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繁荣和发展侨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助力文化强市建设,为江门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提供理论支撑,为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作出新贡献
培根铸魂育新人 守正创新谱新篇
市社科联通过联合举办广东省社科专家话江门文化名片等活动提升侨乡文化知名度。
市社科联承办纪念陈白沙诞辰590周年大会等传承和弘扬本地特色文化。
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与江门发展理论研讨会等为助推江门发展建言献策。
市社科联通过举办社科普及主题日活动提高市民社科文化素养。
强化理论武装,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强化社科研究,努力提升决策咨询服务水平。强化社科普及,广泛提高人文科学素养……
8月20日,江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并进行领导机构换届,选举产生第八届社科联委员。
市社科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社科联、市委宣传部具体指导下,市社科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兴业惠民、治吏简政”部署,团结广大社科工作者,在理论宣传、学术研究、社科规划、社科普及、社会组织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市社科联及有关社科团体共计13次被授予“全国先进社科组织”荣誉称号,13名社科工作者被授予“全国社科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市社科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的基本要求,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努力提高理论宣传、学术研究、服务决策、社科普及、社团服务水平,全力繁荣和发展侨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助力文化强市建设,为江门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提供理论支撑,为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作出新贡献!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严建广 通讯员 蔡俊彬
A 回答社会热点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
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世界,是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回答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之意。
如何科学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应社会关切?
据了解,为回应社会热点关切,五年来,市社科联围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后联合有关单位和高校,组织开展了系列理论研讨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召开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看望文艺界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两个窗口”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江门力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等座谈会和理论研讨会。
近年来,联系干部群众思想实际,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市社科联还组织撰写了《社科理论工作的新使命新征程》等20多篇学习宣传理论文章,在《江门日报》《侨都新观察》等刊物发表,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作出有说服力的阐释,引导干部群众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坚定广大群众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的自觉性。
2018年,市社科联邀请省社科联巡讲团到江门开平玲珑村、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巡讲广东故事,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歌颂改革开放成就,得到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据了解,为了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市社科联连续五年召开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研讨会内容涵盖本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司法援助手段、巧用“互联网+”等方面的内容,起到了培根铸魂的作用。
B 强化社科研究
努力提升决策咨询服务水平
哲学社会科学只有正确回答现实生活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才能体现自身的实践价值和理论力量。
近年来,市社科联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建言献策的思想库功能,为党委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学术支撑。
统计显示,五年来,市社科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社科工作者开展《江门主城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江门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江门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研究》等57项重点课题研究,共立项社科规划课题385项,结项338项。其中,《建设旅游强市需要大格局》《关于建设江门五邑工商历史博物馆的建议》《关于建设旅游公路的建议》《建立稳增长的长效机制》《产品内经济分工:江门工业立市的战略思维》《关于重视我市核心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白沙文化在文化强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建议》等成果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此外,结合江门经济发展热点,市社科联还召开产城融合、建设旅游强市、工业立市与江门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与江门发展、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等理论研讨会,邀请王珺、赵细康、向晓梅等重量级专家作专题报告,并编印了《江门市产城融合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五邑天地任畅游》《推动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等,为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C 创新形式和内容
提高市民人文科学素养
打造了百米社科普及长廊,开办五邑文化讲坛……
为满足新形势下的市民文化需求,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化品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市社科联紧扣时代热点,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社科知识普及。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科学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和运用,才能真正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市社科联主席陆黛云表示。
据了解,在“传承文化、增辉侨都”“传承优秀文化建设人文侨都”“弘扬白沙精神 打造岭南儒城”“时代使命 高扬自信”“建设人文湾区 打造岭南儒城”等主题社科普及主题日活动中,市社科联累计派发各类社科知识宣传单张9万多份,吸引省内外专家学者和我市市民群众10万多人次参与。
五年来,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市社科联以五邑文化讲坛为载体,先后举办了专题讲座60场,为广大干部群众解疑释惑,受众达6000人次。五邑文化讲坛已成为我市一张闪亮的地方文化名片。
据了解,为推动社科普及常态长效,市社科联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大众,打造群众身边的社科普及基地。目前,我市的社科普及基地达到61个,覆盖四市三区,其中,国家级基地1个,省级基地10个,市级基地50个。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市社科联还打造了百米社科普及长廊,以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侨都和岭南儒城等多方面内容,受到社区居民的好评。
亮点
传承和弘扬本地特色文化
助推文化强市战略
江门五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华侨文化。近五年来,市社科联积极推动本土特色文化研究,彰显侨乡文化自信。
白沙文化是打造岭南儒城的“根和源”,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岭南儒城的工作部署,市社科联先后召开了打造江门环圭峰山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区可行性论证会,组织国内10多名知名旅游规划专家和文化学者建言献策;具体承办由省社科联和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陈白沙与明代心学学术研讨会,市政府、省社科联主要领导和来自国内的1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研讨陈白沙学术思想,形成了《陈白沙与明代心学》成果并出版;推动成立了岭南白沙研究院,聘请中山大学陈永正、省社科院黄明同、五邑大学刘兴邦等35位专家学者为特聘研究员,构筑起陈白沙研究的学术高地;具体承办了由省文史馆(参事室)和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白沙文化与当代社会”——纪念陈白沙诞辰59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市领导和省内外3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大会成果丰硕,出版了《白沙心学与当代社会》等9部系列丛书,编印了《纪念陈白沙诞辰590周年——学术研讨会成果荟萃》,举办了《陈献章诗编年笺校》首发式,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澎湃新闻、中新网、《南方日报》、广东卫视等中央和省、市媒体的广泛报道,为培育地方文化品牌贡献了社科力量。
市社科联还负责牵头组织开展五邑工商文化研究,先后多次召开了专家座谈会、研究协调会,开展了13个专题研究,出版了《江门文化档案史料汇编》,初步完成了《邑商文化研究》《江门工商史史纲》等专著。
此外,为发掘、宣传我市悠久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市社科联还联合省社科联、广州日报社、市委宣传部举办广东省社科专家话江门文化名片活动,推选出12张江门文化名片,在《广州日报》、大洋网等省级媒体专版报道,有效地提升了侨乡文化知名度。
展望
立足当下 谋划未来
谱写江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新篇章
新时代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新时代。
据了解,今后五年,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省委书记李希提出的全面繁荣、走在前列要求,团结广大社科工作者,高举伟大旗帜、立足新起点,肩负时代使命,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
勇当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
市社科联负责人表示,全市社会科学工作者将始终把深入学习宣传研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社科理论工作的主线。勇当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努力在学习上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努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刻在骨子里、融入血液中,体现到政治觉悟、思想作风、精神状态、能力素质上来,做到深学笃用、融会贯通,作为解决我们一切问题的“金钥匙”。
据了解,市社科联将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理论研讨、社科普及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学思践悟新思想,自觉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自觉听党话、跟党走,拥护党的领导。此外,结合新时代江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伟大实践,市社科联将切实加强对党创新理论的研究宣传,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将新思想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和学习宣传推向深入。
市社科联负责人表示,作为江门社科工作者,将坚决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断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从根本上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引导社科界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不断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
争当“思想库”和“智囊团”
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市社科联将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努力争当党委政府用得上、信得过、离不开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据了解,未来五年,市社科联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借助省社科联、省社科院智力资源,并联合我市高校、党校等机构的社科专家学者,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如江门新时代如何推进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何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等重大课题,开展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对策性研究。
此外,围绕社情民意的热点问题,市社科联将主动到群众中去,进行大量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围绕我市侨乡文化、白沙文化、启超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开展研究,深入研究文化强市薄弱环节和对策措施,开展课题攻关,力争多出成果、出新成果、出好成果,做好繁荣侨乡文化的新篇章。
善当社团的“娘家人”
社科团体的健康发展是社科联的工作基石。未来5年,市社科联将加强与各社科团体的沟通联系,从不同角度了解社团需求,研究工作,解决问题,服务发展,当好“娘家人”。
据介绍,市社科联将积极探索社科团体建设的新理念新举措,将社团管理与社科普及、学术交流等社科工作相结合,加强指导和服务,推动社团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夯实发展基础,激发其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我市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此外,为充分发挥社科团体人才聚集等优势,市社科联将定期开展论坛、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党委政府与社科专家学者交流的平台;大力支持重点学科和重点项目,助推所属社团广泛开展学术活动。以市政府建设“数字政府”为契机,利用中国知网强大先进的技术力量,完善江门社科智库联盟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我市社科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究充当助手。
为助力青年社科人才成长,市社科联还将加强社科工作者业务培训和走基层活动,依法依规组织社科社团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素质,增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