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超潜心挖掘、记录旺冲村革命历史。
一段段峥嵘岁月、一段段红色记忆,一次次催人奋进。在新会区崖门镇,有这么一处涌动着红色血液的地方——龙旺旺冲村。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进行,为寻找新会本土红色印记,挖掘本土红色故事,近日,记者走进革命老区旺冲村,探寻该村激活红色基因的秘诀。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任晓盈
铭记 革命老区红色故事永流传
梳理旺冲村的革命史,不难发现,这是共产党员与华侨同胞们的热血奋斗史。
为记者讲述旺冲村革命故事的,是一位学识渊博、思维清晰的白发老人,他叫杨荣超。杨荣超是崖门镇龙旺村文化中心负责人、关工小组副组长,曾任旺冲小学校长,在教育一线奋斗了42个春秋。退任校长后,杨荣超潜心于对本土革命史进行挖掘、记录。
旺冲村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现隶属于崖门镇龙旺村,是崖西地区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1938年7月,共产党员陈华钜、李鸣夫妇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返回新会,受中共新会县党组织的派遣,回到自己的家乡旺冲,深入到村民中去,唤起了人民群众对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觉醒。
1939年,在陈华钜、李鸣夫妇带领下,旺冲支部正式成立。陈华钜、李鸣夫妇利用当时的图强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旺冲小学)作为阵地向农民群众讲解党的政策、主张,并组建“旺冲青年抗日先锋队”和“妇女抗敌后援会”等群众组织,激发农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同时,建立抗日民主乡政权,团结各方力量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去。
在解放战争时期,旺冲人民继续发扬革命精神,坚持党的领导,成立旺冲乡务委员会,创办新烽出版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反动势力作斗争。
据杨荣超介绍,旺冲村华侨、港澳同胞人数众多,是当地著名的侨乡。由于较为富饶,旺冲村向来受到土匪的侵扰。华侨为了自卫,各家各户都买有枪械。抗日战争时期,旺冲村常遭受日寇炮轰,当时的民主乡政府发动侨眷把家中的枪支弹药借出来,共同保卫家园。村民还写信发动海外华侨捐款支持家乡抗日。正是在华侨们的慷慨捐款支持下,抗日武装——旺冲抗日模范自卫队才得以顺利组建,并在后来的抗击日寇进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革命年代,旺冲人民抛头颅、洒热血,革命先辈们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989年,江门市人民政府批准旺冲村为革命老区。
蝶变
红土地上展现新姿态
曾为保护村民承受枪林弹雨的碉楼,依稀留存古朴气韵的旺冲小学建筑物,历经百年历史的古榕树……当记者走进旺冲村,看见这些见证革命老区峥嵘岁月的事物时,肃敬之情油然而生。“龙旺旺冲村是新会著名的革命老区,尽管经过岁月的冲刷,建筑物经过修葺翻新,也抹不去厚重的革命历史痕迹。”龙旺村党委书记黄坚成感慨地说。
熟知昨天,才能把握今天、迎接明天。
如今,崖门镇正按照“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原则,结合党建工作实际,鼓励各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地理等优势,致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成效、有影响的农村基层党建品牌,全面形成“一村一品”党建格局。在崖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龙旺村已完成制定村级五年规划工作,计划凸显“红色”主基调,充分激活这份流淌在血液里的红色基因,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为乡村添活力。
龙旺村原有8座碉楼,其中两座黄泥碉楼在1900年至1915年间建成;1923年后,又在入村主要路口和村中心建起6座青砖碉楼。碉楼楼高5层,四周都有枪眼和瞭望孔,它们是抵御土匪袭击、共同对敌、保护革命老区的“功臣”,记录着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身的英雄事迹。黄坚成表示,龙旺村正加紧修复加固碉楼,在村口的青砖碉楼附近加建护栏,修建小公园,并计划开放其中一座碉楼内部,供游客近距离了解红色历史文化。
除碉楼外,龙旺村还有一处重要的红色历史文化古迹——永茂陈公祠。永茂陈公祠在旺冲小学旧址旁。近年来,在镇、村两级资金扶持和华侨的捐资帮助下,龙旺村将永茂陈公祠修葺并进行升级。永茂陈公祠内以图文、展板等丰富形式,详细介绍了旺冲村革命老区的峥嵘岁月和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因具有科普性、观赏性。龙旺村还在村内新修建了爱心公园、革命雕塑、升旗台、景观文化石、革命长廊、文化长廊等,致力打造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红色教育基地。
记者在龙旺村还发现,一块靠近省道的农田被整齐划分为多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种植了多种蔬果、花卉,并竖有一块标识牌匾,十分有趣。据黄坚成介绍:“这块约1.3公顷(20亩)的田地名为‘爱心农场’,原为荒地,在2020年开始开发,并以‘认养’的方式开放给群众种植蔬果、花卉。”
近日,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崖门镇委以机关党支部为单位,在“爱心农场”划分11个区域的农田,分片认领、包干管理党建“责任田”。崖门镇委书记黄来兴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耕种“责任田”。“党建工作是各级党组织的‘责任田’,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要当好主角,种好自家‘责任田’。”崖门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李慕仪表示,“责任田”的认领,是让党员在传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同时,丰富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将耕作的成果用于开展扶贫慰问活动,助力崖门镇开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局面。
革命精神不熄,红色基因永存。当前,龙旺村正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依托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以“红色旅游”和“绿色乡村”为主线,激活革命老区红色基因,组装起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发展路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