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记投用氢燃料电池车,打造绿色工厂。
大冢慎昌(广东)饮料有限公司的光伏项目已为企业节省电费近18万元。
6月20日下午,新会区组织江门双碳实验室团队到李锦记酱料集团(以下简称,李锦记)新会生产基地走访,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把脉开方”。
据了解,近年来,新会区积极倡导建设绿色低碳工厂,推进整县光伏试点工作,促进技改节能增效,让绿色发展成果更全面、更公平、更有效地惠及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高质量绿色发展正由理想变为现实。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黄胜
企业范例
李锦记积极建设绿色工厂
“近日,公司首台零碳氢能源物流专车正式投入使用。该专车通过氢和氧气结合,产生电能输出,水则排出车外,没有任何碳排放,从而在物流环节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直以来,李锦记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低碳工厂,整个生产销售链条都尽力做到节能减排。
2014年,李锦记成为全国首家启用光伏项目的调味品企业,通过利用新会生产基地的太阳能资源,在仓库顶部设置太阳能板。2019年,该公司在厂房顶部设置第二期光伏发电系统,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太阳能板覆盖面积约5万平方米。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半导体界面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大幅节省传统电力及天然气能源的使用,其剩余电量还可接入当地社会公共电网,助力缓解公共用电紧张。
李锦记还是全球首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地热能源的酱油生产商。该公司充分利用新会生产基地日照时间长的地理优势,开发了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地源热泵,利用恒温的地热能源作调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水和电的消耗。
李锦记在公司内积极推动“环保3R”理念(减少使用、物尽其用、循环再造),不断优化与改良玻璃产品瓶、包装纸箱等的设计,降低资源损耗。李锦记厂房内均设有污水处理设施,还兴建了一个占地160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公园。公园内种植的植物可降解污水中的氮化物,每天能净化污水4000立方米。
去年,该公司又启动了IC塔及沼气发电项目,在新会生产基地内的污水处理站建设新一代IC反应器,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沼气供沼气发电机发电,大大节省电力及天然气的使用。未来,李锦记将在整个生产销售链尽最大努力减少碳排放。同时,在现有的绿色生产和运营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推进绿色发展,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
6月20日,江门双碳实验室团队充分肯定了李锦记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大家就锅炉减排、氢能源运输车辆的推广应用等内容展开探讨交流,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为李锦记打造“零碳”食品健康岛“把脉问诊”,开出良方。针对李锦记出口产品碳标签和绿色认证问题,该团队提出意见和建议,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光伏试点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新会区屋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2021年9月18日,新会成为全国676个(广东32个)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之一。这对于新会打造区域新能源市场意义重大,有利于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开发,培育绿色发展动能,展现新会实施“双碳”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优势。加快推进整县光伏开发,是新会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新会区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光伏电站建设。去年底,大冢慎昌(广东)饮料有限公司1.71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前成功并网。该项目总投资762万,可用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1700kW,年均总发电量可达167万度,减少碳排放约1700吨。
大冢慎昌(广东)饮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节能减排的关键时期,该项目的落地,不但解决了公司用电的燃眉之急,还节约了公司成本,项目运行仅半年时间,已为企业节省电费近18万元。
为了大力推动光伏开发试点工作,今年3月30日,新会区政府印发《新会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试点工作方案》。至今年6月,新会区陆续与新财富环保、耀天齐机械、澳华生物、彩艳实业、瑞兴不锈钢、腾宏金属、仁科绿洲纸业等区内知名工商企业签约开展光伏项目,以上项目预计可在今年10月并网投运。同时,新会区内公共机构建筑已经完成了28个项目共5MW的开发。
提速扩面
打造一流“双碳”研究平台
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涉及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更关系到经济发展和长远发展。
新会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生态环境更美”是今后五年新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特别是,要实现“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达峰有序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
新会区正踩住能耗的“刹车”,加大绿色转型发展的“油门”。
在科研平台方面,去年底,江门双碳实验室落户新会,有力促进“双碳”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6月28日,江门双碳实验室“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揭牌。作为江门市13家新增的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之一,江门双碳实验室将围绕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聚焦碳资源利用与固碳技术、双碳政策与系统设计等多个重点方向开展研究,将大力汇聚一批博士、博士后优秀人才,力争打造一流“双碳”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近日,该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徐明教授在走访李锦记时表示,希望今后加强与李锦记等重点企业的交流沟通和项目合作,推动“双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在技改节能增效方面,新会区鼓励企业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实现提质扩量、绿色低碳。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新会区工业技改投资占全区工业投资比重达42%,工业技改的“红利”有效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效益。如造纸产业,今年第一季度,亚太森博产值和税额增速均近10%,维达纸业获评省级节水标杆企业,盈通纸业产值增速近50%、税额增速近40%,简彩纸业产值和税额增速均近90%。
在产业链发展方面,新会紧盯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增长态势,以珠西新材料集聚区为主平台,确定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区级“链主”,引领“关键材料生产、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废旧电池回收”产业链雏形初显。总投资达200亿元的中创新航项目,也将着力打造高度智能化、绿色环保的生产基地。
在社会宣传方面,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接连不断。近日,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新会分局参与制作了《美好生活:环保人的一天》节目,组织了线上环保知识有奖问答,以及“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等宣传活动。同时,新会还发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2022年广东省青少年环保创意大赛。在环保手抄报大赛、广东环保旅游地图手绘大赛中,许多新会学生获奖。
绿色低碳理念,在新会区已经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