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广东省在全国首创发布了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并于4月指定江门市作为全省的唯一评价试点。
江门是广东省“产粮大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海鲜铺子”。为了加快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我市出台了《江门市乡村工匠职称评价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农业农村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改革为突破口,以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评价试点为切入点,在标准制订、评价方式和人才政策上,结合我市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实际和农业农村专业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专业人才的评价制度。
据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钱杰润介绍,作为全省的试点,是我市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实践活动之一,将实现我市农村实用人才与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评价工作有效衔接,与农业农村产业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建立,畅通特色人才职称评价渠道,为全省推进农业农村专业人才职称评价工作探索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江门样本”。
文/傅雅蓉 曾娟
首批试点为部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在前期准备阶段,市人社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基本摸清了我市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状况和行业分布及人员数量、结构。现已选取了我市部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乡村工匠评审试点工作,重点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专业户。试点专业为生产应用类,包括种植类(重点发动新会柑、丝苗米、茶叶、马铃薯等特色产业从业人员)和养殖类(重点发动马冈鹅、对虾养殖从业人员);经营管理类(重点发动从事陈皮、茶叶加工的经营管理人员);技能技艺类:针对三项工程专业中的家政(母婴服务、家政管理)、烹饪(中式烹调、中式面点)等专业人员。接下来,将组建农业中级职称评委会,为我市开展乡村工匠评价试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在扶持政策方面,我市计划出台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培养的激励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专业人才扶持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培育和引进。探索给予相关申报个人、承接组织专项补贴,激发申报的积极性,保障工作的延续性,并逐步探索公益性职称评审的方式。
同时,探索建立农业产业首席专家(技师)制度,研究对取得乡村工匠职称人员,优先提供信息技术、产品推介服务,优先安排学习培训,在专项项目申报、产业技术扶持、技术技能培训补贴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将取得乡村工匠高级职称的人员纳入到我市高层次人才管理范围,按规定兑现高层次人才租房、职称晋升、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等扶持政策。
建立乡村工匠职称评价体系
“乡土专家”如何评?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注重考察农业农村专业人才的技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过于学术化倾向。
为此,我市计划建立完善的乡村工匠职称评价体系。重点评价技能技艺掌握程度和在农业技术推广、带头致富、脱贫攻坚等方面的贡献,专利成果、设计方案、施工报告、试验报告、技术报告、行业工法、技艺作品以及体现其技术能力的工作报告、技术工艺改进方案、编制的操作手册或解决工作难题的案例报告等均可作为评价能力的业绩成果,将乡村工匠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评价方式上,将进一步完善乡村工匠人才评价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综合运用专家评议+乡村工匠工作现场问答+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同时,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等制约,创造便利条件,畅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个体工商户等生产经营主体中农业农村专业人才的职称申报渠道。
为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我市还将建立职称评价随机抽查、巡查制度,健全复查、投诉机制,加强对评价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强化内部和外部监督。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对群众反馈或舆情反映强烈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核查,及时妥善处理。建立职称评审公开制度,实行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提升评审工作透明度。规范评委专家库管理,对违反纪律的评委专家,取消专家资格并列入“黑名单”。
相关链接
乡村工匠职称该如何申报?
近日,市人社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通过线上召开了全市评价工作动员会和政策宣讲会,标志着全市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价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如何申报?有哪些限制?需要提交什么材料?以下一一为你解答。
问:我不是农村户口,但在从事试点专业方面的工作,可以申报吗?
答:无论是否农村户口,只要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均可以申报。
问:我从事的是养鱼工作,不属于这次试点的专业,这次我可以申报职称吗?
答:这次试点工作主要发动试点专业的人员申报,其余符合学历、资料条件的人员待试点工作结束后下半年再开展申报工作。
问:如何证明从事相关工作?
答:申报人需提供从事该项工作的相关证明,一是如土地租赁(承包)合同、单位营业执照、鉴定项目证明、农场地证明等证明材料。二是申报种植、养殖类专业在表格中除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外,还需标注从事种、养殖的具体场地、所属公司等相关信息;申报加工、鉴定类专业需填写参与鉴定项目、公司执照等相关信息。三是粤菜师傅可提供个人经营餐饮机构的经营证照、个人在餐饮机构从业等证明。四是从事家政人员可凭个人经营家政机构的经营证照、在家政机构从业参加社保记录、家政服务雇主附身份证复印件的证明等材料。
问:业绩成果如何证明?
答:业绩成果主要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如参与各类比赛、评比、博览会、带动农户人数、产值、年营业额等各类相关资料。
问:没有在我市购买社保但在我市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能否申报职称?
答:原则上需提供在我市购买社保的记录(如有购买社保的无须自行提供,只需在表格上填写“有在我市购买社保”即可,评审结束后由人社部门统一在社保系统进行查询,如情况不属实的,取消其资格)。没有社保的可提供营业执照,公司注册地在江门的人员才能在我市申报职称。
问:取得了职称后,有什么作用,政府有什么扶持政策?
答:一是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职称评审是对专业技术人才品德、能力、业绩的评议和认定,职称申报过程就是工作经历、成果、业绩总结提炼的过程,对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具有促进作用。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
二是增强职业发展竞争力。取得相应职称,将作为岗位聘用、等级晋升、薪酬待遇、评先评优等的重要依据,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招录中,职称将作为某些岗位的招聘条件,某些行业将是否取得职称作为准入门槛,具备相应职称,对职业发展作用大。
三是享受高层次人才待遇。正、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可认定为我市二级、三级高层次人才,享受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优先安排、就医“绿色通道”、高层次人才租房补贴、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培训学习交流等相关优惠政策。
四是享受相关人才补贴。在我市(机关事业单位、民办学校、民办医疗机构除外)工作的技术人员晋升正高级、副高级职称,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2万元补贴。另外,各市(区)对晋升职称有相应补贴,到新会区企业工作的正、副高级职称人才,符合条件的,给予正高职称人才2000元/月生活补贴,副高职称人才500元/月生活补贴。鹤山市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晋升正高级、副高级职称的,分别给予一次性6万元、3万元的补贴;专业技术人才晋升工程系列中级、助理级职称的,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的补贴;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晋升农业农村专业人才中级、助理级、员级职称的,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2000元的补贴。到恩平市工作的具有正高级、副高级职称的人员,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最高2000元/月、600元/月的生活补贴。
五是可参加专项项目评选。取得了相应职称,对个人来说,可作为必备条件或业绩,参加相关人才类、农业类等项目评选,对企业来说,专业技术人才数量或所占比例,将是项目评选的重要参考标准。
问:申报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需要什么材料?
答:申报人需要填写的材料包括:职称评审表、职称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职称评审相关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参加培训或讲座证书(证明)、业绩、能力证书(证明)及其他荣誉、获奖证书等复印件]。
问:申报人能否同时申报两个不同专业或者不同级别的职称?
答:一是按照省的文件规定,申报人可以同时申报两个不同专业的职称,但必须同时提交从事两个不同专业的业绩、成果材料,不能用相同的业绩成果材料申报不同专业的职称。二是申报人不能同时申报同一个专业的不同级别的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