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满的新家宽敞明亮,一家人的日子更有奔头了。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佳欣
“能住上楼房,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聊起如今居住的新房,台山市端芬镇庙边村委会下湾村村民黄秀满的脸上满是笑容。
5年前,她和两个女儿还“蜗居”在泥墙片瓦的土坯房里,因为生活拮据只能看着土坯房干着急,盼望不要刮风下雨。5年后,一家人已经住上了“小洋楼”,在小康生活的阳光大道上稳步行走。变化,源自4年前的一笔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补助。
过去
全家人住在一个房间
“加盖了第二层楼,变化很大啊!房子大了,也凉爽了!”近日,记者在端芬镇扶贫干部和下湾村党支部书记伍立权的带领下来到黄秀满家,一进屋暑气立刻消散,让伍立权不禁感慨。
去年,通过自筹资金,黄秀满一家在2017年通过危房改造政策支持建起的平房上,加盖了一层,让家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不仅如此,屋内的地板还换上了瓷砖,添置了空调、热水器、电视机等。
黄秀满说,“以前家里没厕所,只能去村里的公厕,没有自来水和热水器,想洗热水澡得自己挑水烧……所有人住在一个房间,别提有多么不方便了。”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过去,她过得并不轻松,结婚后,她和丈夫以务农为生,养育着两个女儿。2007年,因为一场变故,丈夫不幸去世,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回忆起那之后的日子,黄秀满的泪水不住地往下流。“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我很难撑到今天。”她回忆道,自己当时没有收入来源,全靠亲戚朋友接济,好在扶贫干部及时关注到她的情况,多方奔走帮助争取到各类扶贫补贴,才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此后,黄秀满重拾生活的信心,在距离村子10公里的一家五金制品厂找到了工作,靠着微薄的收入拉扯着两个女儿长大。
现在
有了厕所通了自来水
随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我市全面铺开,2017年,幸福终于来敲门。
“经专业技术人员鉴定,你家的房子属于D级危房,需要拆除重建。你是低保户,现在有政策,我们可以帮你申请专项补助,盖新房子。”当时扶贫干部的话,让黄秀满有些难以置信。
“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但我对扶贫干部是百分百信任的。”黄秀满表示,这些年,镇、村扶贫干部非常关心她,除了帮助办理低保,申请精准扶贫资金、争取孩子学费减免之外,还会不定期入户走访,逢年过节带上米、油上门慰问,鼓励她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另一方面,这些年来黄秀满一家一直住在50平方米大的土坯房里,地板就是黄土,墙是泥砌的,遮顶的是瓦片。想着孩子都长大了,再住在破房子里也不是办法,便打消疑虑答应了下来。
新房是原址上新建的,过程很顺利,当年黄秀满就搬进了新家。回想起进新房的那一天,她记忆犹新,以前最怕的就是下雨天,每当下雨时,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常常要转移到小叔家里去躲避,过后再重新收拾一片狼藉。“现在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她笑着说,新房还有了厕所,通了自来水,相比以前方便了太多,日子也更有奔头了。
未来
生活要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住进新房后,黄秀满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2018年,黄秀满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不仅自己的收入有所提高,大女儿也完成学业,找到了工作,可以补贴家用了。在公公的提议和支持下,加盖新屋的计划在去年提上了日程。
“多盖一层,女儿回家就有了各自的房间,公公婆婆也能搬过来一起住,方便互相照应。”黄秀满说,为了节省支出,她和公公找来了相熟的施工队,自行采购材料,施工过程中也亲力亲为。“自己参与了,心里更踏实些。”黄秀满说,不仅是她家,如今村里不少人都盖起了楼房,村道村容村貌经过美丽乡村改造也越来越好,能有今天的新生活,“最该感谢的是党和国家”!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十三五”时期,我市累计完成2527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96.47万栋农村房屋和2.78万栋“农村用作经营自建房”的安全隐患排查。今年,我市动态新增了88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目前全部开工,已竣工82户,更多像黄秀满一样的危改户住上了新房,奔向幸福小康生活。
黄秀满说,希望今后大家的生活都能够像盖房子一样,“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