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志愿者替陈奶奶的女儿给老人喂汤。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朱磊磊 通讯员/杨伟晶)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江门市社会福利院近期发动党员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为期40天的“爱的传递”活动。
市福利院现有800余名在院老人、儿童,为确保安全,织密疫情防护网,市福利院于6月6日起实行封闭管理,暂停老人家属探视活动。“我们发现在封院期间,前来福利院送药、送物的家属较多。为了不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们最终决定实行物品转送‘三定’制度,即定点、定时、定区转送。”市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切实解决家属的需求,党支部号召党员志愿者铺实“最后一公里”,作为补充人员,开展转送物品工作。
市福利院全体党员利用休息时间分批分工帮家属送递物品,如同一个个小蜜蜂穿梭在不同楼层中,顶着高温跑上跑下。老人虽暂不能跟儿女见面,但看到送到床边的汤水、物品,也能感受到儿女的爱。
住在福利院的陈奶奶性格内向敏感、较依赖女儿,一见不到女儿,就不吃不喝闹情绪。封院前,女儿每天煲好汤带来喂她,帮她加餐,封院后,陈奶奶的饮食问题成了女儿的心中的大石头。党员志愿者们了解到这个情况,主动承担起代替女儿喂汤的职责。于是,福利院每天都会上演这样一幕,一个老奶奶坐在阳台上,一边喝着党员志愿者喂的汤,一边开心地同院门口的女儿挥手。“辛苦你们了,帮我解决了大问题。看到我妈能好好吃饭,我也就放心了,真是谢谢你们了!”陈奶奶的女儿连连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