体,了解时事充实自己。如今,他每天上下六楼、买菜散步毫无压力,有空还和老伙伴一起讨论时事。
谈到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朱炳彦表示,党很关心群众,不仅在金钱上帮助有困难的群众,还为他们盖楼房,尽量保障他们的生活,这就是我党的优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未来大家的日子肯定会更加美好。
对于如今的青年党员,朱炳彦希望他们懂得知足,不要过分注重利益,要抓住机遇,奋斗青春;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中国有效控制住了疫情扩散,要相信党,要奋力建设祖国。
★青年党员感言
入党誓词,回响耳畔;一诺千金,一生践行。“党的恩情,我一生都报不完,我们要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朱炳彦用他的人生经历诠释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意志。新时代,是我们的机遇;新担当,是我们的使命。向优秀党员看齐,努力向党靠近,我们将认真学习党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牢记青年使命,做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当好新时代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