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大的诚意爱才、最优的政策聚才、最暖的服务助才、最好的平台用才
江门市首届“520”人才节开幕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
江门市首届“520”人才节开幕式上举行了“江门人才岛”命名仪式。 周华东 摄
江门日报讯 (记者/赵可义 黎禹君 通讯员/岑威 詹坤 实习生/韦雪婷) 侨连世界,邑聚英才;嘉宾云集,群贤毕至。江门市首届“520”人才节于昨日(5月20日)在江门人才岛隆重开幕。这是我市历年来活动规格最高、形式最多样化、人才覆盖最广的人才盛会,也是江门以城市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霄,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夏佳文、邓建军,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中国人事报刊社党委副书记、中国人才杂志社总编辑盛大泉,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郑庆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李阳春,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罗显志,省科技厅副厅长劳帜红,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庄乐从,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魏建文,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庆刚,江门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蔡家华,市领导张元醒、利为民、刘杰、陈冀、王长青、郑晓毅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上,王寿君致辞表示,江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是名副其实的“院士之乡”。近年来,江门举全市之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连续出台“江门科创十条”、人才强市“新四十条”等政策,这次人才节开幕式的举办地——江门人才岛建设如火如荼,展现了江门这片大湾区创新创业热土的生机活力。
“江门一定能以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好的事业平台、更美的城市环境、更优的生活服务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王霄表示,近年来,江门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出台人才强市“新四十条”等系列政策,大力实施“侨都英才计划”“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等,建成了首家全国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平台,稳步推进五邑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国家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江门人才岛建设,形成了爱才、引才、聚才、用才的浓厚氛围,江门已成为四方英才理想的创业天堂、圆梦之城。江门首届人才节正是一次招才引智的“引才盛举”、激荡思想的“智力峰会”,更是一次传递江门求贤若渴、广纳英才诚意的“人才之约”。希望有更多优秀专家、企业人才、青年才俊能到江门创新创业、安家落户,把江门作为施展拳脚的舞台、成就梦想的平台,在参与江门高质量发展中成长、成才、成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林应武致辞时深情地表达对人才的渴盼和追求。他希望以节为媒,广开门路,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认识江门、加入江门、扎根江门,在这里成就出彩人生、共创美好未来。林应武表示,江门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推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本链、政策链”深度融合,持续营造一流宜居宜业宜游宜创环境,用最大的诚意爱才、最优的政策聚才、最暖的服务助才、最好的平台用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开幕式上播放了江门人才故事宣传片《点亮幸福》,展示了人才在江门奋斗的故事,举行了“江门人才岛”命名仪式,潮连岛成为全国首个“人才岛”。林应武为崔愷院士颁发聘书,聘请其为江门人才岛项目总建筑师,后者作人才岛推介报告。还发布了江门人才工作口号“侨连世界 邑聚英才”、标识(Logo)及人才绿卡。举行了余艾冰院士团队与市科技局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此外,还与其他机构签订了相关框架合作协议。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代表共同在人才岛种植人才林,寓意每位人才扎根江门五邑大地,与江门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本次人才节为期3天,主会场+市直、三区四市分会场累计开展20多场专题活动,集中展现我市人才工作成果、人才风采,并为企业搭建招才引智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