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温暖的壳,家是一条永远的脐带,家是心灵的港湾。游子像风筝,家书就是一根长长的线,把游子的心与家人紧密相连。侨批中的家书是写在纸张上的历史记忆。她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为科学保护和合理运用侨批这一文化瑰宝,在昨天上午的“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开幕式上,五邑侨批全球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五邑侨批征集活动中,江门将面向全球华侨华人征集五邑侨批及与侨批相关物件,征集范围包括与江门五邑地区相关的书信,含信封、信纸及其他附件:从国外及台港澳地区寄往江门的信件,以及从江门寄往上述地区的回信;反映江门五邑地区侨汇业务的物品,包括汇款单、汇款通知、汇款记录等;从事侨批递送业务的机构或个人的相关物品,包括告示、证件、工具、文件、年结册、股份簿等。征集方式有捐赠、复制仿制、借展、寄存托管和收购。
本次征集活动得到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积极响应。开幕式上,江门华侨青年企业家、民间收藏家罗达全率先捐赠一套侨批藏品。“这封信是当年旅居美国的华侨寄给在家乡的父亲的。信中,他在向家人问候的同时,还寄了200元,并详细说明了这200元如何分配,关照到了多位家人和亲戚。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他说,“希望通过这封信,让大家知道当年华侨的这种精神,并传承弘扬这种精神。”
(严建广 赵可义 凌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