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将至,购买年货成为葵乡大地当下最为繁忙的热闹景象之一。新年新气象,具有新会特色的年货却能留存新会人的旧记忆,展现新会人的新面貌。小年已过,新年临近,新会人的年货购物车里早已装满了年味十足新会特产,红红火火迎接虎年。
文/图 记者/任晓盈 钟珍玲 朱婧君
年货推荐清单
●李锦记酱油
●新会陈皮
●古井烧鹅
●大泽糍仔
●大有凉果
●新会葵艺
●十月初五饼
●三江牛耳壳
●大鳌慈姑
●田心腊鸭
●小冈香
●新会茅龙笔
●新会鱼灯
●新会古典家具
●维达纸巾
大鳌慈姑
好味道好意头 年夜饭传统菜品
肉质白且清甜,无苦味, 淀粉含量高
说到新会的特色年夜饭,饭桌上总少不了一道家常菜的身影,那就是慈姑。腊味慈姑、清炒慈姑、焖慈姑煲……因为慈姑寓意吉祥,好意头,可谓深受老广们喜爱。要说哪里的慈姑好吃,那新会人民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大鳌慈姑味道好!”
慈姑素有“水中板栗”之称,有着很好的食用、药用价值,而大鳌慈姑更是远近闻名,是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肉质白且较松,无苦味。大鳌镇种植慈姑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在大鳌本地,有一种说法,七十二顷范围内种植的大鳌慈姑最正宗,而大鳌村的大鳌慈姑最好吃,肉质白且清甜,无苦味,淀粉含量高,营养价值高。
冬至过后,大鳌慈姑陆续上市,在大鳌市场,不少蔬菜摊档都有大鳌慈姑出售,大家看到慈姑的身影,就知道年关已近。近年大鳌镇打响了绿色食品品牌,大鳌慈姑深受欢迎,美名远播,一收获上市就吸引了本地及来自广州、中山、珠海等地的客商前来大量购买,供不应求。近日记者来到大鳌村慈姑种植基地,一大早就看到农户们忙碌的身影。据了解,大鳌镇目前慈姑种植面积超过133.33公顷(2000多亩),年产值超3000万元。当下,大鳌慈姑正是收获季,市场价格在每公斤16元左右。
临近春节,大鳌慈姑也成为市民年货清单里的热门选项,自用送礼皆宜。腊味慈姑是当地的经典菜式,风味独特的广式腊肉、腊肠,再加上时令的新鲜慈姑,咸香可口,滋味十足,让人食指大动。
新会鱼灯
在夜景中熠熠生辉
是一辈又一辈新会人的童年回忆
要说新会人心中的年味,鱼灯是绝对的“重磅嘉宾”。每逢新春佳节,亮起喜气洋洋的鱼灯的新会人民会堂广场,便是新会年味最浓的地方。
新会鱼灯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初期,至今已有400年历史,它与会城元宵节开灯的风俗有关。过去,会城的每条里、巷,都设有一座“社公”(社坛,一方土地之神)。农历正月十二晚“社公”开灯,孩子们便提着鱼灯聚集游玩,成群结队穿街过巷“游灯”。正月十五为“大灯晚”,十六日为“完灯”。
金色的灿烂热情、红色的喜庆洋溢……华灯初上,鲤鱼状的鱼灯与宫灯一同点缀了新会人民会堂广场,鱼灯造型生动活泼、灵动可爱,与新春摆花布置等装饰交相辉映,形成了真实的视觉盛宴,惊艳了过路市民。
在新会人民会堂广场附近散步的市民黎先生在看到鱼灯亮灯后,也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下这幅绝美画面,“每逢过年,鱼灯点缀了大街小巷,是一辈又一辈新会人的童年回忆,喜庆的鱼灯让人看了倍感亲切,也感受到了满满的年味。”黎先生说。
年过七旬的钟松友和她年过八旬的丈夫李严是编鱼灯的老手艺人,数十年来,他们默默钻研手艺,从鱼“骨骼”的编造,再到“皮肤”的黏合,交织着他们的情感和心血,就在这年复一年的制作中,鱼灯这一民俗文化被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下来。据了解,钟松友的父亲钟胜是新会有名的鱼灯手艺人,靠着扎鱼灯、卖鱼灯,养活了一家老小。上世纪80年代末,老人年纪大了,最大的心愿就是把鱼灯技艺传承下去。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刚退休的李严接了班。
走进钟松友家中,只见到处都摆放着各种各样鱼灯的成品或半成品,据钟松友介绍,做鱼灯有季节上的讲究,每年的2月到3月就要开始扎“鱼架”,6月是做“鱼皮”的季节,夏天干燥,“鱼皮”粘上金粉不容易掉。糊“鱼皮”的糨糊要自制,用醋和糯米粉熬成,鱼灯才不会被虫蛀。9月底就开始要准备鱼灯。每年春节前后是鱼灯的销售旺季,夫妇两人常常要“加班”赶制鱼灯。
近段时间,钟松友家收到的新会鱼灯订单数量约100件,目前已全部制作完成并交付,其中纸质鱼灯价格为20-80元,布质鱼灯价格为60-300元。
新会鱼灯寓意“年年有余”,寄托了新会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从街巷装饰到家中、店铺摆设,在夜景中熠熠生辉的鱼灯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于人们的生活,成为新会人情感的寄托、乡愁的具象。
三江牛耳壳
咸甜香脆 回味无穷
薄薄的礼载着重重的情, 游子永远无法忘记的家乡味道
在三江镇,有一份新年伴手小食名声在外,那就是牛耳壳。临近春节,这个特色小吃吸引了不少外地朋友前来一探究竟,而本地街坊则会买上几包牛耳壳带去走亲访友,更有侨眷将其寄向万里海外,让这薄薄的礼,载着重重的情,让三江游子无论身在何方,都还记着在家乡圩镇上,飘荡着这般沁香熟悉的味道。
据传,牛耳仔(牛耳壳)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公元前475-221年战国年代,由于当时各地战火纷纷,人人自危,一些小诸侯就互相结成同盟,共同抵挡外来的敌人,在诸侯会盟时,主盟者会割牛耳取血置于杯中,由主盟者执杯分给各诸侯,立饮为誓,以示信守,这种方式就叫执牛耳。在会盟后,割下的牛耳会被切成碎,再做成饼,分发给各诸侯带回自己的领地,这种饼就叫“牛耳饼”,后来人们觉得牛耳饼不好听,就改成了“牛耳仔”。这就是牛耳仔的来历。而新会人习惯把牛耳仔叫作“牛耳壳”。
咬一口牛耳壳,口感咸甜香脆,让人回味无穷,一片接一片地吃个不停,是老少咸宜的小点心。牛耳壳为何如此美味,让人停不下口?其秘诀在于坚持传统工艺制作,另外,从和面到切片都有着许多讲究。
张祥华牛耳饼店是三江镇当地一家经营了40多年的老店,据店主张良超介绍,牛耳壳用奶油和南乳来调味,刀切时必须快、匀、薄,三者缺一不可,切出的每一片牛耳壳轻薄如纸,再选用纯正的花生油炸,刚刚炸透烘干的牛耳壳薄如纸张,呈金黄色,绘以艳红的螺旋花纹,温热尚未消弭,飘散出南乳特有的脂香与酒香。“做牛耳壳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每天凌晨1时左右,一家人就得起床,和面、切片、上油锅,这三个环节都很有讲究,此外,还加入了江门风味的南乳作为辅料,所以做出来的牛耳壳也别有风味。”张良超说。
新会陈皮
年货首选 送礼佳品
名声在外的“好宝贝” 引来各地消费者选购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由新会柑制作而成的新会陈皮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广东省首批立法保护的岭南中药材,素有“百年陈皮胜黄金”“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等美誉。
近年来,新会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振兴先行,通过深挖新会陈皮、新会柑茶文化、健康价值,加快新会柑、新会陈皮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了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新会陈皮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新会陈皮“双11”销售额激增,以其中一家新会陈皮龙头企业为例,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量突破3000万元,与2012年首届“双11”相比,销售额增长了近600倍。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新会人走访亲戚朋友时,新会陈皮是年货礼品中的闪亮“C位”。
“新会陈皮既有药食价值,又有收藏价值,陈化5-8年、有精美礼盒包装的新会陈皮是很多顾客挑选年货时的最佳选择。”新会柑陈甘茶业商行负责人陈鸿斌说。
“新会陈皮名声在外,是件‘好宝贝’,所以今天我们一班老同学特意组队,从广州过来选购新会陈皮产品,今天估计消费近一万元了。”在位于古井镇的汇柑阁茶行内,周先生愉快地选购新会陈皮产品,提起数个装得满满的购物袋,周先生十分欣喜。
春节临近,新会陈皮“老字号”——新宝堂陈皮也为广大消费者献上一份“年货攻略”,一系列创新产品引人注目:“顶流”蕴月瓶礼盒,精选十年以上老陈皮,宜藏宜礼;“陈皮酸奶”口感酸甜,过年佐餐,老少皆宜;新会陈皮“袋泡茶”礼盒,茶包随开随饮;金装即食陈皮礼盒,特色陈皮凉果,客厅零食组的“杠把子”。
年味,总是从味蕾开始。新会陈皮是粤菜中的百变调味料。不少市民表示,做一桌新会陈皮宴是个不错的选择。“陈皮骨、陈皮鸭、陈皮蒸鱼这些家常菜,已经列入今年我们家年夜饭的菜单,新会陈皮真是一款百搭的调味料。”市民庆姨说。
古井烧鹅
色香味俱全 年夜饭“重头戏”
皮薄酥脆,肉嫩多汁,这是粤式“舌尖上的美味”,是属于江门人的年味
新会人爱吃鹅,也擅长烹制鹅,在新会,有一张饮食名片名扬港澳、甚至海外,那便是古井烧鹅。在新会人的传统观念里,逢年过节,要吃古井烧鹅;喜事宴请,也要吃古井烧鹅。除夕将至,一只色香味俱全的古井烧鹅,是新会人年夜饭里的“重头戏”。
在古井镇霞路村,有一条烧鹅美食街,短短百来米聚集了几十家烧鹅店,古井烧鹅为何如此美味?其魅力在于色、香、味中的独特元素与其古色古香的制作方法。
独特的古法炮制、精选的鹅只品种、荔枝木独有的香味,使得古井烧鹅在饮食界别具特色。据了解,古井烧鹅制作要历经七道以上复杂工序,耗时大半天。在将鹅拔毛洗净之后,就进入一个有趣而不可缺少的环节——充气,让鹅身像气球那样慢慢膨胀起来,把鹅肉和鹅皮充分分离。充气后的鹅将被斩掉鹅翼和鹅掌,同时在鹅肚子上划一刀将内脏去除,以方便烧制鹅身。上述步骤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灌浆入料,把混有芝麻、酱油、砂糖、盐、酒、蒜蓉、五香粉、茴香、新会陈皮和祖传独门秘方调配的酱料灌入鹅肚子里。灌封好酱料的鹅只最后用麦芽糖和大红浙醋浸染出焦糖般的肤色后就放入恒温冷冻房。荔枝木加上古式泥炉是烧制烧鹅的绝配,师傅将鹅只悬挂在2米高的炉中烧制,熊熊火焰之下,不停缓慢转动的鹅只发出“滋滋”响声,香味越来越浓烈。45分钟后,一只只饱满、呈现枣红色光泽的烧鹅终于出炉了。
一道古井烧鹅上桌,表皮焦中带点金黄,皮薄酥脆,油香四溢、肉汁饱满,让人垂涎欲滴,吃上一口,肉嫩爽口、鲜香多汁、齿颊留香,是最典型的粤式“舌尖上的美味”。
为了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大餐,家住蓬江区的梁女士早早在酒楼预订了包含古井烧鹅在内的多样菜品,“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吃古井烧鹅,那味道真的非常好,让人回味无穷,印象深刻。所以,每逢佳节,尤其是过年,我们家都会订购古井烧鹅,这是属于江门人的年味。”梁女士说。
据了解,今年古井烧鹅门店销量与往年基本持平,而网上销售更显红火,每天销量约三四百只。
新会古典家具
红木迎春 游城送礼
春节将至,红木家具因蕴含吉祥美好的寓意,成为人们节前消费、置办新物、装饰家居的重要选择之一。
踏入新会古典家具城,处处喜气洋洋的布置让人感受到新春脚步的临近,各景点布满红色灯笼、洋伞、红旗及福虎迎春等新春元素。
为迎接新春的到来,新会古典家具城特别推出“游城送礼”活动:即日起至2月15日,广大市民游客身穿汉服、旗袍或喜庆服装游城实地“打卡”,即可领取精美礼品。此外,还有榫卯体验活动,在指定时间内成功拼装鲁班锁或富贵凳,可获得精美礼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