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娄丹
又是一年开学季。
今天,沉寂了近2个月的校园恢复了生机,入眼是纯真笑脸,入耳是琅琅读书声。
开学“第一课”,拿什么给你,我的孩子?
“做有志气的新时代青年,厚植家国情怀,用青春追逐梦想。”江门一中开学思政第一课,给孩子们点亮了思想明灯。
江门全面启动“官方托管”、一批高颜值学校“上新”……在教育的硬件和政策上,给孩子们准备了惊喜的礼物。
开学伊始,我市设立“冯如·腾飞”励学金,发放一批助学金,在庄严的仪式中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江门尊师重教的氛围,赓续“少年强则国强”的精神血脉。
“双减”之下 “加减”和鸣
“双减”新政之下,应该给孩子们怎样的教育?
8月29日,我市印发校内课后服务相关意见,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向所有学生提供校内课后服务,以自愿选择为原则,包括在校早午餐服务、在校午休服务、课后服务。这意味着,新学期开学,我市将全面启动“官方带娃”模式,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放学后去哪儿”的问题。
新政之下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减负、受惠?相关部门意识到,不仅要做“减法”,还要做“加法”。查处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与中小学教师签订承诺书、多次到培训机构进行实地检查……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推进“双减”落地的同时,我市还在提升校内课后服务品质,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做好推进“双减”落地的“加法”。
早在去年6月,蓬江区就启动了校内课后服务,包括早餐、午餐及午休、下午课后基础托管服务和素质提升课程。目前,该区65所学校开设769个素质提升班,涵盖体育、棋牌、艺术等多个领域;江海区启动小学生暑期校内托管服务、加强培训机构监管和巡查、加强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将“双减”工作列入重大民生工程;新会区总计投入约8000万元用于增加学校相关设施设备,确保新学期开学后,各中小学校全面有序铺开校内课后服务“5+2”;台山市制定了“官方托管”方案,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检查、重构作业方式,让孩子快乐学习……
“双减”之下,“加减”和鸣,才能奏出和谐乐章,才能给孩子们爱的呵护。
强国有我 放飞理想
开学“第一课”,应该给孩子们讲些什么?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党是冉冉升起的旭日,驱散黑暗,带来光明,将可爱的中国照亮”……昨天,范罗冈小学两个孩子认真地练习开学第一天的少先队员献词,当说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时严肃认真的模样,让人无法不相信这已成为他们铭记在心的使命与信念。
新的学期,不少学校将树立理想信念作为开学第一课,让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8月20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执行第二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陈白沙小学以此为契机,结合该校的科技特色,将孩子们的目光引向太空,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探寻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密码,从而号召同学们放飞梦想,努力学习。
“做有志气的新时代青年,厚植家国情怀,用青春追逐梦想;做有骨气的新时代青年,厚植坚韧精神,用青春书写人生;做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厚植信心实力,让青春绽放光彩。”开学思政第一课,江门一中校长蓝斌这样勉励学生,引领师生走向星辰大海的征途。
尊师重教 托举希望
新的开学季,应该给孩子们送上什么样的礼物?
江门市外国语学校、紫茶小学群福校区、里仁小学、江海区景贤初中等一批新建学校、幼儿园启用,美丽的校园、高端的设备,让孩子们拥有了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
不遗余力兴学办教,在江门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
从清乾隆二十五年的景贤书院到现在的江门一中;从民国期间陈少白发动兴建的“梦桥校舍”到现在的外海中心小学;从创办于1905年的紫茶小学到新建的紫茶小学教育集团……从明清时期的私塾、学堂盛行,到现在的教育整体面貌大发展、大跃升,一直以来,在侨乡江门,教育文化、人杰先贤成就了无数光荣与梦想。
近年来,我市着力保入学、促均衡、强队伍、推改革,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大手笔投入新建、扩建学校。优质学位不断增加,集团化发展形成规模,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稳步推进。教学教研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全面开花。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顺利完成,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园”的愿望得以实现……
尊师重教、捐资助学也是侨乡的传统美德。
开学伊始,我市设立“冯如·腾飞”励学金,举行“骏贤助学金”发放仪式,发放五邑慈善会高考助学金……许多孩子将切切实实感受到各界对教育的重视和厚爱。教育兴,则文化兴;教育盛,则百业盛;教育强,则国家强。历史一次次印证这一点。
120多年前,五邑先贤梁启超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口,写下了《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强奋斗不已。“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如今,党和祖国的召唤,令曾经名人辈出的侨乡大地再次热血沸腾。
“双减”之下,理想之上,有关爱呵护,有引领导航,侨乡青少年必将赓续“少年强则国强”的精神血脉,在新的学期,放飞梦想,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