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机制,推动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
小切口撬动大幸福 “微实事”提升获得感
斗山镇金冠公园实现改造,周边环境得到提升。
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汶村镇建成28个校车候车亭。
人大代表曾练华深入村庄听取记录群众诉求和建议,推动解决冲蒌镇部分路段照明问题。
台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精准捕捉民生“小需求”,以较小资金迅速开展项目,从而带动更多民生项目连片启动。图为冲蒌镇及周边镇街新建路灯覆盖范围。
水步镇人大依托“互联网+”,创新打造五个层级联动平台,进一步探索民生“微实事”办理的快车道。图为人大代表向民情信息员介绍平台如何使用。
台城街道香雁湖香头坟村增设鱼塘保护栏,消除村中的安全隐患。
四九镇长龙工业区路口增设交通信号灯,让周边群众和学校师生出行更安全。
“过去,这两个路段到了晚上就黑漆漆一片,我每次路过都胆战心惊,大家步行和开车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现在安装了路灯,一片亮堂堂,大家出行非常安心,夜间交通事故也大大减少。”对于冲蒌镇民生“微实事”项目两路段亮化工程的实施效果,群众称赞不已。
该项目是台山市近年来加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以创新工作机制推动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的一个缩影。自2018年以来,为有效解决人大代表建议中一些无法纳入省、市项目盘子而又亟待解决的“急、难、老、小”民生问题,台山市人大常委会创新设立人大代表建议民生“微实事”办理工作机制,推动台山市政府累计投入700万元落实80件民生“微实事”,并由此带动促进一批民生项目上马建设、提速提质,形成“开展一项、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集聚效应。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陈方欢 通讯员/周诺飞 刘绮琳 李仪颖
问需于民
锚定群众“微心愿”
民生“微实事”项目做什么、如何定?人大代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等平台载体,人大代表沉到基层一线,深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接访座谈、实地走访、田野调研等方式收集民声民意,形成一件件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涉及资金不大的人大代表建议,推动政府以项目化的方式,按照立项、评估、审定、实施、推进等流程,把这些人大代表建议化为民生“微实事”项目落细落实,以“微”见著,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项目有了,资金如何解决?为破解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的资金“瓶颈”,台山市人大常委会强化与台山市委、市政府的沟通协调,台山市政府每年从市本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人大代表建议民生“微实事”的办理。2018年,台山市政府从市本级财政安排1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台山市政府每年均从市本级财政安排2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
在推动民生“微实事”工作落实中,台山市各镇街创新工作机制,拓宽人大代表履职渠道和“微实事”覆盖范畴。其中,水步镇人大依托“互联网+”,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线上线下齐联动,让人大代表履职触角进一步延伸。目前,7个人大代表小组以线下联络站为基点,以微信群方式组建起选民互动平台、代表代言平台、人大中枢平台、部门办理平台、情况反馈平台五个层级联动平台,形成“信息收集—研判分类—调度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构建了“平台+内容+制度”的民生“微实事”办理系统,进一步探索民生“微实事”办理的快车道。
“自运行以来,五个平台共收集、解决来自农村、商业、社区、教育、工业、社会组织六大板块的民生‘微实事’20多件,办复率达到100%。”水步镇人大办主任李仪颖表示,为了让民生“微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他们积极联系选民入群,并从中挑选若干名素质高、热心社会事务、群众威望高、肯为民代言的选民担任民情信息员,按照不同行业领域分别组建六大板块的行业信息群。
汤泳燕是水步镇的民情信息员之一,每次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她都第一时间反馈到平台上。“我们水步文化广场的照明问题就是通过五个平台得到及时解决的。”汤泳燕表示,问题反馈到平台后,人大代表及时与她联系,并实地调研摸清事实,不到两个星期,广场的照明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以点带面
“微实事”带动“大建设”
在推动民生“微实事”落实中,台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精准捕捉民生“小需求”,以较小资金迅速开展项目,从而带动更多民生项目连片启动,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筑牢民生幸福大堤。
“每天晚上,冲蒌圩至八家村委会老郭桥路段,来往车辆尤其是大货车很多,没有路灯照明,安全隐患很大。”
“由于没有路灯,晚上经过冲蒌卫生院至西坑小学路段要小心翼翼。车辆从行人身边快速经过时,常常让人捏一把汗。”
……
冲蒌镇群众强烈反映的路灯问题,触动了台山市人大代表曾练华的心。在广泛听取群众心声和深入开展调研后,曾练华联合9名人大代表在台山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提出了《关于尽快完成冲蒌镇两路段安装路灯的建议》,希望以人大代表之力促进道路亮化工程有效落实。“这不是个别群众的意愿,而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重点民生需求。”曾练华说。
在冲蒌镇人大的推动和人大代表的建议下,冲蒌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指派专人实地考察,研究道路亮化工程方案,计划在敬老院至老郭桥路段以及冲蒌卫生院至西坑村委会路口路段安装102盏7米高、100瓦的LED路灯,总投资达59万元。
经台山市人大常委会大力推动,冲蒌镇积极争取,台山市政府将冲蒌镇两路段亮化工程纳入当年民生“微实事”项目盘子,安排资金安装102盏7米高、100瓦的LED路灯。两路段总长4公里的灯带照亮了沿途1.8万名群众的夜间出行路,有效解决群众出行安全“大问题”,赢得群众“大满意”。
在看到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速度快、效果好等特点后,群众纷纷提出更大的民生需求,希望逐步实现冲蒌镇主干线亮化全覆盖。
群众有所盼,代表有所为。为有效满足群众反映的主干线亮化全覆盖这一民生需求,冲蒌镇的市、镇两级人大代表联合发力。一方面,通过走访调研、收集并反映建议意见、人代会票决等方式,推动冲蒌镇主干线亮化工程成为民生实事项目和镇重大事项,并当好项目“监督员”,形成监督合力,确保项目落细落实;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台山市人大代表(冲蒌团)在台山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关于在高铜线台城廛溪至冲蒌红岭段安装路灯的建议》,推动镇政府增加省道S273高铜线(高速公路出入口至威利邦后门路段)路灯安装工程。如今,冲蒌镇主干线实现全面“亮灯”,安装路灯403盏,覆盖总里程达15.7公里,总投资达204.19万元,从小到大、以点带面,民生“微实事”引出民生“大建设”,实现主干线亮化全覆盖,为群众提供安全的夜间出行环境。
在看到冲蒌镇民生“微实事”两路段亮化工程和主干线亮化全覆盖的成效后,周边镇街群众纷纷建议,在连接冲蒌镇的台山东南部主要道路增加路灯,照亮整条交通要道。在台山市人大常委会的统筹协调下,各镇街人大积极组织人大代表集民情、提建议、强监督,共同点燃增设路灯的热情,形成“亮化成片”的良好效果。
其中,台城街道在省道S274线台冲公路(台城廛溪至四九段)安装路灯129盏,覆盖总里程达3.115公里,总投资达98.78万元;四九镇在省道S274线台冲公路(四九至冲蒌红岭段)安装路灯113盏,覆盖总里程达4公里,总投资达49万元;端芬镇在省道S274冲端线(端芬段)安装路灯70盏,覆盖总里程达2.5公里,总投资达77.5万元;斗山镇在邻近冲蒌镇的福场一桥至莲洲桥路段安装路灯130盏,覆盖总里程3.87公里,总投资达103.6万元。
经常来往上述路段的群众对这些批量实施的民生项目竖起大拇指点赞,这无疑是对民生“微实事”办理工作机制直接成效和集聚效应的最高褒奖。
全程监督
项目成效获群众点赞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支持民生“微实事”项目高效推进,台山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出台了《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工作指引》,对资金统筹、工作流程、项目筛选、监督方式等进行了细化,并推动台山市政府探索建立民生“微实事”资金管理办法,健全分工更明确、权责更匹配、运行更规范、管理更到位的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监督监管制度,切实做到从项目申报“最先一公里”和项目实施“最后一公里”的全程监督,确保项目跟着计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实效走。
“有了人大代表的全程参与,民生‘微实事’才真正‘体现民意、群众得益’。”台山市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主任苏玉霞说。
此外,为进一步巩固民生“微实事”办理成效,台山市人大常委会每年组建8个监督小组,对上一年民生“微实事”项目进行“回头看”。监督小组通过明察暗访、座谈交流、视察调研等方式,深入一线贴身“追踪”项目各个环节,旨在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总结提炼典型经验,确保做到资金支持到位、项目落实到位、监督回访到位。
“校车候车亭建成后,小孩上学、放学等车的时候不用再日晒雨淋了,感谢人大代表帮我们提意见。”汶村镇西联村村民甄少凤说。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汶村镇建成28个校车候车亭,群众拍手称好。
“有些学生自己步行回家,如果没有斑马线和交通信号灯,路上会很危险。增设交通信号和斑马线后,路过学校周边的车辆速度慢下来了,学生走斑马线也更安全了,感谢人大代表为我们提意见。”四九镇居民许绮娜说。据了解,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近年来,四九镇整治了20个农村交通安全隐患,增设了多处交通信号灯和斑马线,特别是四九镇中心小学周边,群众出行、学生上学不再提心吊胆。
“公园新增了运动健身器材,面貌焕然一新,我们每天早晚都来这里休闲运动。”在台城街道东云社区,通过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新配套的运动健身器材、石凳、宣传栏等进驻路东公园,老公园焕发了新活力,成为附近居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聚焦百姓生活的“细枝末节”,解决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通过百姓参与、代表提议、人大监督、政府落实,一件件惠民“微小事”的高效落实,不断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