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鳌镇发扬“只争朝夕、敢为人先”的“红旗精神”,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大鳌镇冲刺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大鳌镇紧紧围绕新会区委“一园三中心”工作部署,全力推动中集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大鳌镇供图
大鳌镇高标准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全镇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
过去一年,大鳌镇紧跟新会区委、区政府发展步伐,发扬“只争朝夕、敢为人先”的“红旗精神”,攻坚克难,抢抓机遇,围绕特色水产养殖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两大核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大鳌镇高质量发展。
继往开来,接续奋斗,勇毅前行!
2022年,大鳌镇将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贯彻落实市委“1+6+3”,区委“一园三中心”工作部署,以开局就加速、起步就起势的精气神,为新会建设“首善之区”和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标杆贡献大鳌力量,走实走好具有大鳌特色高质量发展道路,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图 殷浩轩
(署名除外)
2021年成绩单
“2”:大鳌镇连获两个“国字号”荣誉,分别是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大鳌莲藕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4”:大鳌镇荣获四个“省字号”荣誉,分别是东风村、大鳌村和新联村成功入选2021年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大鳌尾等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列入省级试点
“6”:全镇新建六大公园,面积约39公顷(580亩),位列全区首位
“9”:全镇农业总产值超9亿元,同比增长22%;全镇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26亿元,每条村平均约788万元
“100”:大鳌镇工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超6.4万元,分别是全市、全区平均水平的1.9倍、1.8倍
发扬“红旗精神”
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一天,大鳌镇百顷学校(今南沙小学)全体师生在学校操场举行升旗仪式,新会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就在大鳌这片革命热土上冉冉升起,迎风飘扬。革命的火种,给予大鳌水乡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红旗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大鳌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办好大鳌的事情,关键在党。
2022年,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大鳌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发扬“只争朝夕、敢为人先”的“红旗精神”,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提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凝神聚力促进各项工作加快落地落实。
持续推进“阵地建设”。在大鳌镇政府内,有一座独特的“水中楼”。大鳌镇计划将“水中楼”升级改造为大鳌镇委党校。党校首层设置“红旗精神”展厅,展示改革开放后大鳌镇发展的系列成果,二、三层设置党员活动中心、培训室、青少年活动室等功能场室,通过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努力将该校打造成全区镇级党校标杆。
深入落实“人才倍增”工程。大鳌镇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人才倍增”工程,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力做好人才服务配套。大鳌镇在全区率先推出第一张镇级“人才卡”——鳌岛人才卡。2022年,大鳌镇以“鳌岛人才卡”为着力点持续发力,号召更多商家加入,为人才提供医疗保健、健身体育、文娱培训、交通和食宿等方面服务,在全镇范围营造敬才惜才爱才的良好氛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人才驿站等党建阵地,开展工业人才、养殖人才等顶尖人才交流活动,将党建与工业、农业等深度结合,促进各行业人才共同进步。
不断擦亮党建品牌。2021年,大鳌镇为解决夜市管理难题,率先在全市成立首个夜市党支部。今年,大鳌镇继续擦亮“大鳌夜市党支部”党建品牌,由党员经营户带头,发动更多商家、镇村机关干部参与夜市治理,既保留了夜市的烟火味,又能提高夜市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形象。探索“百顷夜校”模式,根据农村党员白天工作忙,夜间有空余时间的特点,开展“订单式”党员干部培训,加强农村党员、机关干部、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此外,大鳌镇将继续深化打造桃荫别墅、侨乡幸福渡等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提档升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能落地的大鳌经验。
大鳌镇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体干部以昂扬斗志、冲天干劲奋力实现目标任务,决不辜负区委、区政府和大鳌人民的殷切期盼,以开局就加速、起步就起势的精气神,努力实现“开门红”“开门稳”。
坚持农业兴镇
争创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国名优农产品示范基地,大鳌南美白对虾、大鳌莲藕入选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一个个“国字号”荣誉,就是大鳌镇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底气所在。
产业兴,则百业兴。202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超9亿元,同比增长22%。大鳌镇紧跟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部署,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对标对表国家一流,自加压力、一马当先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2021年4月,大鳌镇成功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大鳌镇正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成为新会区农业农村发展的标杆。今年,大鳌镇将以丽宫水产产业园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全力冲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创建工作。
春节假期刚过,在大鳌镇的丽宫水产产业园项目工地现场,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挖掘机、推土机不停来回穿梭,该项目正按照“三通一平”的标准推进基建工程建设。据了解,该项目首期投资1.5亿元,将打造集水产深加工、中央厨房预制菜研发、水产文化体验项目于一体的“三产”融合产业园区,形成完整的水产产业链,为做大做强大鳌水产养殖主导产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坚持农业兴镇,多措并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现代装备农业。以中集现代化水产养殖项目为示范,攻坚研发水产养殖设施装备化、养殖尾水治理及粪污的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实现“养殖、治理、利用”装备一体化建设,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备、链条完整的养殖装备产业。
推动贸工农一体化。筹备引入华南地区(对虾)水产交易市场,通过统一门牌标识、分拣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规范化管理,实现产供销一体的全方位经营和多功能服务交易中心。
科学治理养殖尾水。大鳌镇独特的水产养殖优势源于西江,保护西江水资源,是实现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今年内,将开展首期面积约267公顷(4000亩)的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示范试点,探索淡水养殖尾水治理的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升级改造水产养殖区,创建万亩美丽渔场。
发挥龙头作用
助力中集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车辆从大鳌特大桥驶入大鳌镇,一片一望无际的集装箱基地率先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新会中集产业园。中集集团扎根大鳌多年,在政企双方的通力合作下,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延伸,培育出中集集装箱、中集特种运输、中集模块化建筑、中集木业、中集车辆等核心企业,一跃成为总资产超过1.5亿美元、产值超过70亿元的全球专业集装箱制造基地,出口创汇连续多年位居江门前列。去年,大鳌镇抢抓国际市场对集装箱需求增大的契机,引导企业迅速提升产能、扩大生产,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在以新会中集为首的工业企业带动下,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6.36亿元,同比增长87.3%,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当前,新会区聚焦“一园三中心”建设,全面打响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品牌,明确提出要支持中集集团开拓“集装箱+”业务。大鳌镇将围绕这一目标,致力向中集集团提供一流服务,助力中集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好方便!手机就能看到溶氧量和水质情况,以后养虾不用时时刻刻守在塘边了。”大鳌镇水产养殖户陈先生欣喜地说。这是中集集团在大鳌镇启动的“5G+智慧养殖”试点项目,利用集装箱布置一系列传感器,以5G技术赋能水产养殖,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监控鱼塘情况、查看水质实时检测报告、控制增氧机和灯光设备等,探索开展科技养殖新模式。为了大力推动该项目落地,大鳌镇在用地供应、申请扶持资金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接下来,将开展约67公顷(1000亩)“5G+智慧养殖”试点建设,推动项目早日投产增效。
大鳌镇主动对接中集集团,深入了解企业诉求,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用电方面,今年内,大鳌镇将增设新地线、5000线,开展铺设11万伏线路改造等工程,解决中集园区和周边区域的“用电荒”。用水方面,今年计划从三江镇的新会水厂铺设全新用水管道,该项目完成后将对大鳌原有的老旧管网进行升级改造,优化水资源供给。道路方面,中开高速预计今年内正式通车,为中集集团和大鳌镇发展再添利好。
2022年,大鳌镇将强化中集集群产业引领,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高频率对接深圳总部,深挖支柱产业的发展潜力,主动承接深圳产业外溢。推动企业原址“零增地”升级改造,扶持企业增资扩产,力促中集特箱年产7500TEU集装箱粉末喷涂技术改造项目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协助龙头企业开发新业务稳出口保外贸。狠抓重点项目推进落实,密切跟进中集车辆科研楼项目,推动中集车辆产销分离,延伸车辆板块上下游链条。重点关注工业企业培育,力争推动华晟新材料升规入统,做大经济总量。
聚焦民生实事
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
沿着大鳌镇环岛路前行,你能看到江面波光粼粼,湿地鹭鸟齐飞,一幅绮丽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环岛游是大鳌镇乡村特色旅游路线,不仅可以领略疍家文化的魅力,更能饱览西江风光。如今,在碧道建设工程的加持下,大鳌环岛风光更胜从前。大鳌尾候鸟湿地公园、鳌岛叠翠房车公园、独占鳌头岛尖休闲区域、水文化公园等人与生态环境互动空间的开发,环岛路全面升级,路面修复工程基本完成,全线约33公里皆增设防浪墙,护坡也进行了修复,走在环岛路上,令人心旷神怡。
2022年,大鳌镇在民生实事上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强。
大鳌镇将稳步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四小园”建设等,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和精品乡村,进一步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
同时,大鳌镇还将继续推进全域整治与生态修复。2022年将全力推进大鳌尾村、大八顷村、东升村等全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工程,提升生态景观,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力争逐步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同时,以碧道建设为抓手,加快“一环五区”建设。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定不移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科学精准开展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持续推动加强针接种,扎实做好港口疫情防控,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化“全科网格+雪亮工程”,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坚决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检查,严格把控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