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下镇供水一体化“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竣工,“户户通”工程稳步推进
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户户通”供水管道试压验收。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关键,也是筑牢“民生底线”至关重要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村饮水安全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性,他指出:“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江门公用水务与蓬江区政府密切合作,积极落实我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和“11+3+3”精准扶贫措施精神,全力解决棠下镇革命老区三堡村等行政村村民饮水安全问题,让广大村民喝上放心水,幸福奔小康。
随着去年底棠下镇供水一体化“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胜利竣工及今年以来“户户通”工程的稳步推进,截至6月底,新增棠下镇三堡村、良溪村、中心村、北达村等14条自然村用上了自来水,解决了1077户约4100名村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为我市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文/图 郭永乐
解决群众饮用水安全最后一公里问题
喝上“放心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近日,记者在江门公用水务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棠下镇三堡村,见到家家户户前都有新装的自来水管和水表,有的村民还自己做了一个塑料瓶子罩在水表上进行保护,可见村民对新装的自来水设施的热爱。
“今年6月家里通的水,水质很清澈,洗菜做饭十分方便,水压也稳定,以后就不用担心水压和水质问题了。”村民冯善清一边用自来水洗菜,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三堡村支部书记梁永业告诉记者,三堡村是革命老区,由于以前地理位置偏远和历史遗留等原因,一直没有通自来水,村民解决生活用水问题都靠抽取地下水,村里再集中供水,水压时常不稳定,水质难以保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堡周边建设了不少工厂,村民们也担心起地下水的质量,但村里没有检测水质的能力。最近,原来抽水的水井也面临搬迁填平,村民面临生活用水难的问题。
得知棠下镇政府和江门公用水务推行供水一体化“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时,梁永业觉得很振奋:“去年‘村村通’自来水管已经修到村门口,今年‘户户通’让村民在家用上自来水,真正解决群众了饮用水安全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革命老区的关爱。”
11条行政村约2.1万人受惠
据介绍,棠下镇供水一体化“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是蓬江区2019年重点工作之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由棠下镇政府和江门公用水务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工程造价约4200万元,其中棠下镇政府出资40%约1680万元,江门公用水务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出资60%约2520万元。
工程自2019年初实施以来,在蓬江区政府和棠下镇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大力支持下,江门公用水务攻坚克难,狠抓工程质量和进度。2019年12月底,棠下镇供水一体化“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胜利竣工,工程新建DN100-DN400供水管道约40公里,服务范围为棠下镇北部的天乡村至南部罗岗村等11条行政村,受惠人口约2.1万人。
江门公用水务属下滨江供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公司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把推进棠下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党员(团员)突击队活动,进一步增强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工程按时保质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宗旨,滨江供水公司党支部广泛开展“供水便民服务进村入户”志愿活动,组织党员义工周末到各行政村现场为村民提供用水报装服务,把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赢得了广大村民的点赞。
助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以来,江门公用水务以“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为基础,全力配合棠下镇人民政府加快推进各行政村的“户户通”供水入户报装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全面完成棠下镇供水一体化“户户通”自来水工作。
江门公用水务党委负责人、总经理杜岖柏表示,开展棠下镇“户户通”自来水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村民饮用水安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加快推进棠下镇革命老区等行政村“户户通”自来水工作,对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很大意义。公司将始终践行服务民生的初心使命和国企担当,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全力配合各方做好“户户通”自来水工作,让村民早日用上安全优质的自来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贡献国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