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毕松杰) 记者日前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台山市“十里水稻香·万亩青蟹肥”典型村片区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片区培育项目名单,将重点推动典型村与周边村庄一体发展、建设、治理、运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推动和美乡村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组团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台山市“十里水稻香·万亩青蟹肥”典型村片区培育项目由5个村(社区)“组团出道”。其中莘村村、下莘村村地处“广东第一田”核心区、省定“高产示范片”;都斛圩位于镇域中心地段,坐拥万亩青蟹养殖示范基地;竞丰村是“稻稻菜”轮作模式重点村;大纲村是革命烈士林基路的故乡。
整体上,典型村片区选取优势特色丝苗米和青蟹为主导产业,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现代化仓储、加工、销售产业,涌现了江门第一家智能化育秧工厂、“高密度精养”示范青蟹养殖等项目,已形成涵盖良种培育、标准化种养、加工研发、仓储物流、品牌营销与休闲农旅等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
近年来,典型村片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农耕文化、侨乡文化、美食文化,充分发挥示范带引领驱动作用,目前已经形成了“广东第一田”台山中国农业公园-都斛镇大纲红色村(林基路纪念公园、林基路故居及生平事迹展、林为干科学家精神展、中国共产党台山历史展览)-台山青蟹文化体验馆-都斛镇东滘口“胜利大营救”登陆地-都斛圩海鲜街-富丽湾温泉度假村乡村旅游线路,深度融合“农渔文旅体”。
下一步,典型村片区将大力发展“广东第一田”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项目、“广东第一田”乡村集市项目、“台山青蟹”育苗和孵化基地项目、“台山青蟹”高效生态示范养殖园区项目、“广东第一田”智慧农场项目等重点项目,以“种业研发—生态种养—品牌营销—三产融合”为主线,通过发展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台山大米”“台山青蟹”特色产业,打造一个生态智慧种养基地、一个农事服务中心、一个乡村运营中心和一条典型村片区美丽廊道,构建“双地标产业+红色侨乡+智慧生态”融合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