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能(右)是南兴社区的网格员,也是一名网格小组长,负责统筹社区网格员的各项工作。
李焕瑜(右)牢记肩上的责任,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居民的“安全指数”。
“精准排查、科学防控、全面宣教、不落一人”。这是新会区每位社区网格员肩上的职责。单看这几个词,并不复杂,但其中蕴含的责任和担当,是那么重,那么不易。
近期,新会区多次召开疫情防控会议,并开展督导行动,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疫情防控各方面工作部署。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多次强调,必须充分发挥网格治理工作机制作用,严格落实全员参与宣传、全员参与排查、全员参与防控,依靠网格化治理优势构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关键在末梢,激活网格力量,就是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为基层群众织起一道严密防线。目前,新会区的1000多名网格员正奔走于个各个村(居),全面落实排查、监测、宣传等防控举措,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是新会疫情防控工作的先锋队、排头兵。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钟珍玲
网格员叶国能: 用力用心用情 让群众体会到邻里间的温暖
3月18日上午9点左右,在会城街道南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10名网格员早已到位,他们正在忙着整理入户宣传的资料、核对走访名单,配合新会区疾控中心做好排查流调工作,建立健全社区人员、特别是外来人员的信息台账。
叶国能是南兴社区的网格员,也是一名网格小组长,负责统筹社区网格员的各项工作。他的办公电话一个接一个,一会儿要详细核查居民行程卡信息,一会儿又要协助居民做好申报登记。虽然很忙碌,但叶国能一直很耐心,不仅向居民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还不忘嘱咐大家注意日常防护,有需要时可以打电话咨询。
“叮铃铃……”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叶国能没来得及喝口水,又接起电话。这次是新会区疾控中心打来的电话:社区有新的排查对象,需要立即上门开展工作。叶国能在核对相关信息后,立刻致电值班民警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值班医生,迅速行动起来。
换好防护服,拿齐上门材料和物资,五分钟内,叶国能准备就绪,立刻出发。这次的排查对象是一位老人家,上门后,叶国能热情地跟老人打招呼,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他温暖的话语成功安抚了老人紧张的情绪。看到老人顺利做完核酸检测,叶国能稍稍放下心来。他还贴心地为老人送上早已备好的防疫物资,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了老人,叮嘱老人要注意身体,有什么需要都可以联系他。
从排查对象的家出来,穿着防护服的叶国能早已汗流浃背,热气模糊了他的眼镜。回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叶国能又忙开了,他继续不厌其烦地给排查对象打电话。下午,他还要到各个居民楼走访,做好防疫宣传工作。晚上,他要整理新到的防疫物资。
“我们的工作非常琐碎,但必须抓严抓紧抓实,才能更好地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网格就是我们的‘阵地’,我们多跑跑没什么,最重要的是守好防线。要说累,也是真的累,有时候一天要进行上百宗排查,试过凌晨赶到机场转接排查对象。但转念一想,这些都是我们社区的居民,防疫工作并不是冰冷冷的程序,更像是邻里间的守望相护,可以力所能及地让群众感觉安心点、温暖点,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叶国能说。
说完这段,叶国能沉默了一下,又说道:“还是会觉得亏欠了家庭,近两年对家人的陪伴真的太少了。感谢家人们的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这也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疫情防控,是关系到每个人的事,只有全民参与、全民支持、全民落实,才能战胜疫情。”
说着说着,叶国能的微信提示音又响了,有居家隔离的居民提出日常生活物资不够了。叶国能立马出门采购,确保及时为居民送上物资。
网格员李焕瑜:
牢记肩上责任直面考验
群众的支持就是最大动力
3月18日早上7点不到,会城街道同德社区网格员李焕瑜就早早地来到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天上午,疫苗接种车将开进同德社区,社区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场地布置、人员安排、物资准备等工作。李焕瑜是同德社区最年轻的网格员,他办事方法灵活,人也勤快,才参加工作两年多,就已经成为社区的骨干。
8点多,疫苗接种车开进同德社区龙昌公园,等候区、登记区、留观区等区域早已划分好,工作人员已经到位,居民群众按照社区的通知,来此拿号排队。整个上午,李焕瑜没有停下来歇息过。他先是忙着搬运物资,来来回回跑了无数趟。看到前来拿号排队的群众越来越多,李焕瑜又顶着满头的汗,忙着维持现场秩序,引导群众有序排队,还帮助老人登记信息。看到天气越来越热,李焕瑜来到留观区,关心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他还搬来了更多椅子,叮嘱接种完的居民注意休息。
时间接近中午,前来接种疫苗的人渐渐变少,这时,李焕瑜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疫苗接种宣传材料,向周边群众派发。连日来的忙碌,让李焕瑜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最高峰的时候,他一天要打上百个电话。
快过饭点,李焕瑜才稍作休息,扒拉了两口午饭。当天上午,同德社区共有近600名居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李焕瑜坦言:“2019年,我刚参加工作,就遇上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对我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考验。但通过工作,我也深刻了解到,网格员就是‘沉’下去的防控墙,他们是最熟悉社区的人,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宣传方面,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确实每天都很忙碌,也会感觉累,但群众的支持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和配合,再累都值得。我会牢记肩上的责任,不负群众的信任,继续下沉到社区的千家万户,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居民的‘安全指数’。”
叶国能、李焕瑜是新会区众多网格员的缩影,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只是不厌其烦地做好各项工作,尽职尽责。他们是“最普通”的逆行者,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织密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