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精心安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做好“学、宣、促、干”四字文章,在全区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坚持“学”字当头
确保传达有速度、贯彻有力度
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全员覆盖学。组织区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处级干部、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集中收听收看大会现场直播,各部门单位同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在分会场收听收看直播,多个企业和各界市民群众也纷纷自发收听收看直播,并献上对建党100周年的祝福和寄语。“关键少数”带头学。收听收看直播后,各部门单位陆续召开党委(党组)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同推进。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将范围扩大至各股室主要负责人、各党支部书记,“关键少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发挥领学促学作用。支部深入学。各党支部通过专题党课、交流研讨、学习参观等形式开展学习,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党员说感想、谈体会、表态度、讲做法。在研读原文的基础上,组织党员参观“百年谱新篇,翰墨写江山”长卷展览与北门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现场活动,将理论学习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激励党员干部多为群众办实事。“七一”以来,全区累计开展专题学习50多次,党员撰写心得体会超330篇。
坚持“宣”字为要
确保传播有广度、宣讲有角度
通过开展系列特色宣讲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新会落地生根。利用“榕树下的讲堂”宣讲平台,以通俗易懂的“讲故事”模式,找准农村视角,以平实的语言、接地气的方式传达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哪里有党员就把党课送到哪里,哪里有群众就把理论宣传送到哪里”。用好用活红色教育基地——桃荫别墅,深挖革命老区的革命斗争故事,丰富精神内涵,着力整训红旗宣讲队,注重用细节讲故事、用故事讲人物、用人物讲党史、用党史讲党性,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爱听爱看,不断增强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司前镇因地制宜,在中和村党校开设夜校课程,确保农村党员白天农忙、晚上学习两不误。大鳌民歌队以咸水歌唱响中国共产党的好声音,推动学习得以转化“升温”。
坚持“促”字为本
确保青春有热度、成长有厚度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的指示,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引导、培养和教育,促进成长成才、干事创业。组织开展“青年大学习”。开展青年党(团)员干部“图说党史”交流座谈会、组工讲堂、选调生初任培训班等形式,组织青年干部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深情寄语,激励广大青年党(团)员干部积极贡献青春力量。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系列党(团)建活动。组织开展“百年征程盛世歌”新会区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唱比赛、“党史青(少)年说”微演说比赛、“学党史·颂青春”主题党日活动等,每位青年以“写、唱、说”等不同方式发出“强国青春宣言”,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推动青年积极向党靠拢。“七一”期间,341名优秀青年成为预备党员,其中35岁以下的223名。开展谈话及教育,强化对青年干部的政治引领,为党的建设培育好后备军力量。
坚持“干”字为魂
确保实践有深度、服务有温度
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落脚点”,以“九个必须”为指引践行初心,推动一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的民生实事加速落实。8月3日至4日,全区党员干部主动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筛查,让党旗在防疫工作一线高高飘扬,跑出核酸检测“新会速度”。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深入开展主干道沿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清拆农业辅助设施319间,清拆面积超1.1万平方米。珠西枢纽新城商圈党委持续开展“红心筑爱”居家环境改善计划,充分发挥“两新”党组织的行业和服务优势,为困难家庭提供居家安全、适老化、无障碍等家居空间改造、修缮服务。升级改造睦洲镇石板沙村等一批原在二楼办公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将办公区域搬到一楼,方便群众日常办事,提升为民办实事质量。全区创新开展“微心愿”活动,累计为困难党员实现“微心愿”超过5000个,有效提高党员归属感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