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入驻蓢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人提供服务。
志愿者开展日常清洁活动。
11月16日,记者来到新会区双水镇蓢头村,一栋披上“七彩外衣”的建筑,在阳光下变得绚烂夺目。村里的“党群服务街”干净整洁,汇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充电站、社工服务站等功能室。党群广场正对面的宣传栏,详细罗列着每个月要开展的各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据了解,蓢头村位于双水镇西南部,距双水圩8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全村有607户,总人口2132人。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蓢头村一度呈现严重的空心化现象,仅有约700名常住人口,成为大家口中的“空心村”。
今年以来,蓢头村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双联动”模式运行,使“空心村”焕发了新活力。“如今,村风更和谐雅正了,村民之间联系互动更加紧密亲善,人们也更主动参加志愿活动和集体活动。村里变得更靓了,年轻人也更喜欢回来了!”68岁的村民源叔笑着对记者说,村内的可喜变化正在逐步显现。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通讯员 区淑玲
依托实践站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据悉,“双联动”模式是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创新举措,该模式依托江门市志愿服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运用“社工+志愿者”“队伍+项目”模式,形成志愿服务线上“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的闭环,推动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延伸拓展。
今年以来,蓢头村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双联动”模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社工+志愿者”“队伍+项目”为抓手,重点打造3支特色志愿者服务队,带动志愿服务延伸至各领域、各区域,形成“双联动”服务网络。
“我们在党建引领下探索‘五彩工作法’,首先解决了‘阵地问题’。”蓢头村党总支书记钟华许介绍,“五彩工作法”即党建红、志愿橙、振兴绿、公益粉、和谐蓝。
通过“五彩工作法”,蓢头村在双水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对原蓢头小学进行了升级改造,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工服务站等志愿服务、公益创投服务的阵地汇集在一起,并建设文化墙、党建长廊、各类活动室。另外,投入360万元美化提升村容村貌,并完成村主干道美化工程,新建多个口袋公园。
据介绍,蓢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站长,村委成员为站员的领导小组,以蓢头村“两委”班子为实践站成员,平均年龄35岁,大专及以上人员占60%,并强化组织领导,制定了一年的实践活动及培训计划,由专人跟踪负责落实。
钟华许说:“我们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村民家门口的‘实践中心’和‘服务中心’,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村结合群众实际需求,让群众当主角,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
社工+志愿者
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党群凝聚力
今年,新会区帮民社工中心入驻了蓢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经常为村里的老人开展义诊、慰问、探访等活动。在队伍建设方面,蓢头村还成立了3支志愿服务队伍,在社工组织、策划下,参与服务群众,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本地品牌的影响力、党群凝聚力。
其中,义工(志愿)驿站作为村一级总站,以村志愿服务为重点,积极开展帮困助学、敬老爱幼、环境卫生、医疗保健、爱水护河等各种类型的志愿活动及培训,满足村里各类志愿服务需求。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志愿服务队则以蓢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为依托,以村“两委”班子为领队,大力发动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
妇女志愿服务队由村委会妇女主任带头,发动村里热心妇女参与各类志愿活动,在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发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蓢头村现有27名正式志愿者,组建了志愿服务微信群,注重发动村干部、团员青年、留守妇女、热心村民等注册成为正式志愿者,大力开展传承家风、扶贫帮困、守望相助、送戏下乡等志愿活动。2019年,蓢头村志愿活动时数达450.5小时,志愿者服务次数136次,培训时长达90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蓢头村创新开展农村积分管理模式,主动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通过积分兑换物质奖励,激活村级管理“一池春水”。走进蓢头村农村积分管理中心,墙上贴有农村积分管理委员会成员、评价细则、积分兑换办法等材料,给予村民清晰的指引。
在制度引领下,村党总支发挥“头雁”作用,党员干部“亮身份作表率”争先创优,评选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打造文明实践先锋队伍,带动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以党员模范带头,促文明实践走入民心。目前,农村积分管理项目已有180多人落实了300项积分事项,其中37名党员落实了130多项。
队伍+项目
推动各类 志愿服务资源进村
在“双联动”模式下,蓢头村依托江门市志愿服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线上需求与服务资源对接,通过志愿服务线上“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的闭环,推动各类志愿服务资源从市、区、镇向蓢头村延伸拓展,引进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类项目。
今年以来,蓢头村“派单”招募志愿者参加包饺子活动,双水镇禁毒志愿(义工)服务队“接单”并到村入户开展活动;“派单”招募志愿者在重阳节探访慰问困难家庭,双水镇人民政府义工服务队“接单”并到村入户开展慰问活动;“派单”招募志愿者开展清洁卫生活动,双水镇机关党员义工服务队“接单”并到村开展大清扫活动……
在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带动下,蓢头村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群众自发组建村内群防群治队伍,提升社会治安联防能力,建设“平安蓢头”。充分利用“送戏下乡”和文艺晚会等平台,开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乡风文明等工作,做到文明实践家喻户晓,人人参与,营造文明和谐的新时代乡村氛围。
据统计,2019年蓢头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相关活动58次,服务2376人次。
今年71岁的老党员张女养是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一员,经常参加乡村清洁等活动。“近些年,村里硬件条件越来越好了。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不断推进,环境也更美了,我们在这里生活越来越幸福。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村里的年轻人都喜欢回来,对家乡归属感越来越强。”张女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