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可义 张茂盛 林育辉 唐达 陈敏锐 李雨溪 黎禹君 梁佳欣 张奕维 敖转优 张舜同
10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引起全市干部群众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肩负起历史责任,积极学习借鉴深圳先进经验,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深入推进江深合作,在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
永葆“闯”的精神
勇于担当担责开新局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功实践,为江门人才岛建设提供了指路明灯。”蓬江区潮连街道党工委书记温国宁表示。作为江门人才岛建设的参与者之一,他表示,潮连街道的党员干部将抢抓“双区驱动”效应重大机遇,发扬敢闯敢拼的特区精神,勇担使命,为将人才岛打造成高层次人才聚集区、粤港澳人才合作样板区作出应有贡献。
“2020年是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之年,特别是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开工建设,让处于大广海湾经济区的广海镇经济社会发展也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时机。”台山市广海镇委书记刘宏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接下来,广海镇将加快推进交通网络连接,实现与大广海湾经济区的互联互通;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加工区建设水平;串联辖区内的风景史迹,加快广海渔港建设,结合海丝文化与农渔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海丝小镇。
江门是中国侨都,多年来,成千上万的江门五邑籍海外侨胞带着“闯”的精神从这里“走出去”,又带着“创”的劲头和“干”的作风回到家乡、回馈祖国。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林春晖认为,我市要大力弘扬华侨勇于拼搏、敢于冒险的精神,新时代需要这种“闯”的精神。下一步,市侨联将重点打造“追梦中国·情系五邑”联谊联络、“追梦中国·侨创五邑”经济科技等工作品牌,弘扬华侨精神,广泛凝聚侨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意蕴丰厚。过去40年里,我们能切身感受到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不仅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在各行各业中也涌现出众多取得世界瞩目成绩的企业。”市政协十三届委员、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长、江门市汇粤银通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荣深表示,“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也面临更多国际竞争和挑战。作为中国民营企业要有担当,不能在遇到挫折时放弃和丢失国际市场,要勇于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提高自身竞争力。”
永葆“创”的劲头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创新,是深圳等经济特区一次次摆脱成长制约、一次次创造发展奇迹的动力源。
今年以来,江门人才岛继续保持“大干快上”的工作状态,正努力将其建设成为科技要素集聚、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大湾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区。蓬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蓬江分中心主任陈国群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在人才这篇“大文章”上下足功夫,持续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充分激发人才活力,优化提升人才服务质量,特别是发挥江门人才岛立足江门、辐射大湾区作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江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江门市高层次人才促进会会长、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个必须”总结出十条宝贵经验,其中第五条是“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这是对我们科技创新人员的极大鼓励。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制造成本,为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门高新区国家级众创空间启迪之星(江门)副总经理张月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频频提及科技、创新,这对科技企业、科技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极大鼓舞,作为一名服务于科技企业的专员,能看到江门高新区在科技方面的发展变化,无论是在全国排位的提升,还是高新技术、高企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科技企业的创新主体意识的明显增强,都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作为一颗科技创新发展的‘螺丝钉’,接下来,我与同事们将积极做好科技企业服务,强化入孵启迪科技企业的创新意识,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广州悠客意行网络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易诗是一名留学归国、正在江门高新区创业的“90后”。她表示,在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感觉到深圳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勃发生命力及市场经济的强大,如今不仅仅是深圳特区发展飞速,带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相互促进,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享。“高新区(江海区)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了优质的创业条件和资源。作为一名创业者,希望在旅游服务领域发光发热,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台山市培正小学校长苏金练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该校全体教职工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永葆“干”的作风
抢抓历史机遇,不负重托
市商务局局长赵瑞思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为深入推进商务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商务系统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推动外贸促稳提质,加快消费提档升级,促进形成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为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新会区工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招商局)干部黄启鸿表示:“作为工业园区的一份子,我们要积极抢抓‘双区驱动’的历史机遇,坚持工业立区,当好‘店小二’角色,立足园区产业定位,对深圳开展上门精准招商,搭建招商引资新平台,承接深圳产业转移。”
江门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科恒股份董事长万国江表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成绩斐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在特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令人备受鼓舞。江门企业家要不断学习,保持更旺盛的创新精神、改革精神、开放精神,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江门要更主动地向深圳学习,接受深圳创新精神和动能的辐射,在深圳的引领带动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江门和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一直以来,江门与港澳经贸往来频繁、人文交流密切。澳门江门同乡会会长、东望洋(江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甄瑞权表示,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用40年时间实现了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跨越转变,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我将利用好自己的资源,在江门与澳门之间搭建合作交流的桥梁,推动江澳合作迈上新的台阶,助力江门再发展。”甄瑞权说。
“身为下六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走上小康生活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鹤山市古劳镇下六村党支部书记温艳嫦表示,接下来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勇担使命,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引领下六村群众为更富足的生活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