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会区高标准打造信访超市,信访化解率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新会区高质量建设信访超市,将其建成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
走进新会区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信访超市),安全检查、导访分流、接待调处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还设有心理咨询室、律师工作室、便民专区等。“把信访超市建设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暖心服务群众的窗口,着力加强统筹协调力度,提升矛盾化解率,提速办理流程。”昨日,新会区信访局局长聂健雄向记者介绍道。
推进信访工作创新、提高信访工作水平,是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新会区大力推进信访超市建设,着力构建区、镇(街)、村(社区)、信访超市驿站四级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体系,推动诉求服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努力让群众信访诉求“最多跑一地”。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张奕维
通讯员/胡苹 林迪勋
化解积案 啃掉“硬骨头”
“感谢政府帮忙,问题终于解决了!”今年1月,家住会城街道的陈某夫妇结束了长达15年的信访之路,将一面写有“心系百姓 为民解难”的锦旗送到会城街道办。
据了解,长期以来,陈某因宅基地分配问题、法院判决问题、村福利待遇问题等各种事项不断上访。
“重复信访的案件往往问题比较多,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多,往往最难处理。”新会区信访局工作人员徐万勇介绍道。
化解这类信访事项,为什么这么难?究竟“卡”在哪里?“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时间跨度长,许多原承办经手人已调整岗位,相关证据难以核实;二是涉及多部门专业领域,法律关系交错,当事人对相关部门给出的解释难以让上访者信服。”徐万勇说。
新会不仅要向“最难”问题开刀,还要打响一场啃“硬骨头”的攻坚战。新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案化解工作,将其列为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区委书记林锡波带头包案,要求责任部门单位站稳人民立场,带着责任和感情,限期办结。
2021年4月,新会区在镇、街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以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为召集人,有效统筹基层各方资源力量,形成化解信访问题的强大合力,积极推动信访积案集中攻坚,多层面多渠道化解历史问题。
比如,对陈某的诉求,新会区委常委、圭峰会城党工委书记叶长新包案督办。他多次带队到实地调研,并向陈某了解情况。同时,新会区运用信访超市“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模式,联合多个职能部门,找到根源,逐一化解陈某反映的问题。
总结这场信访“拉锯战”的经验,常与信访群众打交道的聂健雄说:“以上率下,领导包案,层层压实责任,落实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是成功化解的关键。”
据悉,新会区信访超市运行以来,一次性化解率达91%。2021年,新会区信访部门群众工作满意率为92.91%,对比2020年大幅提升。今年,新会区获评2021年度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新会区崖门镇获评2021年度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
紧盯“小问题”
化解“大纠纷”
“信访超市真暖心,我俩来一趟,两百多人的事情就办好了。”问题解决后,梁某对信访超市的高效服务连声称赞。
2021年9月,喜欢游泳的梁某在新会区某健身房预缴了三年的卡费3998元,随后却得知该健身房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证件不全等原因,之前承诺的游泳池无法开放,办了卡的梁某感觉“被骗了”。
梁某要求健身房退款,被健身房拒绝。多次沟通无果后,梁某连同另一名消费者来到新会区信访超市求助,就相关服务合同纠纷进行咨询。
虽然只是两位群众来访咨询“小问题”,信访超市的工作人员却从中却发现了“大纠纷”。通过走访摸排,一起涉及200多人的消费纠纷浮出水面。最终,经研判,由新会区法院牵头,整合信访、司法、消费者协会等部门成立专班共同调处。经过近一个月的上门释法、深入沟通,调处专班根据消费者的不同诉求制定不同方案,并决定实施分批分类调解。
2021年12月4日,新会区信访超市组织第一场集中调解,到场的60多名消费者均与健身房达成调解协议,调解成功率达100%,至2021年12月底,涉事个案全部调解成功。“这次纠纷涉及面较广,能够如此顺利快速完成调解,信访超市功不可没。”新会区法院法官赵伟亮说。
“快速便捷,既保障了我们的应有权益,又省下了诉讼费用,省时、省力,还省钱。”梁某点赞道。
信访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群众满意度是衡量党员干部工作的晴雨表,是检验党员干部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的试金石。3月25日,新会区信访超市成立党支部,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凝聚党员干部合力,升级信访超市硬件设施,畅通工作机制,搭建更高效的调处平台,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