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最美家庭”分享好家教好家风。
②孩子们在“少年儿童心向党”百年党史知识巡展中学习党史知识。
③讲师团成员、新会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红卫讲授梁启超家教家风。
④通过“少年儿童心向党”家庭亲子阅读红色经典活动,市妇联向全市家庭发出“颂百年风华 传红色基因 育时代新人”的倡议。
何为家?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家是停泊的港湾,是如伞的大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市妇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家庭文明建设,带领广大妇女儿童及家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深挖梁启超家教家风等优秀侨乡文化资源,精心组织多种活动,创新推进家教家风走深走实。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张浩洋 通讯员/陈晓红
1 持续推进红色家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家风正才能国风强,而家庭教育是家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市妇联积极引导广大妇女爱党爱国爱家,把红色家风作为广大妇女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积极推动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把优良家风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融入党校各类教育培训中。”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市妇联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深入挖掘和宣传侨乡巾帼英烈故事、红色家教家风故事,在线上平台——“江门女性”“江门党史”微信公众号定期展播,并与线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之家展览相结合,面向广大妇女和家庭开展“致敬侨乡巾帼英烈”党史学习教育,在广大家庭中弘扬红色家教家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围绕建党100周年这条主线,市妇联积极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家庭实践活动。“我们面向全市妇女群众及家庭开展‘学党史、听党话、颂党恩、跟党走’巾帼传颂视频征集展播活动,活动征集近200个作品,近30万人次参与投票,发布评论4.75万条。”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市妇联还积极组织全市各级妇联干部、妇女先进代表、妇女群众等拍摄《不忘初心》巾帼传唱MV,在“南粤女声”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展播,引起热烈反响。
弘扬红色家风自然离不开党史学习。对此,市妇联积极组织百年党史巡展,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党史知识巡展396场,惠及儿童家庭27.8万人次。同时,市妇联积极组织“四新”领域妇联组织以及其家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亲子活动,通过一场微课堂、一次互动交流、一次陶艺彩绘制作、一次党史专场巡展,进一步强化“四新”领域思想政治引领,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为深入推进“家家安康幸福工程”,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回应家长对家庭教育、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等问题的强烈需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市妇联积极开展“颂党恩 传家风”——2021年江门市家风家教知识讲座进基层活动。
首场讲座于5月14日举办,来自市直单位妇委、巾帼文明岗负责人、部分社区(村)家长学校家长代表等80多人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广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负责人、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负责人朱锦烨以《用心理营养 养育好孩子》为主题,围绕“三个不做”及“五大心理营养”,通过生动案例向在座的妇女工作者和家长代表普及家教知识。
2 弘扬启超家教家风
为推进家庭教育走深、走实,市妇联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大讲堂进村(居),提供“家门口”家庭教育指导。各级妇联加强镇、村级家庭教育讲师团的建设,发展壮大基层家庭教育指导队伍,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儿童友好社区)、社区(村)家长学校重点聚焦党史教育、梁启超家教家风、儿童心理健康、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生命安全、关爱女童、亲子阅读等主题内容,组织线上线下家庭教育大讲堂。
此外,市妇联结合省妇联、省精神卫生中心下发的《家庭心理健康微课堂》100讲,将家庭心理健康纳入家庭教育讲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广大家庭的自我心理保健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开展线上线下家庭教育大讲堂252场,惠及家长群众3.5万多人次。自3月8日起,每周一上午8:30在江门电台《家有儿女》栏目开设31期家庭家教家风特约节目。
家庭是“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幼年梁启超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他将来走上爱国救国的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梁启超的教育下,他的9个子女更是怀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在抗日救亡、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梁启超的家教与家风在如今仍旧有强大的“生命力”。
为此,市妇联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成立梁启超家教家风家长学校,打造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庭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以梁启超家教家风家长学校为阵地,充分发挥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省级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的宣传辐射作用,围绕“颂党恩 传家风”主题,市妇联举办“学启超家教 传优良家风”家庭教育大讲堂,聘请江门市梁启超研究会副会长宋旭民等13名对梁启超家教家风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高级教师、纪念馆馆长,成立梁启超家教家风家长学校讲师团,推出江门市梁启超家教家风讲师团课程清单。
其中,讲师团成员、新会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红卫在梁启超家教家风家长学校成立仪式上,讲授梁启超家教家风文化内核及当代启示,超5万人在线收看;讲师团成员、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李丹老师在江门市“少年儿童心向党”家庭亲子阅读红色经典活动上以《少年梁启超的读书故事》为题开展家庭教育阅读讲座,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梁启超的爱国精神牢牢结合,鼓励广大家庭学习党史知识,传承优良家风,培养时代新人。
3 从身边寻找榜样
家教家风除了从历史名人中汲取优良的思想内涵,亦要从身边寻找榜样。对此,市妇联深化家和万事兴行动,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因地制宜创建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紧扣“爱党、爱国、爱家”主题,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今年,各级推选“最美家庭”200多户,其中6户家庭被评为广东百户“最美家庭”,在全市广大家庭和妇女群众中营造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的良好氛围,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大社会的和谐。同时,联合市文明办在全市范围打造10个市级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给予专项经费支持与工作指导,发挥好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以好家风支撑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5月15日,市妇联结合国际家庭日,开展“颂党恩 传家风”——江门市“家和万事兴”全家福及家规家训征集展播活动,活动共征集了300多张全家福照片和107条家规家训。
活动当天,徐娜家庭、冯佑来家庭等13个全国、省、市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书香家庭的全家福及家规家训在双龙广场、奥园广场等10多处标志性建筑LED屏同时亮灯展播。
13个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书香家庭的家规家训处处蕴含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看到大屏幕上展示着各个文明家庭的家训与照片,我觉得很温暖也很羡慕,家训也很有教育意义。”市民黄琴琴向记者表示。
此外,市妇联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推动好家教好家风好家训进入千家万户。比如,市妇联与市义工联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2021年江门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推动12个家教家风志愿服务项目参评。
同时,市妇联不断擦亮“千人相亲会”的活动品牌,成功举办“博创江门 缘聚五邑”2021年江门市第二届高层次人才交友联谊活动,为200名高层次单身青年男女搭相识、相知、相恋的交流平台,提升高层次人才在江门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引导单身青年男女培育新时代家庭观。
4 推进文明创建与家风建设走深走实
为推进文明创建与家风建设走深走实,市妇联下足功夫,书香飘万家行动、绿色进我家行动……不断在侨乡大地“生根发芽”。
市妇联以“童心向党”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开展江门市“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唱支新歌给党听”儿童歌曲大赛、“党的故事我来讲”亲子诵读比赛和“党的故事我来画”少年儿童创意绘画大赛。各项赛事共收到儿童歌曲作品191份、亲子诵读视频142份、少儿绘画作品2058份,省、市评选优秀作品169份,其中亲子诵读视频《英雄·印记》《我的祖国》、儿童歌曲《五彩缤纷大地》《唱支山歌给党听》在全省308份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获省一、二、三等奖。
市妇联持续推进全市“书香飘万家”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广大家庭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中。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举办“颂百年风华 传红色基因”——2021年江门市“少年儿童心向党”家庭亲子阅读红色经典活动,向全市家庭发出“颂百年风华 传红色基因 育时代新人”的倡议。活动中,孩子们采用舞蹈、歌唱、演讲、情景剧等方式,生动地表达了对党的热爱。
通过赠送红色经典书籍、听妈妈讲党史故事,情景剧演绎红色经典和开展“学党史 传家风”家庭教育阅读讲座,市妇联积极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学党史感党恩,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组织发动广大亲子家庭参加“少年儿童心向党”广东省儿童课外阅读知识竞赛,通过开展“送你一缕书香”流动儿童、困境儿童读书关爱暨童心向党活动、“温暖童心,快乐‘六一’”走访慰问困境儿童活动等,为困境儿童赠送红色经典书籍,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革命薪火、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此外,市妇联以“家越美 粤幸福”为载体,开展“绿化江门 巾帼行动”,动员全市妇女、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开展“美丽家园”巾帼行动,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推荐江海区江南街道江翠社区“家文化+”文明社区建设、新会区大鳌镇东风村“我家很美·只因有你”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共两个项目成功申报省“家越美 粤幸福”美丽家园建设项目。组织开展“文明餐桌 巾帼先行”“小餐桌 大文明”文明餐桌进家庭系列宣传活动50多场次,达20多万人次参与,倡导广大家庭以小餐桌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同时,市妇联积极组织“文明餐桌,从我家做起”网上接力宣传活动,超10万人次转发接力,承诺培养文明饮食好家风。依托巾帼义工联谊会开展“垃圾分类”绿色进我家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深入社区,通过节目表演、垃圾分类指导、发放宣传手册及宣传品等形式,提高居民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随着家庭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良好家风将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为市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