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共产党走过一个世纪不同寻常的历程,其历久弥新永葆生机的深层密码何在?百年党史告诉我们:是初心,引领党走过千万里沧海桑田而活力依旧;是使命,成为党跨过高山、越过大海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磐石所系、灵魂之光。
一、初心使命确立党的宗旨和主题
中国的近代史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劫难的历史。为了救国图强,为了使5000年文明古国不再受辱蒙难,一百年前,由一群心怀中华民族复兴理想,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的新青年点燃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他们明白自己肩负改天换地的天降大任,他们踌躇满志、激情澎湃,敢于擘画新世界,“敢教日月换新天”。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说:“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百年来奋斗的历史主题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初心使命铸就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建党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精辟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没有主义真,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没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没有“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就不会有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永不退缩的大无畏气概与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
三、初心使命成就千秋伟业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一家外国媒体感言:“在中国,党的计划也是人民的计划,因为这些计划致力改善社会各阶层民众的生活。翻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两万多字的内容,既有大国发展的雄心壮志,更有每一个人的期盼与幸福。”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社会面貌一新,一扫过去阴霾,以蓬勃的姿态发展,在国际社会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发展进步。意大利媒体回顾建党百年说道:“从前的中国无人关注,如今全球聚焦。”
——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中国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扎根中国实际,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人类带来了新希望。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件震古烁今、影响深远的大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1978年5月11日,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刊发。短短六千字,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一张“秘密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教育的春天”“科技的春天”“深圳速度”“温州模式”……从那以后,“改革”和“开放”成为“高频词”,被激活的春水在神州大地澎湃奔腾。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引进、消化再吸收”到“自主创新”……改革开放的中国跑出了加速度,结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累累硕果: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00美元,中国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8%;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949—1978—2020—2021—2035—2050,历史前进的脉络总是给人以深刻启示。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实行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富起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则标志着我们正处于全力实现“强起来”的历史新时代。跨越重重峰峦,开拓全新境界,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民族复兴事业将揭开新篇章。
四、初心使命继续照亮新征程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天问一号”飞往火星,“嫦娥五号”带回月壤,“神州十二号”蓄力空间站建设,“奋斗者”号实现万米深潜,在建的川藏铁路穿越崇山峻岭,5G信号加速覆盖广袤大地……历经艰难险阻,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努力。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社会主义中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
新征程,重新定义了发展,也重塑着我们的生活。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意味着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实现由量到质、由大到强的一次大跨越。
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新奇迹。14亿中国人携手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意味着什么?如果说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启现代化时人口是千万级的,20世纪之后美国逐渐领跑现代化时人口是上亿级的,那么中国的现代化是“10亿级”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当今世界,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和不到10亿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惊人一跃”,将超过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人口的总和,必将深刻改写现代化世界版图。
新征程,如何继续坚守初心和使命?
——在新征程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在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继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继续创造辉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稳定和扩大就业,为民生改善打牢基础;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富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更有力地托举起学子们的梦想之翼;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有更多保障;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
——在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继续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之一就是爱国统一战线。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在新征程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不动摇。
2021年,我们站在一个历史新起点上。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新时代中国朝气蓬勃,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自信、意气风发地奔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继续再出发,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梦想是民族复兴!
(广东江门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任 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