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持续升级的文旅供给,今年“五一”假期,台山滨海景区人气爆棚。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嘉敏 通讯员 台文广旅体 川山群岛
今年“五一”假期,凭借晴好天气和系列文旅促消费活动,台山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累计接待游客68.04万人次,同比(下同)增长33.4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增长31.79%。从滨海狂欢到非遗展演,从商圈经济到乡村旅游,台山以“文化味”与“烟火气”的深度融合,掀起假日消费热潮,更以区位优势吸引港澳游客前来,成为大湾区“微度假”旅游目的地。
双线并进
滨海游乡村游受追捧
台山滨海旅游资源以“山海联动、文旅融合”为特色,成为集海岛观光、生态体验、文化研学、美食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持续升级的文旅供给,今年“五一”假期,台山滨海旅游与乡村旅游双线并进,滨海景区人气爆棚。其中,川岛镇飞沙滩、王府洲的碧海白沙与水上摩托、香蕉船等娱乐项目相映成趣,北陡镇那琴半岛的“海上石林”与观海栈道吸引徒步爱好者“打卡”,赤溪镇黑沙湾世界罕见的黑色沙滩与“天空之境”礁石滩成为摄影胜地,多个特色滨海景区共同构成台山滨海旅游的“黄金矩阵”。假期5天,沿海各镇接待游客超22万人次,增长256.84%。全新升级的广海渔港化身“蓝色狂欢地”,游客穿梭于渔船与潮玩市集间,日均客流近2万人次;都斛镇海鲜食街、海宴镇等地同样“鲜”气十足,食客排长龙品尝海鲜的场景成为假日标配。
乡村旅游同样呈现爆发式增长。作为《让子弹飞》《狂飙》等影视作品取景地的台山,发布了“‘五一’跟着影视游台山”5条主题线路,端芬镇梅家大院、翁家楼等侨乡建筑与滨海场景结合,让“天然摄影棚”品牌深入人心,并增加“影视游”“citywalk集章”等新线路新玩法,为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游客体验感不断提升。“五一”假期,康桥温泉、颐和温泉、喜运来温泉等温泉景区热度持续高涨,除推出门票、客房、餐饮等优惠,还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吸引游客超2万人次,平均入住率超过8成,其中康桥温泉假期前3天入住率达100%。端芬、广海等镇举办“侨乡音韵·乐动端芬”文化嘉年华、“蚝情广海”嘉年华等活动,假期每天均吸引游客近2万人次。
从碧海银滩到侨乡古韵,从影视“打卡”到温泉康养,台山以“滨海+乡村”双轮驱动,构建覆盖全域、贯穿全季的旅游产品体系,为大湾区游客提供多元化“微度假”选择。
文旅融合
客流与收入实现双增长
“五一”假期,台山以“文旅+”跨界融合、非遗创新传承、区位交通优势为三大引擎,驱动文旅市场消费升级,交出一份客流与收入双增长的亮眼答卷。
假期期间,台山重点酒店、景区住宿入住率达85%,重点监测民宿入住率达88%。假期前3天,新世界酒店等星级酒店、那琴半岛等A级景区酒店和“喜相汇”民宿、“玄潭”民宿、“凤乡玉怀”民宿等乡村精品民宿更是“一房难求”。以非遗为纽带,台山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传统技艺“活”起来、文旅体验“潮”起来、乡村振兴“火”起来。“五一”假期,台山在端芬镇梅家大院举办国家级非遗广东音乐专场展演,全方位展现广东音乐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呈现一场兼具艺术性与文化性的音乐盛会;5月1-4日,台山一连四晚在台城街道西门圩举办戏曲晚会,曲艺节目精彩呈现,惠及市民、游客超5500人次。
假期的文博活动同样多姿多彩,台山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美术馆等文博场馆共举办20场展览。其中,台山华侨文化博物馆举办“昆虫之花”世界珍稀蝴蝶展,通过“会飞的花朵——蝴蝶”等图片展览主题,结合蝴蝶标本和特色场景,科普珍稀蝴蝶的趣味知识,丰富市民、游客的参观体验。
政企合力打造“文旅+商业”模式,让台山商圈成为假日消费的主战场。其中,台山万达广场举办“粤菜师傅”烹饪比赛、台山侨乡美食展、“台山&顺德黄金美食周”等活动,假期客流量高达25万人次,日均客流激增80.56%。昌大昌超市则通过非遗手作体验、青年义卖集市等场景,实现“文化引流+消费转化”的闭环。
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及“两车北上”政策落地,台山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显著缩短,港澳游客成为假日消费新势力。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大湾区城市自驾短途游需求爆发,整体客源呈现多元化特征,假期前4天,台山全市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发送人次增长39%,江湛铁路台山站发送人数增长15%,水路旅客运输企业发送人次增长109%,高速公路出入口车流总量增长48%,其中黄茅海跨海通道出入口车流量为2.8万车次。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开通,叠加“两车北上”等多项通关利好政策影响,港澳旅客数量大幅增长,“五一”假期台山全市接待港澳游客共1.5万人次,增长约30%。
从沙滩到商圈,从非遗展馆到温泉民宿,台山以“全域服务升级+精准客群引流”探索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努力成为大湾区假日经济的新焦点、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