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长沙街道平冈村实施“四议一审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制定“小微权力清单”,推动村务管理规范化。
开平市开展“总有党员在身边”主题活动,为群众提供服务。
疫情期间,开平市党员积极作为,逐村逐巷宣传防控知识,为困难群众送上生活必需品。
开栏语
在开平这片热土上,曾经涌现出周文雍、谢创、司徒美堂等一批为人民幸福生活和共产主义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深厚的革命历史传统孕育出了鲜明的红色基因,并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持续激励着开平全市1654个基层党组织、29342名党员践行初心、砥砺奋进。
近年来,为进一步传承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开平市委提炼总结并实施“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工程,不断拓展各领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载体和平台,不断改进密切党群关系的方式方法,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党员发挥作用平台体系,逐步形成、丰富和深化了独具特色的开平党建品牌实践。
即日起,本报开设“总有党员在身边”栏目,聚焦开平市“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创建的工作经验,强化党员的身份意识,引导广大党员担当各项事业的先行者和主力军,推动开平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每天傍晚,来我们村里休闲的外村人越来越多了,每天还有不少人来拍照,村子的好名声越传越广!”今年72岁的开平市龙胜镇桥新村村民张英利见证了村子的变化,每天一有空,他就到村里的小公园乘凉,在荷塘边欣赏风景。他感叹:“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而村里的这一切变化,都与党员的带头和付出密不可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桥新村的党员就主动带头筹集资金,修建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30多年来,桥新村不改初心、持续发展,坚持“党组织引领村民小组、党员带动群众、干群团结谋发展”,推动村里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今天的桥新村,旧貌换新颜,成为开平全市基层党建的标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之一,村党总支还被评为江门市先进党组织。
类似桥新村的变化一直在开平各地发生。为进一步传承初心使命,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虚化、边缘化和脱离群众、党员先锋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开平市创新推出“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工程,拓展各领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载体和平台,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党员发挥作用平台体系,通过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联系起来、把党员作用真正发挥出来,逐渐形成了“全域长期抓系统、造形铸魂起作用”的基层党建工作思路,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
14个党组织获评“江门先进”
“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务,我们都会参与进来,村子也因为大家的共同建设,变得越来越好了。”日前,开平市长沙街道平冈村村民吴华锐来到平冈村党群服务中心办事,说起近年来村里的变化,他竖起了大拇指。
锐叔的评价,正是近年来开平市实施的“总有党建在身边”党建品牌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开平市把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向心力的落脚点,凝聚和引领基层党员。
平冈村以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化基层治理为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实施了《平冈村四议一审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以及“小微权力清单”,充分发挥平冈村党支部在各类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围绕江门市‘三个三’基层党建品牌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的十条创建标准,我们分类提炼出‘四人、一钱、三管、二效’四个维度,对标对表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新制度明确规范了党组织、党员议事内容和程序,注重发挥党组织在村里大小事务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从制度上尊重和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平冈村党支部书记吴志良告诉记者,这为建强村党组织、提高组织力、深化党建引领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为进一步组织党员,平冈村为每一位党员的家庭加挂了“党员之家”牌子。“我们会对所有党员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直接贴在门前,村民路过就能看到。”吴志良说,这一做法让党员的积极性更高了。
此外,开平市把破解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作为提升向心力的突破口,以党建、发展、民生、治安四张“问题清单”为抓手,通过“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不断巩固提升整顿成果。
“一开始挂名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时,村干部都想不通,觉得村民小组里发生的敲诈勒索和我们关系不大,组织谈话之后,才真正意识到我们管理党员、教育群众、普法宣传、村级治理上有问题。”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多年,水口镇开庄村党总支书记张辉燕非常看重党总支的荣誉。
为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开平市各村(社区)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开展“四个一”理想信念教育,并通过组织党员收看扫黑除恶警示片、聆听“第一书记”讲党课、参观革命先烈事迹展、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进一步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统一思想认识。
“过去开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念文件。现在开会,形式多样,学到的东西也多,讲的事情都是村里的,群众也喜欢来。”张辉燕翻看着工作台账,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个月党员大会的内容。说起这一变化,张辉燕感叹,这让党员切身体会到了实践教育的意义,让党员的心更近了,党支部与党员的关系更亲了,党员的党性意识更强了。
2019年底以来,开平市各村在新一届“两委”干部的带领下,精准把握基层党建工作,在基层治理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他们当中,软弱涣散的“帽子”摘除了,党员的心齐了,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明显增强,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开平市持续提升发展党员质量,注重将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和“两新”组织员工等重点领域的优秀人才吸引和凝聚到党组织中来,通过不断创新载体并狠抓培养教育,为支部建设带来生机和活力。
正是“总有党员在身边”这个党建品牌,成功激活了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全面掀起了开平市全域党建工作热潮。开平市各级党组织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覆盖得到强化,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全市共有14个党组织获评江门市先进党组织。
提升党群亲密度
让群众感受到总有党员在身边
“楼道里破旧的墙面粉刷好了,大家经过时不会再一身灰。环境变好了,大家的生活更舒适了。”近日,记者来到开平市长沙街道幕沙路13号1栋楼走访,“志愿楼长”正带领大家一起粉刷楼道,家住5楼的居民谭国云高兴地向记者讲述小区环境的大变化。
今年以来,长沙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打造“党建+社区治理”新模式——社区“志愿楼长”管理模式。“该模式将覆盖长沙街道社区所有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并以楼道内的党员为切入点,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社区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有力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解决群众的种种烦心事。”长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振坤告诉记者,目前,街道已经招募“志愿楼长”超过500名。
68岁的张基女是长沙幕沙路13号第1栋的“志愿楼长”。今年4月,长沙街道开始推行“志愿楼长”工作,她第一时间报名。“作为党员,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张基女说。
在日常工作中,张基女主要负责楼道的清洁卫生,帮助居民反馈意见和建议等。“我们一般一周清洗一次楼道,提前一两天通知,一个月大概清洗三四次。”她说。张基女还主动为居民办各种实事,尽职尽责当好“志愿楼长”。
前段时间,和张基女住在同一栋楼的谭国云看到楼道破旧,找到她提意见:“其他楼栋把楼道打理得很漂亮很干净,我们什么时候也开始打理一下?”看着外墙剥落的楼道,他们一拍即合,张基女还拉上丈夫梁仕波,一起谋划、筹资,对楼道进行粉刷。为了节约资金,他们选择自己动手,让已有34年历史的老楼旧貌换新颜。这正是党员“志愿楼长”聚焦老旧小区设施落后、无人管理问题,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服务,以实际行动讲述“党员身边事”的鲜活体现。
推行“志愿楼长”工作,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总有党员在身边,“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开平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正是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扎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除了城区,“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工程还在农村得到落实。赤坎镇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群众路线,在全镇20个村(社区)组织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
“赤坎镇‘民生微实事’项目坚持以问需于民、抓住百姓普遍关心的‘关键小事’为核心,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组织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以来,赤坎镇20个村(社区)共确定上报“民生微实事”项目75个,其中,便民利民类项目15个,群众活动类项目17个,公益风尚类项目8个,公共设施类项目30个,其他服务类项目5个。目前,已完成验收项目32个,43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当地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组织带来的温暖和实惠。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为开平发展输送不竭动力
今年初,湖北疫情牵动了亿万同胞的心。2月11日,开平市派出4名医护人员赴湖北支援抗疫工作,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28岁,均来自开平市中心医院,分别是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温嘉强、重症医学科护师梁玉明、急诊科护师谭秀清、重症医学科护师劳源源。
近年来,开平市积极实施和发展“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工程,广大党员踊跃为人民服务,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了党员的时代先进性。
有了“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的引领和带动,开平市广大农村无职党员也成为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开平市全面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合农村实际设置岗位,通过党员自荐、民主推荐、支部定岗等程序,使广大无职党员找到适合自己特长、得到群众支持的岗位,实现“有岗有责、有位有为”。
今年近70岁的无职党员张春旺是马冈镇牛山村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他积极带头行动,对不配合拆除危房的村民逐一做好思想工作,推动危房拆除工作全面完成。如今,该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获得村民的一致好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件得民心的好事,我作为党员,应该发挥好模范作用。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坚持干下去。”张春旺说。
此外,开平市积极评选“党员家庭示范户”,在党员家庭门口挂牌亮身份,引导党员自我加压、主动服务,激发广大基层党员带头服务群众的热情。在长沙街道平冈村,所有党员家庭都挂牌亮身份,红色的“党员之家”牌子在家门口熠熠生辉。李玉桃是平冈村的一名党员,她的家门口就挂着“党员之家”牌子。每年,她自己花钱慰问村里的贫困户,让村民感受到总有党员在身边。
开平市还深化“两带一包”工作机制,引导农村党员争做乡村振兴“领头雁”。通过党组织带领群众组织、党员带动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百名党员包百村,鼓励党员下沉到村组,带领农民脱贫致富;通过实施“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工程,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破解了党员责任感弱化、奉献精神淡化等问题……近年来,开平市涌现出全省优秀党组织书记胡桂影、省优秀共产党员关沃勤和回乡带领村民种茶的“90后”党组织书记梁富文等一批政治过硬、信念坚定的先进典型。
如今,走在开平这片红色热土上,我们看到,党的领导落实到各个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成效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各领域党组织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广大党员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为开平市各项事业阔步向前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图 胡涛 劳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