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镇污水厂建成于2018年,首期处理规模1500吨/日,同时对进厂、出厂水质进行实时监测。
群众幸福感提升的背后,是三江镇上下持续发力,守护碧水蓝天的成果。
从圩镇到工业园,群山环绕、满眼青翠、生机盎然……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三江镇的生动实践。
幸福感的背后,是三江镇上下持续发力、守护碧水蓝天的成果。生态兴则文明兴。今年以来,三江镇坚持“生态优先、环境提升、绿色发展”的原则,多种方式并举,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铁腕治污
开展“小散乱污”排查整治
三江镇是新会柑种植大镇,每到柑果的采摘季节,三江镇的新会柑企业、果园都纷纷集中挖果肉取皮晒制新会陈皮。一边是红红火火的新会柑产业,另一边却是新会柑果肉带来的污染问题。
在三江镇皮子村,某柑肉加工厂因处理废弃果肉不规范,果肉长期堆积,发酸发臭,气味令人作呕。三江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调度有关部门研讨解决这类问题,坚持铁腕治污,将该企业列入“散乱污”整治名单。2021年3月,对该柑肉加工厂实施全面整改,将厂区内堆放数月的柑果渣全部进行清理,并依法拆除其生产设备,责令停产。
如今,走在皮子村干净的村道上,随处可见在大树底下休闲的村民以及玩耍打闹的孩童。微风拂过,阵阵草香花香入鼻。“以前,我们连门都不敢出,村里太臭了。现在没有了酸臭味,村里的环境也整治好了,我们可以经常带着孙子到家门口玩耍。”皮子村第一村民小组村民叶奶奶连声称赞道。
据悉,三江镇紧紧围绕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开展“小散乱污”企业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今年以来,三江镇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结合群众投诉案件,开展地毯式排查统计,确保“不少一家,不漏一处”,排查出疑似“小散乱污”企业29家。针对已排查出的“小散乱污”企业,该镇环保办按照“关停取缔一批、升级改造一批、加强监管一批”的原则,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以及手续不全的“小散乱污”企业实施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三江镇已关闭或搬迁十多家无环保手续的企业和高污染企业。
眼下正是大红柑集中上市的季节,三江镇将结合检查情况,严格落实问题整改,坚持做好“小散乱污”企业全覆盖整治监管,做到底清、数清,做好回头看巡查工作,严防“小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同时,整合盘活有限土地资源,为绿色高效发展腾出空间。
科学治理
“环保管家”持证上岗
今年以来,三江镇工业园区内经常出现一群身穿醒目绿色工作制服、佩戴“环保管家”证件的工作人员,他们每天出入企业生产一线,对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以及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进行全面摸查。他们就是来自江门市一家环保公司的环保专家,在环境隐患排查和污染防治方面具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
据悉,今年4月,为解决工业园区环保管理难题,三江镇探索实施“环保管家”治理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购买环保公司服务,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第三方协同、共同治理”的“环保管家”模式。“引入‘环保管家’,就是借智借力,依托专业技术团队,有效弥补镇政府在环境管理专业性方面的不足。”三江镇规划建设办公室主任汤松均说。
今年4月到11月,“环保管家”已对三江镇108家企业展开了环保摸查,提出整改问题438条,企业已完成整改386条,正在推进52条。他们积极帮助企业排查环境隐患点,建立环保问题治理档案库,形成企业环保信息档案。
“环保管家”负责人林宇斌说:“从4月到现在,我们每个月都会开展环境隐患排查,用我们的专业技术,帮助镇街指导企业进行整改和治理。”
环境治理引入第三方力量后,三江镇从过去的被动治理污染转变到主动防治污染,及时发现和消除环境安全隐患,为推进产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非常支持环保工作的开展,但是我们这些小微企业在环保治理这方面不熟悉、不专业,还好今年有‘环保管家’指导我们开展环保治理工作,并帮忙制定公司的环保信息档案,减轻了公司的经济负担。”三江镇白庙工业园某造纸厂负责人赵先生高兴地说。
系统治污
城镇生活污水变“清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关乎幸福指数的民生福祉。三江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让城镇生活污水变“清水”。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水环境治理水平,三江镇全面推进污水管网建设,今年新建6.5公里污水管网,并全部接入三江污水处理厂,改变圩镇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的历史。
为巩固治理成效,目前,三江镇规划建设办对已建成管网进行常态化巡检,并协同第三方专业公司,对镇内建成管网开展检测。目前,已累计完成管道CCTV检测2.6公里、QV检测5.248公里。该镇根据检测报告逐项开展整治,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三江镇在银湖二路污水管网铺设区域打造了一条全长约2.8公里的绿道,新增1.5米宽绿化带、2.5米宽绿道以及4个临时休息区,既保护了污水管网,又让群众有了休闲的好去处。在这里,群众可以观赏候鸟和绿油油的农业生态地。
三江镇污水厂建成于2018年,首期处理规模1500吨/日,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同时对进厂、出厂水质进行实时监测。目前,三江镇联和村、新江村、圩镇收集的生活污水全部输送到三江污水厂处理。“我们将持续扩大污水收集管网的纳污范围,下一步计划铺设5公里管网,收集利生工业园区及联和初中片区的生活污水,有效解决周边区域的居民污水处理问题。”三江镇规划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
家住河滨西路的容姨对三江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相当满意,采访当天,她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河水不脏也不臭了,在新运河、河滨涌,经常能看到一群群鱼儿游来游去。”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冯瑶君 通讯员/三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