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海镇坚持“陆海统筹、港城融合、城乡协调”的工作举措,要把广海建设成台山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东南战略湾区中心的重要支撑、宜居宜业宜游的海丝古镇。
龙船岗是广海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全镇各个村落干净整洁,悠闲舒适。
每到节假日,到广海渔港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广海,一座古今交会、延续近千年的滨海商贸渔业旺镇,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更是近代华人“出洋古道”起点之一。走在广海,海丝文化的独特符号被一一烙刻在当地的建筑、宗教、饮食和民间风俗中,成为岭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海镇坚持“陆海统筹、港城融合、城乡协调”的工作举措,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台山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把广海发展成为东南战略湾区中心的重要支撑;优化提升城镇生活配套,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海丝古镇。
A 回眸五年奋进路
各方面取得新突破
五年来,广海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基层组织建设持续优化。该镇优化组织设置,调整优化党支部设置59个,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两新”组织扩面提质有序推进,新成立党支部2个,实现规上企业应建尽建。强化党建保障,五年来投入党建工作经费393万元。加强阵地建设,推动建成双龙村新党群服务中心;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镇村融合共建党群服务中心已动工,年内可投入使用。加强队伍建设,在台山市率先推进农村党员集中教育全覆盖,并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推进党员分类管理,实行外出党员结对联系、老党员送课上门、困难党员结对帮扶等管理机制;优化党的队伍结构,五年来新发展党员102名,平均年龄32.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52人。选优配强村级“两委”干部,顺利完成两轮村级“两委”换届,扎实推进“头雁”工程,实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目标,2021年村级“两委”换届后,“两委”平均年龄38.7岁,较2016年下降5.8岁;大专学历13人,较2016年增加5人;女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2人。
五年来,广海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城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十三五”期间,广海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比“十二五”期间均大幅增长,新引进超亿元项目2个。综合竞争力全面提高,广海镇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镇,27个自然村成功创建为江门市卫生村,9个村(社区)成功创建为台山市文明村;靖安村委会那浪村、林屋地村分别被评为“台山市宜居村庄”“江门市宜居村”;团村村委会被评为“台山市生态村”,中兴村委会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广海镇被评为“广东省森林小镇”。
五年来,广海镇坚持农渔特色经济,第一产业提质增效。该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康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广海渔港升级改造和整治维护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垦造水田建设项目等;加快培育专业合作社,“十三五”期间,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25家,其中添丰农场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2020年“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建立渔船监控平台,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渔船去向,确保渔船管理“横向到边,纵向见底”;加快渔船整合改造,新增36艘大功率、大吨位钢质渔船投入生产,该镇是目前江门地区钢质渔船发展最快、最多的渔区;做好品牌发展,“广海咸鱼”技艺成功申遗,广海咸鱼技艺传承人林锦胜、谭炳源也成功申报为台山市非遗项目广海咸鱼制作技艺传承人,广隆咸鱼取得出口认证资格,进一步提升“广海咸鱼”品牌名气。
五年来,广海镇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该镇坚持创新是发展第一生产力,传统皮革产业坚持技术革新,广一皮业被认定为广东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浩源等企业也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东玻器皿自主发明创新、改进工艺,产量逐年增加;华美安防有限公司生产系统升级改造,生产效益不断提高,改变依存度高的单一外贸模式,发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大沙工业园区以“腾笼换鸟”的方式推进转型升级,引进更多优质环保型企业进驻园区,深圳市越众绿盛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德凯盈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陆续进驻大沙工业园区,实现园区多元化发展。
五年来,广海镇坚持“全域旅游”战略,旅游软硬环境全面升级。该镇完善载体建设,在广海渔港建成集渔家风情、旅游美食、特产选购、旅游服务等于一体的广海渔人码头旅游区;突出海丝文化引领,重点打造海丝史迹考古遗址公园,升级改造海永无波公园,为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奠定基础;围绕百年菩提古树的保护工作,对靖安村委会龙船岗村进行改造升级,建成菩提古树公园;深挖文化历史,梳理旅游资源,出版集海丝古镇、山海景观、地区特色、乡村振兴、衣食住行五方面的影集《古韵广海》,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原始材料;成功举办首届广海世界乡亲恳亲会,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350多名华侨积极参与,进一步凝聚乡情,展示广海新形象;顺利承办第二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暨第十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会(广海分会场);海永无波公园—灵湖古寺—菩提古树公园旅游线路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粤西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游径,高平台推介广海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五年来,广海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广海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对入城主干道、解放北路、海涛路等市政道路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畅通交通网络;对主干道、乡道进行亮化工程,保障群众安全出行;完成广海镇中心幼儿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广海中心卫生院新住院楼、敬老院综合服务楼等一批公益项目建设;广海镇中心卫生院与台山市中医院结成医联体,实现与市级医疗资源共享;全面完成村级卫生站建设,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生态环境优化改善,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站29个,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实现雨污分流;农村环境快速蜕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深入推进“七强八改九提升”,“厕所革命”取得实效,所有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收官,社会平稳安定;“十三五”时期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通过采取教育、医疗、就业、产业、资产收益、危房改造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共144人,全部脱贫退出。
B 乘风破浪开新局
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新飞跃
今后五年,广海镇将高位谋划,重点突破,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新飞跃。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接下来,广海镇将紧紧围绕江门定位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的目标任务,按照市委“三大中心”战略布局,全面对标对接东南战略湾区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规划,竭力推动广海成为东南战略湾区的重要支撑。包括打造“三纵三横”交通格局,打通西部产业带与核心区连接,让广海成为交通枢纽联通对接广海湾工业园区和川岛镇,实现大广海湾经济区交通路网互联互通,为该镇承载和发展重大项目做好准备;主动对接湾区规划发展,多措并举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广海渔港升级改造,带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后五年,广海镇将科学定位,创新载体,擘画海丝文旅发展新蓝图。
广海镇将延伸挖掘和广泛收集历史浪潮大背景下古城兴衰起伏的历史故事、卫城独特民间风俗、抵御外敌顽强精神、本地特色美食、特殊背景下的古树文化等,丰富以海丝引领的卫城文化内涵;科学开发,推动滨海旅游资源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产品,逐步形成滨海旅游产业带;依托广海渔港、海上丝绸之路考古遗址公园两大项目,重点打造渔港和古镇两大核心商圈。
今后五年,广海镇将创新治理,保障民生,呈现城乡协调发展新气象。
接下来,广海镇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污水管网、城乡路灯、口袋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康洞自来水厂扩容提升工程,加大力度对城区三线进行全面整治,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广海乡村风貌示范带,打造乡村“高颜值”;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完成第二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项目,严格落实“河长制”,积极推行“林长制”,贯彻实施“港长制”,推进固废处置项目建设;发展卫生教育事业,配合医共体建设,落实牵头医院专家和技术骨干加入基层医生团队,坚持特色办学,推动全封闭式教育教学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展;夯实兜底社会保障,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扎实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力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文/图 陈方欢 广海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