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拉风学院”学员在福田街道物管小区查看垃圾投放集中点。
1月11日,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福华社区。
“这是厨余垃圾,这是其他垃圾,纸箱里的是可回收物,麻烦您看一下。”晚上8点,居住在深圳市福田区福华社区的居民朱小姐拿着两袋垃圾和一个纸箱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垃圾投放集中点里,把自己分类好的垃圾递给在此等候的垃圾分类督导员。自去年10月底开始,朱小姐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分类生活,不过,让她有些疑惑的是,在这个平时相对安静的收集点前,有一群人在那观看着,或是在认真记笔记,或是在和身边的人在讨论可行性,这群人是谁?
这群人是江门“拉风学院”(广东省垃圾分类培训学院江门分院)的学员们,都是来自江门市蓬江区、江海区街道办事处以及一些社区的干部。他们从1月6日来到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学习该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优秀经验。
7天游学,他们的收获如何呢?
文/图 张华炽
有益尝试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学习
自福田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短短53天,福田区就全面实现“楼层撤桶+厨余垃圾定时定点集中分类投放+厨余垃圾收运”三个硬核100%,837个物业小区全部完成楼层撤桶和厨余收运任务,生活垃圾日均产生量同比减少16%,“垃圾分类”也与市民的生活融为一体,“主动自觉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正成为福田居民的生活新常态。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件关键小事,民生大事。在刚结束的江门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将“2020年底前,实现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蓬江区、江海区基本建成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其他的市(区)至少一个街道基本建成示范片区”列入了江门市人民政府2020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中。
这次江门“拉风学院”组织学员出外游学,对标先进,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学习中,近30名街道、社区干部学员分为12组,分别到福田街道12个社区进行跟班学习。
“我们也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例如让深圳头疼的楼层撤桶,我们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成功实现了,而且我们实行环卫一体化后,许多事情已经具备开展条件,甚至已经开展了。但他们的定点定时投放还有宣传发动等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垃圾分类示范社区象山社区主任陈晓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学习学到了许多先进经验,同时会结合自己社区内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落实破题。
学习现场
抓住一切可以借鉴的经验
“你们是怎么发动居民参与的?”
“你们是如何确定有效定点的?”
“你们督导员怎么开展工作?”
在游学的第一天,福田街道12个社区迎来了12组跟班学员,刚一见面,这些热情的学员们就围着社区书记问个不停,恨不得把深圳的先进经验全部装进脑袋里带走,然后回到江门抓紧落实。
“我们是通过第三方公司和我们的工作人员百分百入户宣传”“我们采取社区定点,公示期过后马上施工,收取民意的同时也会注重效率”“督导员由第三方公司或街道聘请,一般都是当地的居民或者环卫工人。”对点社区的书记、主任也十分慷慨,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与学员们分享。“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按照各个社区的实际出发。”福田街道福华社区的黄主任介绍说。
同时,除了看材料,听经验外,他们晚上还来到垃圾收集点,和督导员交流,与居民沟通。大家来到第三方公司,看对方的操作流程,还与社区内的小区物业进行交流。
学习感悟
把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福田街道全面实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19∶00—20∶00厨余垃圾桶等着您”在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福安社区,在社区醒目的地方挂有许多这样的横幅或标语,在一处幼儿园滚动的LED显示屏上,也在滚动播放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标语。据了解,在福田街道的各个社区,住宅小区均建立了以物业为主导,党员、社工、学生义工、志愿者、小区居民等多方协作的小区分类督导队,通过督导员引导分、示范分、协助分,推动居民由“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的转变。
“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要告诉居民,垃圾分类改善环境卫生,关系到居民自身的利益,这个事情是大家的事。”跟班学习的东风社区第一书记孔宽对此深有感悟。“回去后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可以融合党建通过专题培训、活动、游戏、入户宣传等党日宣导实践活动进行动态宣传;在社区广场、3个物业小区门口醒目位置增设灯光宣传标语,主要路道边、停车场入口门栏处、电梯口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垃圾分类台历、可粘贴标识、小卡片等静态宣传。”孔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下自己的片刻感悟。
“接下来在天福社区,应该利用居民公约协商会议,定下居民公约,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时以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做好厨余垃圾分类,逐步推广‘四分法’。”天福社区书记庄健华在一旁也颇有所得。
在不远的福山社区,塘边社区第一书记刘云则有拨云见日的领悟。福田以“设桶不教条”为指导,分两阶段逐步推进餐厨、厨余垃圾的收集;同时推行城中村“楼栋长”工作,探索推行“城中村垃圾分类居民公约”管理模式,通过租户入户登记等制度强化流动人口垃圾分类宣传,提高居民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改变居民分类习惯,积极推动城中村垃圾分类工作。“例如在人口密集的社区采取定点投放、定时督导的模式,在农村采用定点投放+保洁员上门收集的办法;同时从社区党员、公职人员、热心村民中挖掘担当督导员,深入群众,入户探访,先易后难,推动垃圾分类在潮连落地开花。”刘云也高兴地把深圳经验改成自身体悟,装进心中。
作为蓬江区垃圾分类示范社区的象山社区和西园社区,将自身已经开展的工作与深圳进行对比,也得出了自己回到辖区后的改进办法。“我觉得可以暂缓使用二维码,以福田部分社区使用的积分卡形式,居民获得感更明显,以此激励居民更大的热情。”象山社区主任陈晓敏说。“不教条式设桶,因地制宜来确定设桶地点,利用好机关单位、学校的作用,发挥好他们带头、教育的作用,让更多的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最重要的就是要持之以恒,不懈怠。”西园社区主任佐立平说。
1月12日,江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赖惠镇、江门“拉风学院”院长邓小利带队来到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聆听学员们的学习实践报告,“检查功课”。
“我们这是一个星火计划,你们就是江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赖惠镇对学员们的学习成果表示肯定,同时他也表示,新年伊始,组织大家到深圳市福田区跟班学习垃圾分类,通过学习借鉴经验,助力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确保2020年蓬江区、江海区基本建成示范片区。“祝贺大家在这次‘游学’里都取得了不少收获。希望大家回到辖区后,做好三件事:抓宣传发动、撤桶并点、每个学员分别完成1个物业小区示范点创建。静候大家的佳音。”赖惠镇说。
在学习实践报告会上,近30名学员现场表态,回到辖区后迅速落实学习成果,争取在春节前后做出成绩,做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