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意义重大而深远。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开篇,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之范。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100年来,江门五邑的共产党人以革命、建设、改革的出色表现,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吴有恒: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坚守理想,最主要的就是要坚守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粤中纵队司令员、《羊城晚报》原党组书记、总编辑吴有恒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榜样。
吴有恒,1913年出生于恩平。1936年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香港市工委、香港市委书记等职。1939年冬,与古大存、区梦觉等人一起徒步赴延安参加党的七大。1940年冬到达延安,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大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水平,坚定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解放战争期间,担任南路特派员、粤中纵队司令员等职,坚持实事求是,领导隐蔽武装人员武装自卫,坚决反击反动派,并迅速壮大队伍,取得了解放粤中的辉煌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粤中地委书记期间,吴有恒坚持实事求是,处理松仔岭事件、江门事件、杜阮楼山事件,不怕引火烧身。1956年在北京《大公报》发表《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作用——对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关于价值规律之意见的商榷》;在实际工作中,对私人加工厂、洋货市场,他建议采取限制、管理、收税措施,而不是简单取缔。
1977年12月,吴有恒根据广东实际提出对经济工作的七点设想:免购公粮、计件工资、合同计划、企业自治、科技革命、资源致富、充分就业。1980年受命复办《羊城晚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使“羊晚”成为最受欢迎的晚报(发行170万份)。吴有恒离休之际,以《想事的方法》为题,与报社同仁谈“实事求是”,勉励报社同志学点哲学,努力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勇敢地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吴有恒一生清廉,至死都没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共产主义理想是他一生唯一的追求。
江门抗疫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但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10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还能否坚守,使命还能否担当?江门抗疫行动及成果对此作了有力的回答。
坚持生命至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江门市委把抗疫摆在最重要日程,迅速成立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林应武同志担任抗疫一线总指挥,作出了“九个从严”“六个优化”等工作部署;用26天时间实现本地确诊病例“零增长”,再用22天时间实现本地确诊病例全部治愈“清零”,无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到第三个月(4月)基本实现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正常化。
坚持党员带头。去年抗疫期间,全市1万多名党政干部下沉社区,11700个党组织、21万名党员带头冲锋,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1338个由党员干部组成的三人排查组主动排查各类涉疫情线索,成立5891支志愿服务队参与战“疫”。确定江门市中心医院为定点收治医院,五邑中医院为后备定点收治医院,设立12家重点发热门诊医院,遍及三区四市,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坚持命运与共。2020年,江门组织三批共48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20名公安民警参加广东公安支援湖北工作队,出色完成疫情防控任务。完成国家和省口罩收储任务720.83万只,完成国家压条机调拨任务45批次569台,占全省调度量的57%、全国调度量的40%,向各地提供的防护服胶条占全省产量的90%以上。疫情期间,江门接受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侨团、企业的捐款捐物。在本地疫情得到控制,海外疫情日益严峻之时,江门组织防疫物资支援马来西亚、巴拿马、墨西哥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7个社团及3个友好城市抗击疫情。
周文雍陈铁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和品格,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周文雍、陈铁军面对险恶的斗争环境,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地对敌斗争,把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和品格充分展示在世人面前。
周文雍,1905年出生于开平。1922年,考入广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在这个人称“红色甲工”的学校里,周文雍读到了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等进步报刊,并于1923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团支部书记和校学生会主席。1925年夏,周文雍被反动校长开除,广东区委将他转为正式党员并安排担任区工委委员,翌年他又任共青团广州地委书记。1927年4月,国民党广东当局进行反共大屠杀后,周文雍在险恶的环境中不怕牺牲,没有退缩,勇于担起广州市委负责人的职责,与敌人进行坚决斗争。为掩护身份,他与祖籍江门台山的陈铁军扮成假夫妻,共同筹备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爆发,周文雍、陈铁军战斗在对敌斗争最前线。13日起义失败,两人分别潜往香港。20天后,两人再度扮作夫妻回广州,主要任务是联络失散的同志,恢复组织活动。回来仅半个月,两人就被叛徒告密而同时被捕。
周文雍被捕后,广州卫戍司令邓世增亲自提审,他见周文雍毫不动摇,下令用“放飞机”“坐老虎凳”“插指心”等酷刑逼供。周文雍几次昏厥,醒后仍坚不吐实。陈铁军受审时面对威胁利诱也毫不动摇,只关心“丈夫”周文雍的情况。敌人恼怒之下,决定公开处决这对“共产夫妻”。1928年2月6日,周文雍陈铁军在广州红花岗刑场就义。他们的革命爱情故事被拍成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为后世颂扬。
林基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对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林基路堪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典范。
林基路,原名林为樑,1916年出生于台山。他从小就才华出众,本可以长大后入仕做官,或继承父业做律师,但最终选择了革命道路。1935年,林基路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中共东京支部成立,林基路任支部书记。1937年6月,经党组织同意,林基路从日本回到上海投身抗日救亡运动,9月赴延安,10月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在学习期间,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林基路,意为时刻提醒自己要按党的基本路线办事。
1938年,林基路受党中央派遣赴新疆工作,先后担任新疆学院教务长、阿克苏行政区教育局局长、库车县县长、乌什县县长等职务。在极其艰苦复杂的环境中,林基路始终牢记党的教诲,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尤其是在担任库车县县长的两年时间里,他紧密联系群众,改革吏治,惩治奸商,废除包税制,减轻人民负担;组织兴修水利、修路筑桥,鼓励农民开荒造田、发展生产,改善百姓生活;大力兴办教育事业,建立养老院和孤儿院等。林基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较真碰硬、一心为民,深受新疆人民爱戴,被尊称为“林青天”。林基路的勤政为民引起了新疆反动军阀盛世才的不满,1943年9月27日,林基路与陈潭秋、毛泽民一起被盛世才秘密杀害,年仅27岁。
时至今日,新疆库车的老百姓仍深深怀念这位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好县长,当地仍保留着许多以林基路命名的建筑设施,包括林基路大桥、林基路大坝、林基路小学、林基路街等。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凝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民族复兴的使命、牺牲奋斗的精神、为国为民的追求。我们要继续深挖江门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江门力量。
(中共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 陈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