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冯瑶君) 63年前创办的新会劳动大学或将复办。9月7日,新会区举行“复办新会劳动大学”专题研讨会,来自省、市及地方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按照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要求,在新时代复办新会劳动大学聚智献策。
日前,市委书记陈岸明参观纪念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图片展时,提出邀请专家研究探讨,如何按照周总理提出的“三结合”要求,复办新会劳动大学。新会区贯彻落实陈岸明调研新会时的讲话精神,切实担起江门“首善之区”的责任,举办“复办新会劳动大学”研讨会。
据悉,新会劳动大学是周恩来总理1958年7月2日视察新会圭峰农场时,题字命名而创办的。1958年7月1日,周恩来总理到新会视察指导工作。当天,他在听取工作汇报时,得知县委下放干部到圭峰农场半工半读,对此十分关心。翌日一早,他便亲临视察。其间,周恩来总理应农场学员们的要求,写下“新会劳动大学”和“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的题词,勉励新会劳动大学沿着“三结合”的方向前进,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由于各种原因,1977年,新会劳动大学停止办学。
当天,来自省、市及地方的专家学者围绕新会劳动大学办学历史沿革、复办劳动大学的思路与启示、打造“总理足迹”培训专题课程、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等多方面内容发言,助力用好用活新会劳动大学及其周边资源,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讲好周总理视察新会的故事。
广东省委党校联络指导处处长古斌认为,新会劳动大学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会的“传家宝”,复办劳动大学,要坚持政治性、教育性和严肃性,政治功能要摆在首位,坚持质量立校,以品质求生存,用特色和品牌赢得社会影响力。江门市委党校副校长熊薇认为,复办新会劳动大学,要跳出江门,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建议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能力建设相结合为主,将劳动大学打造为新时代锻造党员干部的党性实践教育基地。南岭干部学院教研室副主任文豪表示,新会劳动大学的历史极具独特性,如何立足自身特色,开发具有独特标识性的课程,应成为劳动大学的一个重要办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