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市开展社区戒毒康复“8·31”工程的收官之年,我市认真贯彻国家、省禁毒委的部署要求,以突出帮扶救助为抓手,建立以自主择业为主、指导就业、集中安置为辅的就业安置模式,打通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18年以来,我市戒断三年以上未复吸的吸毒人员数量不断增多,全市毒情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依托企业共建就业安置基地
就业是促进戒毒康复人员成功戒毒并重新融入社会的重要一环,为此,我市先后出台系列政策,将戒毒康复人员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范围,戒毒康复就业困难人员可按规定申请享受企业吸纳社保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岗位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担保贷款等一系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我市建立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的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模式,由市禁毒办牵线搭桥,鼓励发动大型企业接纳吸毒人员就业,依托企业共建一批运行良好的就业安置基地(点)。
恩平市“8·31”工程就业帮扶牛江基地,依托恩平市蓝海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现有的技术和平台优势,由镇政府投资建立,聘请专人管理,制定奖惩制度,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免费的农业指导、农业培训等服务,按照戒毒康复人员耕种面积比例,由镇政府和蓝海公司免费赠送化肥和种苗,对连续两年尿检合格的戒毒康复人员,则在享受免费援助的基础上奖励1000元生产发展扶持资金。对尿检连续2次出现阳性的,则取消其享受援助的资格,切实让广大学员获得实实在在的帮扶实惠。其中戒毒康复人员冯某某通过在基地学习和工作一段时间后,自己种植辣椒、白瓜、南瓜等共50亩,每亩收益2000多元,为戒毒康复人员树立了榜样,作出了表率。
培训技能 鼓励创业
201人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低是戒毒康复人员顺利就业、融入社会的主要阻力之一。我市通过公共职业培训机构或委托符合条件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戒毒康复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各地根据戒毒康复人员职业能力和结合社会用工需求,定期举办戒毒所内和社会面各种业务培训班,开展中西式烹饪、美容美发、汽车美容、电焊、藤器编织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切合实际的职业技能培训班。
台山市专门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组织即将戒毒康复出所的人员到相关企业实地参观,与有意愿的戒毒人员签订就业意向书,再有针对性开展约半年的对口技能培训,提早熟练用工企业的生产,出所后直接到企业上岗,实现了培训、就业一体化无缝衔接。2019年,江门市举办各类戒毒人员培训班90次,培训2849人次,其中201人通过培训鉴定考核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此外,我市还拨款专项基金,鼓励戒毒康复人员自主创业。蓬江区戒毒康复人员波记(化名)因吸食海洛因多次被强制隔离戒毒,2016年被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后,在禁毒社工帮助下,走上创业之路,在棠下镇经营着一家农庄、一间餐厅及一个近30亩的柑果场,并计划与镇禁毒办共建“8·31”工程就业安置点,为更多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各方的支持帮助及自身的积极和努力,完成由“瘾君子”到“励志哥”的华丽蜕变。
募集基金1500多万元
助力社会力量参与禁毒
2018年,我市成立首个省级禁毒基金会分会,共向283个企业和个人募集禁毒基金1500多万元,为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工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已资助鹤山市“全民禁毒·幸福鹤山”大型禁毒巡演项目、开平市马冈镇“8·31”工程就业帮扶项目、台山市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奖补项目等禁毒特色项目17个,资助金额达324.5万元。
恩平市牛江“农技戒毒·生产康复”孵化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孵化基地,2019年省、市两级基金会已支持专项资金148万元,用于基地升级改造,将基地由原来的20亩扩建到65亩,补助肥料1500多公斤、购买种苗6000多元等,顺利帮助16名社康人员解决就业问题。
鹤山市充分发动各镇(街)、禁毒委成员单位自编自演,征集各类作品20多个,包括歌舞、演唱、小品、情景剧、朗诵、快板、器乐演奏等多种文化元素在内的禁毒题材作品,举行大型禁毒晚会,在各镇(街)和中小学开展巡演活动2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0多万人,掀起了江门市新一轮全民禁毒的热潮,禁毒氛围空前浓厚,教育效果明显。(凌雪敏 梁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