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为北门社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电脑维修等服务。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刘倩
10月10日一大早,新会区圭峰会城北门社区“党群服务一条街”格外热闹,义诊、义剪、义修等各类义工活动为北门社区的居民提供了方方面面的服务。“每个月来这里剪一次头发,再也不用去理发店了。”刚剪完头发的陈伯精神抖擞地说道。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里都会定时定点举办相应的义工活动,给居民带来很多便利。
走进北门社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自治组织示范村居”“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等省、市、区数十项殊荣格外耀眼。北门社区如何打造成为“全国示范”?答案就藏在创新社会治理的不断探索中。
近年来,北门社区党委牢固树立“党建促发展”理念,面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局面、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通过打造“1+2+3+N”(即建设“党员群众服务一条街”;网格联管、网格联办“两张网”;组织自身建设、流动党员管理、特殊党员管理“三强化”;联合“N个组织”,凝聚城市基层党建整体合力)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有效健全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全面小康成色。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10月10日一大早,谭佩婷早早到达岗位,换上网格员的衣服后,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她是北门社区的专职网格员,最近她所负责的网格(圭峰西路单数15—75号)正进行旧城改造,她的工作变得更加忙碌。除了日常每天要巡查两次,查看负责辖区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等情况外,还要处理居民投诉,到居民家里做好解释工作。
这一带居住的老人较多,旧城改造涉及地面改造、花圃重新规划、明渠改暗渠等,一些居民不理解、有意见,她要挨家挨户给群众解释,帮群众解决大小事。
“我是党员,也是直接对接居民大小事的网格员,他们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直接联系我,社区工作虽然烦琐,但是也挺有意义。社区是最基层的单位,只有我们这环扣紧了,全社会才能衔接起来。”谭佩婷说。
北门社区常住人口2.3万人,共有7200户,分13个网格进行管理。像谭佩婷这样的网格员还有很多,每个网格设置1名网格长、1名网格员、1名协管员、1名楼栋长(志愿者)、1名民警,每个网格实行包干制,网格长由社区党员干部兼任,对所在网格负主体责任,网格员和协管员承担具体任务,对片区内的居民提供跟踪服务,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北门社区管理能如此融洽,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我们近年来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北门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副主任谭国仔介绍。多年来,北门社区以党内资源引领带动部门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打通各部门、条块之间的信息边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传统的社区服务向现代化社区治理转变。
为了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北门社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结合社区老党员较多的现状,采取日间学习、举办“夜校”、“粤语+本地话+普通话”教学模式,保证不同年龄阶段党员得到教育。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力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以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政治功能,坚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务实工作,立足“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打造“群众满意型”社区,不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
打造“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
近年来,北门社区率先在江门地区创建了“社区工作者+社工+义工”一站式服务平台、城市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星光老年之家、“三小”场所、社区网站及绿色网吧等多项特色服务项目,为北门社区居民生活带去一抹抹亮色。
廖召娣原是新会陈经纶中学的教师,退休后在北门社区老年大学继续发挥余热,带领着一群老人跳舞唱歌,丰富晚年生活。为了让居民老有所乐,北门社区专门提供场地作为老人们的练习室和活动室,大大提高了老人们的幸福指数。
让廖召娣感到幸福的小事还有很多。“在北门社区,比如说老年卡的年审,我们不用去各个行政部门窗口排队等候,直接找到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社区工作人员就能直接帮我们办理。”廖召娣说。
在北门社区,居民办理诸如医保、社保、最低生活补助等手续都可以享受到“一条龙”的服务,这归结于社区党委精心打造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最大的亮点就是“微管理”,即通过建立北门社区党务e平台,及时向居民推送服务中心的业务办理流程、活动信息、通知公告,解答居民遇到的问题。
据谭国仔介绍,在遇到居家生活问题时,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居民可直接在“圭峰会城居民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上申请办理,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接处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可以直接拨打社区服务热线或者找到负责的网格员,事情也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门社区“党群服务一条街”,这是北门社区党委在推进“堡垒型、服务型、制度化”党组织建设的前提下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新开拓”,整合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资源,打造党员服务中心、义工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康园中心等五大服务中心。五大服务中心承担了为社区居民、单位、企业,提供文化、养老、助残、帮困、事务办理等多项服务职能,把各种公共服务资源集约整合在一个平台上。
此外,北门社区联合辖区20个党组织,建立辖区部门单位协调解决区域内党组织的服务难题机制,统筹整合组织、设施、服务,形成社区党建工作联做、社区资源联享、服务问题联解的“三联”机制,有效发挥社区党组织的资源优势,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安全稳定、公平公正的群众满意社区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