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镇纪委在新会区纪委监委的指导下,创新群众监督方式,在村小组设立“话你知”公示牌。
盛夏炙热,阳光映照下的新会区大泽镇莲塘村静谧而安宁。距离该村党群服务中心不到5米处,一块标有“农村小组大事资产‘话你知’”字样的宣传栏格外引人注目。
宣传栏上,设有庙莲村村民小组的平面图。图上,各发包地块的名称、面积、位置、承包人、合同周期、合同时间、承包年租金等信息一目了然。
“村里的土地资产是我们最关心的。如今,我们村民没事就围着‘话你知’宣传栏研究,看看土地都发包给了谁、租金多少。”莲塘村居仁村民小组的村民林姨说道。
去年,新会区在开展村级权力监督工作的过程中,上线了新会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网上交易平台。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平台上线项目2119宗,交易成功项目的平均溢价率达58.47%,有效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今年,新会区持续发力,升级监督方式,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认真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推动解决。其中,大泽镇纪委在新会区纪委监委的指导下,创新群众监督方式,在村小组设立“话你知”公示牌,群众拍手称赞。
文/图 张奕维 新纪宣
设立“话你知”公示牌 创新农村“三资”监督模式
大泽镇莲塘村东邻圭峰会城,北靠圭峰山脉,南临潭江,下辖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约1860人。莲塘村是新会区主要蔬菜生产基地,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厂房出租和土地发包。2020年,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188万元,村组集体经济收入合计1551万元。
“关于村小组资产资源的发包,以往的做法是,村小组资产资源承包合同到期前,由镇三资办向村委会发出预警,再由村委会督促村小组长按要求将资产资源上平台交易。”大泽镇莲塘村纪委委员李明光介绍。但是,大泽镇纪委在日常监督中发现,村小组的资产资源交易信息不够清晰,村委会难以掌握,“三资”管理部门也难以开展监督。
为此,大泽镇以莲塘村为试点,在村小组设立“话你知”公示牌,公示资产资源交易的规范程序、村小组所有资产资源的发包情况(具体位置、发包年限、金额)、纪检监察站监督电话和大泽镇纪委举报信箱二维码等,增加村小组资产资源发包透明度,实现村民对村小组资产资源情况的监督。
“这一举措,创新建立了由群众督促村小组对合同到期的资产资源进行网上平台交易,小组长主动到村委会办理有关手续,村委会协助上交材料到镇三资办的新模式,形成上催下督的全面监督新局面,充分提高资产资源交易的公开化和效益增值化水平。”大泽镇纪委副书记黄锦灿如是说。
“公示合同收益,除了能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还起到了对村内资源摸清底数、清资核产的作用。”李明光说。
“这为我们日常开展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以往,群众最关心的就是农村土地发包情况,如今所有交易信息都上墙,群众的腰包涨了,也更信任我们了。”莲塘村敦东村民小组组长李华书表示。
据统计,今年截至7月20日,大泽镇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总数为101宗,成交总额5323万元,溢价率36%,为村集体增收1401万元。
指导镇街升级监督方式
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众所周知,农村“三资”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管好用好农村“三资”,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新会区纪委一开始便瞄准管好用好农村“三资”这一发力点,推动新会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网上交易平台上线。
“就目前实施成效来看,这一措施确实在规范农村‘三资’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还存在监督管理不到位、‘三资’底数不清晰、村务公开不透明等问题。”新会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这些长期以来严重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难题,新会区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新会区纪委监委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专项监督,并指导各镇街升级监督方式。
大泽镇推出“话你知”公示牌只是新会区不断创新“三资”管理监督方式的一个缩影。新会区其他镇街也各有监督妙招。
如双水镇,该镇每一条自然村的村级权力清单宣传栏上,都印有醒目的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村内近两年的资产负债、收益及收益分配,财务收支、债权明细等信息立即出现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又如,司前镇聚焦拖欠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金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在三个月里督促相关村民小组追回村集体租金20多万元,切实维护农村集体和村民合法权益。
新会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网上交易系统上线运行、各镇街创新监督方式,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拓宽资产资源交易手段,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如今,新会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体系已得到进一步完善,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促农村发展和谐稳定、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