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前镇迅速响应,解救被困群众。 司前镇供图
昨日(6月23日),新会区持续受降水云系影响,普降大雨到暴雨,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新会区气象台6月23日06时39分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雨情就是命令。新会区三防办全力做好值班值守,城管、公安、水利、交通、教育等部门各司其职,全力疏堵保畅。各镇立即采取措施,迅速投入到巡查、检查等各项工作中,为全区人民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6月23日11时35分,新会区气象台将暴雨红色预警降级为黄色。
文/叶田
大泽镇 加强值班值守 强化雨情监测
大泽镇按照上级三防部门要求,迅速召开三防应急会议,部署防汛工作。
一是加强值班值守,迅速安排全体驻村干部到村里协助落实防暴雨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和灾情。
二是落实措施,密切开展雨情监测检查。大泽镇各村(社区)加强安全隐患排查,防止内涝、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发生。同时,及时组织危房、低洼地、地质危险区域群众安全转移。
三是加强管理,及时做好信息汇总上报。大泽镇水利部门加强对水库、山塘、水闸等水利工程的安全检查。各村对辖区内的山塘、围堤、窦闸和电排加强值守。
司前镇
开展全面检查
做好防涝救灾工作
根据新会区三防办下发的通知,司前镇要求各村(社区)及有关部门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6月23日早上8时,根据要求,司前镇各驻村组到所驻村协助开展防涝救灾工作,并进行全面检查。全镇的山塘、水库、堤围、窦闸、电灌站管理人员在昨日早上均已进入值守岗位。各村准备好机械、排水设备、防汛物料,以应对危险地段、低洼地段的险情。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迅速抢险救灾。
通过全镇各级的共同努力,司前镇水浸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崖门镇
层层落实责任
做好防汛工作
进入汛期后,崖门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目前,辖区内河水闸全部开启排洪。
结合镇内降雨和水库水位情况,崖门镇主要领导要求各部门层层落实防汛责任。同时,崖门镇三防部门提前预判预警,及时发布信息和防汛通知,落实山塘、水库、堤围巡查检查,目前已开启超限水库排洪和涵管预排,防患于未然。崖门镇三防部门还与东方红水库保持紧密联系,已安排人员到古兜冲沿线巡查,并落实沿线船只、养殖户的防御通知工作。 崖门镇相关职能部门全方位开展巡查检查,重点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同时,对近江近水企业及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巡查。 崖门镇各村(社区)落实重点区域、重点人员排查工作,增强群众安全意识。
教育部门
及时发布停课通知
6月23日6时39分,新会区教育局、区气象局联合发布停课通知:目前新会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正在生效中。根据《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新会区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停课(解除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恢复上课),请在校的学生留在学校服从安排;未返校的学生无须返校;上下学途中的学生应就近选择安全场所躲避。同时,新会区教育部门做好指导工作,各中小学做好在校学生服务工作。
交警
闻令而动
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本次降雨,司前镇降雨量较大。新会交警大队司前中队迅速组织民警、辅警到该镇各个水浸点开展交通疏导工作,帮助雨中被困的百姓和出行不便的群众,保障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据悉,6月23日的行动中,新会交警大队共出动警力106人、警车(包括警用摩托车)50辆,在全区各主要路段执勤值守,全力以赴,全面加强辖区道路交通疏导和管控,确保暴雨天气下辖区道路的安全、畅通。
交通运输部门
拉网式排查
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新会区交通运输局收到强降雨预警信息后迅速响应,以“保畅通、保安全”为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应对措施。
该局迅速组织调度行业应急抢险保障队伍、车辆、器械随时待命,并补充必要的应急物资和防护物品,满足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疏散运输要求。
为保障公路畅通,新会区交通运输局组织人员,对在建工程开展汛期强降雨和大风天气期间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截至6月23日11时,新会区地方公路服务中心共出动人员60人次、应急巡查车辆12辆次,巡查道路120公里,排除安全隐患10处。
水利部门
做好预排工作
有力预防内涝发生
面对强降雨天气,新会区水利局严格执行相关应急处置预案,反应迅速,完善人员配置,科学统筹调度,全力做好防汛避险工作。
据了解,早在汛期来临之前,新会区水利局就组织督导小组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对江河水库、在建水利工程、山洪灾害高发区、农村易涝区、山区水电站等防汛重点环节开展巡查监测。同时,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此外,及时调度人员力量保障会城河口泵站等水利设施的有效运作,以良好应对暴雨造成的涨水潮,避免内涝发生。
另一方面,结合全区防旱工作,水利部门指引各水库点加强安全检查,做好科学蓄水准备。雨情来临时,全区各水库点因地制宜科学蓄水,把雨情成功转换成持续发展的力量。
城市管理部门
确保排水通道全线畅通
接到暴雨预警信号后,新会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迅速启动三防应急响应,迅速派员开展巡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强化对易涝点周边的保洁,防止垃圾、树枝树叶等堵塞雨水口。
同时,该局结合排水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测易涝点积水情况,有侧重地对现场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此外,加强对雨水口、排水管道、行洪通道系统的巡查排障,确保排水通道全线畅通,最大程度减少路面积水和城市内涝情况发生。截至目前,新会城区暂时没有发现内涝,积水位置也已全部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