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化身“交通引导员”,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宣传工作。
台山党员干部利用端午假期到园田社区富都网格,开展文明城市创建问卷调查。
6月4日,市民通过“邑网通”微信小程序上报台城街道桥湖社区美景网格的台山汽车站附近存在乱涂鸦、乱张贴现象。收到上报的网格事件后,6月5日早上8时,台山汽车总站安排25名工作人员,对车站周边商铺及公寓楼开展全面排查、清理,铲除了乱张贴的“牛皮癣”,清理了楼道杂物等,当天下午5时,整改完成。
今年以来,台山市进一步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工作要求,全面推行城市“全科网格”管理,坚持文明创建常态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和日常工作生活,把文明创建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提升水平的举措,转化为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升的过程,助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通讯员 台组宣
实
文明宣传到家 提升城市温度
台山市把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又一网格化管理体系应用场景,探索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起以社区网格为基点、以结对共建为抓手、以群众自治为支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全民参与的文明创建格局。
“阿姨,台山正在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您有什么意见,可以告诉我们。”
“阿伯,我们正在进行文明城市创建问卷调查,您可以做一份吗?”
连日来,在台城街道大街小巷,不少身穿红马甲、橙马甲、蓝马甲的志愿者、网格员在人群中格外醒目,来自7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当起兼职网格员,下沉社区,进入网格,化身“文明宣传员”“卫生清洁员”“交通引导员”“隐患排查员”,以实际行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开创文明城市建设新格局,如何让全体市民参与、知晓、满意,共享发展成果,成为一道必答题。党员干部下沉网格,紧抓薄弱项目和新增项目,常态化开展“文明进社区”“文明城市大家谈”等活动,进网格、包楼栋,确保文明城市创建不漏一栋楼、一条街、一户人。网格员发挥“亲邻里、知民情”的特点,主动靠前服务,连同结对单位按照“四个一”(派发一套宣传资料、完成一份问卷、核对一次答案、做好一次登记),每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入户成效。
下沉网格一线才能直面基层痛点。结对党员干部作为兼职网格员下沉网格,回应群众关切,纾民困、解民忧,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日前,台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团台山市委、台山市妇联及中国移动台山分公司,组织党员干部以兼职网格员的身份多次下沉台城街道富城社区东城网格开展工作。网格员李晓美告诉记者,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结对单位的兼职网格员了解到网格内居住着特殊低保户吴婆婆一家后,多次主动上门走访慰问。他们鼓励吴婆婆一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协调免费为其安装全新热水电器、宽带等,为这个特殊家庭送上温暖。“用我们的行动温暖更多人,也提升这座城市的温度。”李晓美说。
细
精细网格管理
提升治理效能
“今年1-5月,我们根据各网格反馈的问题,及时更换了2043个消防箱,拆除了317宗违章搭建构筑物,修复了涉及57个网格共1715平方米的背街小巷坑洼路面,及时解决了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共性问题,把文明创建的‘大道理’落到群众的‘小利益’上。”台城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人陈东盛说。
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台山市坚持“大治理”理念,实行指标化、数字化、清单化工作方式,确定重点任务清单,科学设置重点任务指标,明确责任单位,细化工作措施,破解文明创建中的社会治理难题,夯实社会治理阵地。
老旧小区特别是无物业管理小区的治理问题,一直是文明创建中的薄弱环节。为破解这一“老大难”问题,台城街道从“神经末梢”入手,通过文明创建网格工作小组下沉网格巡查发现问题并进行研判,促进文明创建工作有的放矢。发现老旧小区的背街小巷存在停车位不足、消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台城街道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讨论解决,充分发挥网格工作小组“六个一”(即一个网格安排至少一个结对单位、一名驻点领导、一队驻点干部、一名网格长、一组网格员)作用,对辖区进行全面摸排,迅速成立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线”整治、停车位施划、路面坑洼修复等8个工作组,实行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纵深推进。其中,今年以来,台城街道已在园田、富城、桥湖、上朗、合新5个社区新增680个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
找准短板和痛点,对症下药,台山市以“微治理”扮靓城市“面子”,做实城市“里子”。
“门口有了路灯,晚上不用摸黑回家了。”这是来自台城街道环城北路79、83号楼居民的心声。这里是东云社区台东网格的老旧小区,部分地区没有安装路灯,夜晚照明不足,居民出入不便。近日,东云社区台东网格与结对单位台山市文联、侨联、科协共同推进辖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党员干部作为兼职网格员下沉网格,倾听群众意见后迅速行动、积极协调,在环城北路79、83号楼等地加装路灯,为周围10多户居民照亮家门。
快
巧用“智慧”程序
及时消除隐患
“上朗路386号有花树长藤攀上电线、电缆。”这是市民6月1日在“邑网通”微信小程序上报的安全隐患事件。接报后,台城街道上朗社区南安网格网格员黄耀均立即赶赴现场核实,经研判,需要街道办协助处理。6月2日上午,台城街道安排“三线”整治工作组进行整改。从市民上报事件到事件处理完毕,前后不到24小时,这就是台山市利用智慧手段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加速度”。
文明城市创建要充分发挥已有的成果优势和技术优势。上个月,台山市研发上线“邑网通”微信小程序,网格化管理有了数字化平台加持。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背街小巷存在各种各样的“顽疾”,如路面坑洼、“三线”杂乱等。对此,台山市着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鼓励、发动网格员、市民使用“邑网通”微信小程序,在日常巡查、工作生活过程中,发现、上报各类亟待处理的事件,将事件处理推向精准化、高效化。
线上“耳聪目明”,线下协同处置。“邑网通”微信小程序得到广泛使用后,数据赋能让政府部门多了一双“慧眼”,让文明城市建设更加智慧。截至目前,台山市已办结通过“邑网通”微信小程序反馈的市容卫生、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事件34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