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凌雪敏 通讯员/黎达豪) 近日,随着最后一本不动产权证书的发放,江门市新会区历时一年的烈士纪念设施不动产登记专项工作圆满收官。黄云山烈士纪念碑等全区5处烈士纪念设施成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法律“身份证”,这标志着新会区在依法保护红色资源、传承英烈精神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新会区烈士纪念设施的永久性、庄严性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烈士纪念设施是缅怀英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红色阵地。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不少设施普遍存在保护范围界址模糊、土地权属不清等问题,这为日常管护和长远发展带来了潜在风险。为解决这一“历史欠账”,自2024年8月起,新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联合区自然资源局及各有关镇(街),正式启动了烈士纪念设施不动产登记专项工作。
面对时间跨度长、资料缺失、权属争议等复杂情况,新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区自然资源局、各有关镇(街)协同发力,攻坚克难。通过召开专题部署会、现场督导等方式,层层压实属地责任;组织专业测绘团队对每一处设施的保护范围进行精准勘测和划定。同时,工作人员多方奔走,深入查阅历史档案,悉心准备申报材料,针对各个设施的不同情况制定“一案一策”解决方案,逐一扫清了产权登记路上的障碍。历时1年,最终为全区5处烈士纪念设施分别颁发了不动产权证书。从法律层面保障了烈士纪念设施的庄严、永久与完整,也为今后的规划建设、修缮维护、环境提升以及深化红色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确权是手段,保护与传承才是最终目的。接下来,新会区将持续加强新时代英烈褒扬工作,健全各地烈士纪念设施长效管护制度,联动多部门、院校开展共建共育工作,让红色阵地“活”起来、红色教育“热”起来、红色精神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