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市30年来,台山市委、市政府将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项目,优先发展、加大投入,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事业结出丰硕果实。
农村学生从前走路上学,现在车接车送,这是我市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的一个缩影。2016年,市委、市政府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海宴等沿海五镇开展校车项目试点,成为江门地区首个政府购买资源实施校车接送服务地区。目前全市13个镇实施了校车项目,运行路线139条,上落点569个、投放专用校车93辆,受益学生近一万人,其中130多位困难家庭学生免费乘坐校车上下学。现在校车开到村门口接送学生,学生们“坐得安心、坐得安全”。
怡霖学校校长李波表示,学校配置了六辆校车,接送学生最远的是从大江到铜鼓,惠及师生300多人。校车项目,使我们的学生不论住的多远,不论寒冬酷暑都能准时上下课,安心学习。
近年来,我市把满足人民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为出发点,大手笔投入,新建了东晖小学、新宁小学和新赤溪中学等,复办、扩建、升级了近40所学校,新增了近30所幼儿园,新增学位近2万个。东晖小学于2018年建成投用,设施配套齐全,规划科学合理,可提供2160个优质学位,较好地解决了台城东区学位紧张问题,满足了群众对优质学位的热切期盼。
台城东晖小学校长朱国伟表示,东晖小学开办于 2018 年 9 月,从刚开办时借址办学,8个教学班,只有简单的上课用场室到(现在)拥有现代化的独立校区,38个教学班。东晖小学的发展见证的是台山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台山教育的优质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我市率先在江门推行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建立了江门首个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了44个名师工作室、评选了50名名师。目前,我市各学段的教师学历均达到2020年省标准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共有228人,占比在江门地区处在领先地位。为办好办强基础教育,2019年末,我市在义务教育教研联盟的基础上组建18个教育集团,通过深入实施教育集团化办学,全面优化校园环境、师资队伍、校园文化,挖潜激活,推动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今年获评为“南粤优秀教师”的新宁中学老师邓爱平,是一位有着32年教龄的老师,从新宁中学建校到现在一直坚守在这个三尺讲台上,见证了新宁中学在规模、师资力量、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的长足进步。
新宁中学教师邓爱平说,形式上我们学校由黑板的教学变化成为非常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上我们可以学的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在规模上,以前我们学校只是四个班,现在发展为50个班,我们学校的设施配套变得更加完善,校园更加美丽。内涵上,我们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培育学生立足于新时代的新生力量。
职业教育方面,近年来我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力促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跑出加速度。技工学校、培英职校、敬修职校、联合职校等公办职校围绕各自特色与台山众多企业联合开办“校企合作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快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学校企业无缝对接,走集团化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职教之城”。
台山市联合职业技术学校党总支副书记谭振瑜表示,30年来,台山从最初公办、民办职业学校10多所,规模很小,专业重复,存在招生竞争、而且混乱,资源浪费。到后来由教育局统筹,整合资源,调整专业布局,大刀阔斧撤并麻雀学校,发展到现在只有3所公办中职学校,专业布局合理,基本没有重复专业,并且各具专业特色。
撤县设市30年来,台山教育无论在软硬件上都实现了大踏步的跨越,优美的教学环境,先进舒适的学习条件,优质学校逐年增多,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育事业结出丰硕果实。
新宁中学教师邓爱平表示,就觉得工作更加充实,更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觉得生活很开心。相信学校的教育未来是美好的,台山教育的未来也是美好的。
广大台山附中学生陈 林说,春风化雨少年志,草长莺飞正当时,我对学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同学们的成长成才充满信心,我们乘风破浪,以梦为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广大台山附中教师吴 薇表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往后余生,我将不遗余力,全心全意做一个“四有”的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