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完善公共服务,实现阅读网格全覆盖,营造了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
台山保利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免费开放,居民自助借阅书籍。
政企共建的自助图书馆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台山市图书馆专门打造了地方资料主题书房。
“家门口就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真的太好了!”“这里的藏书类型很多,自助借还很方便。”近日,由台山市图书馆负责指导运营,台山保利中央公馆投资建设的台山保利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社区服务点)对外免费开放,该馆以党建主题藏书为主,外加科技、文学、经济等类型藏书,共计2000多册,其是台山市图书馆党支部与保利江门党支部结对共建的特色党建项目,不少南新区居民前往尝了“头啖汤”。
家门口就有图书馆,让阅读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这是台山市积极推动全民阅读的成果之一。为实现阅读网格全覆盖,全方位打造“书香城市”,台山市多措并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惠民工程落地。目前,台山市城区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5个、乡镇自助图书馆2个、“粤书吧”4个、图书馆分馆17个,54个图书馆服务点分布在城乡,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解决公共文化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李嘉敏
通讯员/台图宣
探索政企共建模式
打造高品质自助图书馆
“在镇里有这样一个阅读环境,我们觉得很好,这里舒适安静,绿化很漂亮,书籍种类也很齐全,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看书的需求。”近日,对外开放的除了台山保利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还有由汶村镇政府、台山市图书馆、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台山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共建的汶村自助图书馆。随着该馆的对外开放,该镇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大家纷纷表示,休闲时间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据悉,台山市积极推动自助图书馆项目建设,2017-2019年,共计完成主要分布在城区的4个24小时自助馆建设,这是在台山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依托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的建设成果,整合资源打造的统一服务标识、统一门面、统一技术平台和统一管理的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成员馆,实现图书文献的联采联编和通借通还。
如何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惠民工程落地,让更多优质图书馆落户乡镇?政企共建,这是台山市探索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近年来,台山市在推动自助图书馆项目建设上大胆实践,立足实际、开辟新径,探索图书馆建设“台山模式”,发动当地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自助图书馆建设,采取政企共建模式大力打造高品质自助图书馆。
通过前期努力,截至目前,台山市采取政企共建模式建成自助图书馆3个,分布在大江镇、汶村镇以及新南区的保利社区。政企共建的自助图书馆依靠企业的强力支持,设备配套得以完善,在运营、维护等方面也有保障,这是台山市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创新和突破。
“近年来,随着台山市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效益显著,群众认可度较高,图书馆建设的资金压力也随之增大,于是,我们进行了政企共建模式的新尝试。”台山市图书馆建设项目负责人吴伟龙表示,在新模式下,新馆建设资金的投入由企业牵头,后续运营费用、人员配备也由企业负责,台山市图书馆负责业务指导,大大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新模式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借阅服务,还有餐饮、购物、休闲等服务,更受群众欢迎。
此外,近年来,台山市全面对标《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广东省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推动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分馆17个、服务点54个,分布在城乡各地,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有效下沉。台山市推动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除了“建”,更重视“合”和“用”即资源的整合及利用,如在广海分馆建设过程中,将原来近5000多册旧藏书经过加工编目,基本全部盘活使用;在汶村分馆建设过程中,发现大批地方相关的期刊、旧报纸、图书等有研究价值的资料,将其整合保存;在都斛分馆建设过程中,在水边村发现了华侨捐赠的图书馆,8万多册藏书被妥善整合利用……
建设“粤书吧”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我之前就听说台山民宿很有特色,没想到这里的民宿除了体现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外,还配有地方文献资料专柜,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文创礼品,很有‘台山味’。”近日,珠海游客谭春媛前来台山民宿“光大雅舍”游玩,作为文艺青年,她认为这里的“粤书吧”为旅途增添了不少文化色彩。
据了解,“光大雅舍”的“粤书吧”是集阅读、休闲、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阅读空间,为大家提供一个馆店一体化的阅读、交流、分享公共平台。“粤书吧”的阅读空间面积约250平方米,第一期藏书1500册。
“粤书吧”是一种新型阅读空间。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旅游设施引入公共文化设施,支持旅游市场发展,促进经济快速复苏,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在旅游行业开展文旅融合“粤书吧”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台山市作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被纳入省“粤书吧”项目试点市(县)。以此为契机,在台山市文广旅体局的指导下,台山市图书馆结合地方特色全力打造文旅融合项目,通过为社会提供精准服务的方式,分别在台城街道“光大雅舍”、三合镇颐和温泉大酒店、四九镇“大塘艺术驿站”、水步镇草坪村等推动“粤书吧”项目建设。
“在‘粤书吧’阅读的读者以游客居多,为精准满足读者需要,‘粤书吧’的藏书大多数以期刊、报纸以及宣传台山地方特色的资料为主,台山市图书馆会安排专人跟踪,每月一更新。它不仅是书吧,更是地方历史文化展示的舞台,在实现‘一吧一特色’的同时,让台山文化通过旅游项目传播出去,实现文旅融合的效果。”吴伟龙告诉记者,台山市积极推动“粤书吧”建设并获得好评,在省内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今年,台山市计划新增2个“粤书吧”,分别设在新南区的华侨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旧街的侨创中心,预计8月投入使用。
活化利用馆藏资料
传承地方特色文化
“在历史资料开发过程中,我们发现台山广东音乐文献资料尤其丰富,且极其珍贵,希望通过展览方式,将音乐从舞台‘搬到’展厅,让传统的动态舞台表演转化成静态的历史资料展示,并继续积淀,供后人学习。”为传承地方特色文化,进一步传播台山广东音乐,今年1-3月,台山市图书馆举办了台山广东音乐馆藏文献资料展。
台山广东音乐是宝贵的地方优秀文化内容之一,台山市图书馆办馆63年,经历几十年的沉淀,保存了一大批重要的地方资料,包括台山相关的党史文件、报刊、乐谱、图书等约上万册,另有古籍上千册。如何让过去辉煌的台山史、台山人、台山情呈现在现代人眼前,更好传承地方特色文化?近年来,台山市图书馆本着挖掘、整理、保存、利用的目的,组织人力物力对馆藏资料进行开发,并举办能展现台山地方文化特色的展览,充分推动开发、活化、利用馆藏资料。
2020年,台山市图书馆专门打造了地方资料主题书房,设专人管理,对大批地方资料进行活化利用,并供市民阅读、研究、欣赏等。地方资料主题书房落成以来,该馆利用这一平台开发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明嘉靖新宁县图经》《正学续纯铜书签》等文创产品,并举办了《台山女子教育史迹》《台山广东音乐》等学术展览,引发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多形式推动全民阅读
更好满足群众新需求新期待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台山市文广旅体局努力践行“我为群众办事”,推出了“一支部一特色”党建项目。其中,台山市图书馆强化党建引领,开展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讲座、党建主题图书展、“你阅读 我买单”等多种形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地满足群众对阅读的新需求、新期待,着力培根铸魂,为加快推动台山经济社会发展、奋进新征程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台山市图书馆在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模式,激发了全民阅读的热情,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接下来,我们将建立总分馆体系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推出图书馆电脑服务端和手机服务端,充实馆藏数字文献资源,线上线下建设智慧图书馆,培养智慧图书馆技术人才;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多方共建、取长补短,让服务功能更齐全,更受读者青睐,形成长效发展机制;推动图书馆服务‘走出去’,继续扩大分馆、自助馆、书吧等阅读阵地覆盖率,使图书馆服务广泛‘下沉’。”吴伟龙表示,下一步,台山市图书馆将继续大力倡导全民阅读,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用书籍传播正能量,让阅读助力文明创建,在推进全民阅读中,打造有高度、广度、深度的公共服务。
★相关链接
17个图书馆分馆
台城街道分馆 四九镇分馆
冲蒌镇分馆 斗山镇分馆
都斛镇分馆 赤溪镇分馆
水步镇分馆 大江镇分馆
三合镇分馆 白沙镇分馆
深井镇分馆 端芬镇分馆
广海镇分馆 海宴镇分馆
汶村镇分馆 北陡镇分馆
川岛镇分馆
5个图书馆服务点(城区)
富城社区服务点
南坑村服务点
桂水村服务点
华侨文化博物馆服务点
人才公寓服务点
7个自助图书馆
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台东馆
24小时自助图书馆天岭馆
24小时自助图书馆枫情尚城馆
24小时自助图书馆工业新城馆
保利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大江自助图书馆
汶村自助图书馆
4个“粤书吧”
台城街道“光大雅舍”“粤书吧”
四九镇“大塘艺术驿站”“粤书吧”
水步镇草坪村“粤书吧”
三合镇颐和温泉大酒店“粤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