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斛镇致力打造集滨海休闲、温泉养生、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小镇。
如今,漫步在都斛镇的各个村落,环境清幽雅静,美丽宜居。
都斛镇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都斛镇重点打造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党员培训阵地。
夜色市集,拉动都斛夜间经济。
初秋的都斛,苍山含翠,草木缤纷,空气中弥漫着禾苗的清香。绿树映衬下的圩镇、村落,犹如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清新的空气、干净的街道、整洁的农家小院,一幅文明和谐、美丽富裕的小城镇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坐落在台山市东南部的都斛镇,是台山市的传统农业大镇,素有“鱼米之乡”“台山粮仓”之称,是“广东第一田”所在地。近年来,都斛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提升城乡品质和人居环境,不断推动都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会点上,都斛镇将致力打造集滨海休闲、温泉养生、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小镇,以“红色引擎”带动都斛高质量生活圈。此外,都斛镇还将紧抓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机遇,助力台山东南部战略湾区中心构建,同时加快推进黄茅海跨海通道赤溪西出口至都斛镇路网规划建设,提升道路运输承载能力,助推区域协调发展。
A “红色引擎”带动
打造党建品牌
近年来,都斛镇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扎实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制度保障上,都斛镇大力实施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村(社区)党组织设置,对全镇1400多名党员档案进行排查梳理和规范化管理;推行“党建+”模式,在全镇实行“亮党员身份”制度,引导党员在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创文等基层一线工作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
在阵地建设上,都斛镇按要求完成11个不达标村办公场所重建、翻修工作,完成1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通过开展“三个三”创建工作,形成“都斛镇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大纲村等5个村级党组织获得基层党建示范村称号。
在弘扬红色文化上,都斛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重点打造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党员培训阵地,不断完善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的整体功能和配套设施,投入约1700万元修建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初心大讲堂、林基路故居巷道石板路、“四小园”建设和红色长廊,开展外立面改造、河岸风貌提升、巷道重修、绿化改造、林基路纪念公园亮化等一系列红色工程。
目前,一期建设工程已完成,二期工程计划投入3980万元,建设台山党史馆、综合楼、教学楼等功能区,建设一个集培训、展览、研学等一体的台山市农村党员干部教学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满足培训人次不少于1万人。
2021年8月,林基路生平事迹展馆被江门市纪委命名为“江门市党的纪律教育示范基地”。今年以来,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共接待410批次,2万多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员教育示范引领作用。
B 深挖特色资源
提升发展“软实力”
近年来,都斛镇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精准发力,融合山、水、人文等要素,深挖本镇特色资源,以“特色项目”提升发展“软实力”,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加快推进农旅、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增长极。
如今,漫步在都斛镇的各个村落,第一印象是房前屋后干净卫生。“以前,大家都是随意乱倒垃圾,家禽粪便到处都是。现在村里的环境这么美,大家都很爱护,家禽圈养起来,垃圾定点倾倒,路面整洁干净,看着舒服。”今年70岁的李大爷是都斛镇莘村村的村民,对于村里的变化,他竖起了大拇指。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都斛镇已创建莘村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竞丰义城绿美古树乡村等特色乡村,并纳入台山市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进行重点打造,将台山中国农业公园、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都斛海鲜街等旅游景点串联形成一体化的旅游线路,以点带面推动全镇乡村振兴。精准对标攻克“创文”“创卫”,以开展基层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开展文明创建和宣传活动。成功通过创建(复审)广东省卫生镇技术评估;创建10条省级卫生村、2条江门市级卫生村和4个健康村(社区)。
如今的都斛镇,夏日稻谷飘香,秋日虫鸣鸟啼……乡村面貌全面改观,变得愈加秀美。
镇村面貌的焕然一新,让都斛镇有了更多的想法。目前,都斛镇计划通过打造“多彩台山,魅力侨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初心筑梦·红色旅游体验段),将“美丽廊道”串联带动起区域内连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第一期建设以红色文化示范大纲村和农耕文化示范村为双核心,主要打造红色教育基地配套工程、G228国道局部慢行道建设、镇村标识建设和农房外立面改造等工程。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都斛镇扎实推进数字乡村省级示范点建设工作,建立都斛镇土壤空间管理数据库和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为台山中国农业公园土地资源规划、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基础支撑以及为农民提供智能、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为都斛镇农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农业服务管理、污染防治等提供数字化信息化支撑,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7月22日揭牌成立“广东省天然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基地(都斛)”,对深度挖掘天然富硒土地资源潜力,提高本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都斛镇还积极推进深圳市坤顺农旅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农业+生态种养+乡村旅游+物联网”农旅、文旅融合项目,整合都斛海鲜食街、台山中国农业公园、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等旅游资源,制定田园观光游、美食旅游、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及研学路线,精心打造都斛镇“购物天堂”“美食天堂”的新名片。
C 实施民生工程
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都斛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通过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基础设施方面,都斛镇投入160多万元全面开展圩镇环境整治,落实圩镇停车位划定、乱摆乱卖整治、三鸟市场搬迁、违章建筑(广告牌)拆除等工作;投入245万元,开展都斛海鲜街综合环境整治工程,打造整洁有序的消费、营商环境;投入238.63万元,实施台山市都斛国道G228西墩村委会新屋村至新会交界路段路灯安装工程,补齐镇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投入800多万元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近500万元打造农村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对都斛圩镇两旁的人行道,主干道沿途的西墩墟、丰江村以及下莘村至园美村沿途道路两旁建筑物进行统一整治……通过开展一系列圩镇环境整治项目,都斛镇补齐了该镇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圩镇景观,提高群众宜居幸福感。
此外,都斛镇还不断完善配套环境卫生设施,加快推进垃圾中转站建设和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无害化处理率100%;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覆盖该镇99个自然村,以白石村、园美华安村为试点,以点带面推进雨污分流项目建设,实现污水有效治理。
文/图 陈方欢 都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