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在江门市新会区举行活动,向新会景堂图书馆赠送《佛山历史文化丛书》。
新会是广府地区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往今来,人才辈出。明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陈白沙,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杰出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陈垣等均为新会人,他们不仅是新会的骄傲,同时也是岭南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新会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古籍文献整理的传统,16世纪中后期,新会人黄淳在南海人张诩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辑补缺遗,搜录史料,编撰成五卷本《崖山志》,这是一部记录宋朝兴亡的宋代史,记载了南宋在广东新会厓山灭亡的事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新会景堂图书馆创建于1922年,已有99年的历史。该馆保存有1.3万多册古籍文献。这些保留在景堂图书馆的古籍文献大多来自民间,二十世纪50年代,当时的新会县组织文物征集活动,到乡下收集古籍文献,收集回来后,登记造册,原本散落在民间的遗珠有了归宿。
在5月26日的赠书活动中,佛山日报社副总编辑李四清介绍了《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的组织框架、课题规划、编撰体例和学术规范。自2016年出版第一辑以来,《佛山历史文化丛书》已连续出版5辑50种及两种中英文版,2021年第六辑正在编撰之中。目前全国已有200多座地级市以上城市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收藏并向读者开放借阅《佛山历史文化丛书》。
新会景堂图书馆馆长谭红霞说,明年是新会景堂图书馆建馆100周年,近百年来,景堂图书馆致力于岭南古籍文献的保护和传承。多年来,景堂图书馆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图书馆、广东省文明图书馆、广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多次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佛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广佛文化的核心城市,佛山市委市政府组织编撰出版的《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不仅在广东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受到国内文史界的关注和赞誉。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佛山日报社向新会景堂图书馆赠送《佛山历史文化丛书》,将极大地丰富景堂图书馆的广府文献资料,对江门读者了解、研究广府文化以及加强佛山和江门两地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黎红玲 何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