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信局邀请专家为产品设计“把脉”。
近年来,工业设计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图为绿岛风公司重点研发设计的风幕机系列产品。
工业设计让摩托车产业等我市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日前,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第四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我市5个工业设计中心榜上有名。而这,并不是江门工业设计在省、全国乃至世界平台上首次“展露锋芒”了。
江门是工业设计工作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市之一。近年来经过全方位发展,江门工业设计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载体建设扎实推进,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从“制造”到“智造”,工业设计为江门深入推进“工业立市”战略注入了新动能。
以设计创造产业发展价值、以设计培育产业新兴活力、以设计驱动产业链条升级动能、以设计构建产业未来格局……江门正牢牢把握工业设计这一“金钥匙”,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江门样本”。
文/陈敏锐 图/陈敏锐 皇智尧
A 成效卓著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近年来,我市工业设计工作成效卓著,多次受到国家级、省级表彰。
2016年,在第八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中,“江门设计”共有6件作品入围决赛,占决赛作品总数的20%,最终斩获了3个金奖、3个银奖和8个铜奖;
在2018年第九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中,江门共收获了概念组银奖1个、产业组铜奖1个、绿色设计奖1个、军民融合奖2个、最具创新奖1个以及优秀奖50个,获奖数量排名全省第二;
2020,在年第十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中,我市征集作品4636件,位居全省各分赛区第一;入围决赛作品92件,排名全省第二;3个铜奖、1个畅销产品奖、3个最具商业潜力奖、2个最具创新奖和89个优胜奖,共揽98个奖项,入围决赛数和获奖作品数量位列全省第二;
如今,我市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获批数量已达10家;陈永航、刘新华、陈惠玲、陈振益、陈励文等多名优秀设计师拿下了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优秀青年设计师、中国设计业青年百人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东设计70人表彰、广东省2016年度十大工业设计师、广东省十大新锐工业设计师、广东省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等在内的多个奖项,为我市工业设计工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市还引导设计师参加国际设计大赛,让江门设计在国际舞台闪耀光芒。近年来,我市在五金卫浴、照明、文创等产品领域获得多项IF、红点及IDEA大奖,江门市艾迪赞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多功能LED球泡灯,开平市汉顺洁具实业有限公司设计的多款卫浴花洒,派洛奇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设计的中央新风系统,五邑大学教师温为才、黄骁、陈振益等指导设计的碉楼生铁壶、失重灯、几何衣帽架等产品都榜上有名,获奖数量累计达数十项,大大提升了江门的国际影响力……这一项一项亮眼的成绩,再次显现了江门工业设计工作成效卓著。
“工业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结合产生的新的生产力,广大企业应运用好工业设计这一重要创新动力,推动自身提质增效升级。政府部门也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服务保障力度,支持各类主体做大做强,推动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把江门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湾区工业设计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的确,无论是通过举办工业设计大赛推动企业认知设计价值,组织推选市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组织推选国家级及省级的设计业杰出青年、设计人才表彰等工作,还是组织江门企业走进佛山、深圳、香港等友邻城市考察学习,邀请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专家及设计机构走进产业集群、走进企业,点对面、点对点地服务企业,或者是成立江门市创新设计联盟,举办江门设计周及设计公益活动,把工业设计推进到微小型及需要帮扶的企业中去……江门正不断通过强有力的举措,将企业、高校、设计师及各产业领域联合起来,全面推动设计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充分运用和发挥工业设计的创造力、价值力和引领性。
B 高度重视
致力打造更有含金量“江门创造”
具备拨动切换出水装置、产品设计简洁、结构轻盈小巧……近年来,开平市汉顺洁具实业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一款花洒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获得热捧。“这款产品的切换结构同时申请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打破了国际大品牌的专利壁垒,此前已获得德国IF奖和红点奖。”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款产品发布后,多家外企主动提出合作意向。
工业设计对于江门而言,不单单是挖掘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一个又一个优秀的作品,更多的,是其紧紧围绕江门制造发展需求,加快工业设计创新,促进制造与设计融合,推动工业设计转化及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工业设计是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来源于制造也服务于制造,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江门市艾迪赞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江门创新设计院院长、五邑大学副教授陈永航认为,当前工业设计与产业结合更加紧密,全面带动制造业发展。
的确,制造业是承载国家发展的“重型机器”,而新时代背景下设计力量愈发成为加速制造业运转的马达。当前,江门正把工业设计与制造业结合起来,全面解读工业设计的核心定义,以工业设计创品牌、提品质、强效益,致力打造更有含金量的“江门创造”。
近年来,江门工业设计氛围渐浓,企业逐渐意识到工业设计是一根撬动企业、甚至行业转型升级的杠杆,陆续开始组建、培育工业设计创新团队,并加大在这一方面的研发投入。其中,不少来自家电、卫浴、摩托车、LED等领域的企业都组建了自己的工业设计研发团队或与第三方工业设计公司进行合作,并借此促进公司“再发展”。
江门市艾迪赞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曾经为当地一家外销型代加工企业做产品设计。“有一次,我们耗时3个月帮他们开发了一个产品。新产品出来后,该企业第一个月就收到超过3万张订单。产品的成本才50元,但批量零售价达到近100元。”陈永航说。
数据显示,近3年来,部分来自江门的参赛企业成功转化为量产产品的工业设计概念项目超过30项,创造产值超过5亿元,若放眼整个江门,工业设计概念转化项目创造产值已超百亿元。
C 政策帮扶
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近几年在江门流传着一个“神话”——一家江门企业推出摩托车新车型,销售额逾5000万元,而其投入的设计费用不到30万元。
以摩托车及零配件制造业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江门,近年来,走出了一条借助工业设计有效对接制造业需求的独特路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一大批摩托车企业走上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之路,通过工业设计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这几年来,江门本土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在摩托车产业领域,我们与江门本地大部分摩托车企业都有紧密合作,像光速、气派、王野等。”广东广天机电工业研究院是一家为摩托车企业提供工业设计服务的专业机构,该机构相关负责人郑静表示,摩托车产业是江门传统优势产业,但近年来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不少企业都希望借助工业设计提升摩托车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借此开拓国外市场。“如今,我们每年研发的摩托车产品都有十几款,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增值效益。”
好的工业设计能大大提升产品附加值,让产品脱颖而出。国机南联就尝到了设计带来的“红利”。“去年我们主推的产品‘金刚魔兽250’融入了变形金刚的元素,设计上更加年轻化、个性化,符合‘90后’甚至是‘00后’的需求,很快销售量就突破了1万台。”国机南联副总经理廖国华说。
与此同时,近年来,市工信局还对全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情况全面调研,针对工业设计产业链中的关键薄弱环节,研究制订了培育壮大设计产业、激发设计市场活力、强化产业发展支撑等多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完善产业顶层设计。其间,多次邀请大湾区设计机构、高校的专家、优秀设计师走进江门的企业,深入了解制造企业的制造工艺、产品创新及相关设计需求,加强工业设计供需之间的互动,通过更加深入的对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为江门工业设计发展支招,为产业转型助力。
同时,充分发挥江门市创新设计联盟的龙头引领作用,推动联盟成员、企业加强合作交流、互惠互利,“抱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市工信局还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工业设计论坛和高水平的设计创意展示展览活动,加强与设计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升企业的工业设计水平。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一系列帮扶下,企业成了最大受益者。1992年正式成立并进入通风换气行业、1997年注册绿岛风商标、2001年开发风幕机产品、2013年建设新厂区、2018年产品覆盖换气扇、新风系统、风机、风幕机、浴霸等整体通风系统……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企业,绿岛风公司的发展历程,深刻诠释了工业设计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在绿岛风公司副总经理解博超看来,该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其对工业设计的坚持。早在上世纪90年代,绿岛风公司就开始接触工业设计,并体会到了工业设计给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价值。2019年,绿岛风公司成功申请并获得第一批江门市工业设计中心称号。
“一系列暖企政策和措施,体现了江门各级政府是真心为企业服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们企业也是很荣幸能够参与其中并成为获益者之一,特别是近年来的政策扶持,大大加快了我们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提高企业现代化生产水平。”解博超说。
绿岛风公司近年来重点研发设计的风暖浴霸新品和新风净化一体机新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市场和设计领域的广泛认可,并在各级工业设计大赛中屡次获奖。对此,解博超认为,工业设计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是企业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创建自主品牌的有效途径,也是占据更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如今,绿岛风公司的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日前,该公司获证监会同意在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这也是2021年以来我市第2家企业获证监会同意注册。
D 强链补链
探索可复制的“江门设计+产业链”发展模式
“工业设计不仅仅是对产品本身的设计,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理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关系,构建企业良好合作的产业链,使企业从产品研发的源头获得竞争优势,确保产品品质和价值的不断提升,提高竞争力。”陈永航坦言,要实现这种转变,就要求企业发挥设计引领作用,将设计活动贯穿于产品规划、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市场销售、采购物流、成本控制、品质控制等多个产业链环节,让设计充当产业链的主导者。
“江门很多链主企业缺乏优秀的工业设计技术,往往造成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行业内存在大量的同质化产品,导致企业为了生存而不断打价格战,但同时,引入工业设计机构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所以企业又担心投入风险。因此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工业设计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设计开发新产品,以工业设计为抓手,对新产品上市产生的效益进行奖补,企业可以利用扶持资金不断反哺产品工业设计投入,形成良性的创新机制循环,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企业效益也得到较大提升。”刚获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的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一直坚持工业设计研发,以设计创新制胜,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品牌。
今年,天地壹号公司创造性地将节日文化与产品设计融合在一起,瞄准了新兴网络节日市场,全力打造“520吃醋节”,以铂金版苹果醋饮料为基础,推出全新数字包装罐体,通过0—9的数字号码罐以及数字组合,消费者可以拼接出不同含义的数字组合,如“520”“1314”等网络新用语,在饮料罐体上的创新,引起年轻人的情感共鸣,深受广大年轻网友的喜爱。今年4月,天地壹号在线上推出了首批“0”号金色罐,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海目星(江门)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刚获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作为江门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于2017年实现当年注册、当年投产、当年纳税过千万元的良好发展势头。谈及未来发展,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希望政府能健全完善创新机构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工业设计在产业链中发挥更大作用。”
广东百卓鞋业有限公司(刚获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自2013年在恩平投产开始,一直推动产业链本地化协同发展。“快速的供应链需要各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希望政府部门通过指导产业创新设计、提高生产经济效益,让企业更加积极地提升产品的设计水平和科技含量,从而加快强链、补链的步伐。”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5月,我市召开推进“5+N”产业集群发展大会,重磅发布江门市培育发展“5+N”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和“1+N”相关政策体系,加快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发展。
当前,市工信局也计划通过工业设计这一“魔方”,进一步持续增强我市产业链创新动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助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同时,以工业设计为抓手,聚集全球设计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及顶尖设计创新资源,推动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化、成果化,通过强链补链,探索出可“复制”的“江门设计+产业链”发展模式。
对于那些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市场领域,市工信局通过联合政府、企业、高校、设计师等多方资源,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充分发挥新型工业设计创新体制优势,通过推动“设计+品牌”“设计+科技”“设计+文化”等深度融合,帮助企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短板瓶颈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