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达锦纶拥有行业内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美达锦纶通过“人才+科研”不断解锁锦纶的“新技能”,图为该公司企业技术总监陈欣(左)与科研人员在分析数据。
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江门人耳熟能详的一家企业。它从织染起家,在短短30多年内发展成为国内唯一涵盖聚合、纺丝、针织和印染等领域的企业,是全国首家上市的锦纶6生产企业、中国化学纤维行业10强企业、全国500家重点企业、广东省50户工业龙头企业、中国化纤学会锦纶分会会长单位,多年来一直领跑锦纶行业。
剖析个中原因,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网站首页醒目的“不断创新的美达”七个字给出了答案。该公司企业技术总监陈欣总结了20多年的经历后道出了更深层次的原因:“公司非常重视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这是我们能够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重要源动力。”
全国锦纶行业的“领跑者”
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新会冈州大道东11号,是新会有名的“地标式”建筑和“新会制造”的靓丽“名片”。
“公司成立于1984年,开始主要做织染,如今已涵盖聚合、纺丝、针织和印染等领域,实现了产品应用的全覆盖。”在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的展览厅,陈欣指着锦纶6切片、纤维、面料等“达纶”系列产品,介绍着锦纶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
“科技的加持,赋予了锦纶产品更多的特性,让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陈欣介绍,公司的发展映射了整个锦纶行业的规模化、差异化、功能化发展趋势。只有不断的深耕,迎合日益精细的消费市场,才可以在行业中站稳脚跟。过去的30多年里,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尝试并成功“解锁”了锦纶的多个“新技能”,多项产品被评为国家、省高新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军民两用、新材料等领域。
如其研发的锦纶切片,广泛应用于高速纺丝、工程塑料、超纤皮革及包装行业;纳米增强尼龙、高流动尼龙进入了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负离子、抗紫外线、抗菌、抗静电、冰爽等功能性纤维广泛应用于无缝内衣、休闲运动服;高强、聚酰胺纤维则应用于运动绳缆、耐磨舒适的训练服和袜子等。差异化、功能化产品的推广,增强了公司的技术实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一步步从一家织染厂逐步发展为年产锦纶6切片20万吨、长丝10万吨、高档针织布4800吨的上市公司,成为全国锦纶行业的“领跑者”。
科研引领发展的“样板间”
今年初,全省22家企业获批成为2020年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企业类),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的“广东省新型聚酰胺6功能纤维材料研究与应用企业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市近4年来唯一获批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挖掘锦纶的更多特性,解锁锦纶的更多‘技能’,离不开科研。”陈欣介绍,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就致力用科研引领发展,公司成立的第一个十年,就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设备的国产化。
“2002年,我们在江门地区成立了全市首家、行业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拉开了与各大高校、研究所全面合作的序幕。”陈欣介绍。随后,该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和军需装备研究所逐步建立起长久、全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2010年,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携手成立东华美达联合研发中心,重点对锦纶进行功能性改造和差异化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抗静电、吸湿排汗、凉爽等功能性纤维已实现成果转化,工艺技术娴熟,达到量产,产品在民用、军用领域得到应用,今年以来,已实现产能1万吨,新增产值约2.5亿元,新增利润2539万元。
“未来,我们还将依托广东省新型聚酰胺6功能纤维材料研究与应用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重点拓展民用和军用两个领域的锦纶材料的研究,并引导建立功能性聚酰胺产业技术的国际行业标准,引领产业进一步发展。”陈欣说。
人才推动发展的“实践者”
陈欣入职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已经20多年,从一名普通的职工一步步成长为公司企业技术中心总监,她说:“美达锦纶非常重视人才,尤其重视人才的培养。”
2002年,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锦纶行业中率先建立了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先后引入约10位博士进站开展相关研究。“博士、博士后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技术理念,我们一直坚持组织员工参与、辅助进站博士、博士后开展研究,以此提升员工的研发水平和研发能力。”陈欣介绍。
企业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谌继宗是受惠职工之一。自2006年入职公司以来,谌继宗先后跟随多位进站博士后开展课题研究。“2016年至2019年,我跟随一位从日本回来的博士后,针对‘高温尼龙’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谌继宗说,每个进站的博士后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他们研究的课题也都来自行业的领先领域,参与这些课题的研究,拓展了他的理论深度,对他个人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
“除了让员工积极参与博士后课题研究,公司还以项目为载体,通过‘老员工带新员工’等方式,提升员工的实操水平。”陈欣介绍,公司还与东华大学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安排一部分优秀员工到东华大学学习,至今已经培养了30多名在职研究生,目前他们都在公司重要技术管理岗位任职,发挥核心作用。
紧抓人才这一发展“第一资源”,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凝聚起了一支强大的人才团队,目前仅研发大团队就超过200人,有博士、硕士高层次人才超20人。公司于2011年取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而该公司的企业技术中心也于2016年获评“全国化纤行业科技创新平台”。
“新会有培育人才的土壤,近几年出台的人才优惠政策,为我们企业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陈欣说。作为新会高层次人才的她表示,新会区人才办向各类人才提供了周到、细心的服务,除发放“葵乡人才卡”为人才休闲、运动提供方便外,还搭建了各种平台,让不同领域的人才有了互相交流的机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会区人才办经常打电话慰问我们,还给我们准备了防疫‘暖心包’,提供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
文/图 林润开 凌伟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