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前,艺术工作者们在全神贯注地挥舞着画笔。
既有生活感又有回忆感的墙绘成为合新社区的“文明点缀”。
“这里画的是附近的那家腊味厂吗?”“看着这个图,我想起了以前在工厂打工的日子。”日前,在台城街道合新社区,当地居民看着合新路内街一带的墙绘津津乐道。一幅幅栩栩如生,反映老城区历史变迁、居民生活的彩绘作品“跃”上墙壁,别具特色的社区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据悉,台城街道正在大力开展合新社区文化街活化提质工程,组织多位文艺创作者在合新社区开展大型墙绘创作。这一工程正是台城街道以基层党建带动基层治理,打造共建共享社区的生动实践。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陈素敏
创作巨幅墙绘 记录街区历史与生活
一处处精致的景观墙绘记录的是历史,也是生活。记者走进正在活化提质中的合新社区文化街,墙绘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既有孩童在小吃店前买早餐的场景,也有家人制作台山粽的回忆;既有电器厂车间流水线生产的场景,也有腊味厂当年腌制腊味的画面……
这些墙绘是文艺创作者采用油画艺术在墙面创作的,他们全神贯注地挥舞画笔,即便头顶烈日,汗水湿了衣衫、脸上沾了颜料也浑然不知……通过文艺创作者的创作,这些墙绘灵动传神、栩栩如生。既有生活感又有历史感的墙绘,成为合新社区的“文明点缀”。
文艺创作者张楚平告诉记者,她曾参与台山多个乡镇的乡村振兴墙绘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现场作画经验。此次参加合新社区文化街的墙绘创作,她计划通过墙绘展现社区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元素。在深入调研当地历史和居民生活后,张楚平设计了逾20幅墙绘初稿。“这次绘画的地方在社区里,墙壁上原有的水管、窗户、电箱等都是无法移动的,增加了绘画的难度。根据初稿,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二次创作,保持原有的水管、窗户、电箱等功能不变,并把它们有机融入墙绘中。”张楚平说。
下好“绣花功夫”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以文化人,强基铸魂。内街小巷升级改造的背后,是台城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下好“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的生动体现。
“合新路一带约有常住人口1000人,大部分是老人家。他们习惯了老社区的生活,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合新社区党委书记林科告诉记者,该社区是台城街道的老社区,墙绘创作的楼宇大多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楼宇的外墙过去都是“灰头土脸”的马赛克砖墙或水泥墙。
近年来,为不断提升民生福祉,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台城街道不断提升老社区的治理水平,修建社区小公园,新建绿化带,规划停车位,加大卫生管理力度等。
今年以来,经过现场调研,结合合新社区合新路街道直长、分区明显、视野开阔等实际情况,台城街道决定开展文化街活化提质工程,通过主动规划,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新增墙绘面积1000平方米,并组织人员开展墙绘创作,让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生活工作的场景在墙绘作品中再次展现,反映台山撤县立市30年的发展历程和社会进步。据悉,墙绘创作预计于本月底完成。
为了推动活化提质工程顺利开展,前期,合新社区“两委”干部走进社区,做好居民的解释、说明工作,争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这些画家画得真棒,画出了我们心中的回忆,让这个地方更有人情味了!”居民伍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